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课堂观察是教师形成实践智慧必不可少的行动路径之一。要有效而深入地开展课堂观察,就必须基于课堂把握现象,基于现象合理诠释,基于诠释有效建构。当我们深入分析一节或几节课以后,总会对课堂的理想模型做一个"心灵的建构",这种建构越具有整体性、形象性和创造性,就越有价值。2014年11月12日,我参加了凤凰校园行兴化活动,此次活动以"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的结合"为主题,探寻阅读教学的新思路。在听课前的小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有效教学研究的日益深入,课堂观察逐渐成为教学研究的关键词。教师记录了课堂信息后,经常会发出"这些信息说明什么问题"的疑惑,如果教师不能从这些信息中获得改进实践的启示,那么观察表再完美,观察过程再完善,都不能发挥课堂观察的作用。也就是说,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就是要通过剖析课堂现象及其意义,体现观察对教学行为的建构性价值,体现理念指引下的行动创新。如何体现课堂观察的实效?如何诠释观察信息?这是当前课堂观察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课堂评价如何引领课堂变革?这是评价领域的重要课题。作为评价手段的课堂观察,应该而且可以担当这样的责任。以“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建构为例,借助课堂观察的评价手段,“倒逼”课堂教学变革,应该是可能的。因为作为评价手段的课堂观察基于方案,能够避免“全后置”;基于结构,能够避免碎片式;基于证据,能够避免概念化。而这种课堂变革路径,也应该适用于其他思路的课堂变革。  相似文献   

4.
正《课堂观察与分析技术》立足课堂研究制高点,通过课堂与课堂形态、课堂生活世界、课堂研究、课堂研究中的观察、课堂研究中的访谈、课堂研究中的诠释、课堂志研究、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技术、课堂视频分析技术及专业听评课的方法与技术等内容的理论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密切相关。我国课堂观察指标存在师生评价分离的现象。为确保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建构一套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师生活动行为观察指标体系,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必要条件。依据差异教学策略,遵循教学的实践逻辑,建构包含学情测查、优化起点、制定挑战性学习目标等八个二级指标的教学课堂观察指标,能够很好地诠释“双减”背景下,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所应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6.
课堂观察是教师研究课堂的基本方法,它能促进教师个人理论、教学研究方式和学校科研功能的转变,应实现目的与方法、描述与诠释、建构与行动的统一,追求的是一线的、学术的和持续的研究品质。课堂观察的具体操作形式有团队观察、个体观察及自我观察。  相似文献   

7.
论指向教学改进的课堂观察LICC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听评课“无合作、无证据、无研究”的“去专业化”现象,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课堂观察模式。该模式假设,课堂教学由学生学习(L)、教师教学(I)、课程性质(C)与课堂文化(C)组成,故简称LICC模式。该模式由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步持续的专业活动组成,它强调专业的听评课必须基于合作、注重证据、崇尚研究,听课即收集证据,评课即基于证据。本文最后以一个旨在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课堂观察实例,来阐明该模式的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李晖 《机械职业教育》2023,(3):41-45+50
师生互动评价对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当前职业教育课堂评价的现实诉求,以CLASS-S互动分析系统为基础,围绕情感支持、管理支持和教学支持三大领域,结合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的特色,有针对性地优化课堂互动评价的具体维度,细化职业院校课堂师生互动观察评价的具体观察点,为后续职业教育开展课堂互动观察评价提供理论工具,施评者的观察资质培训及其具体的应用仍是未来需要继续研究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梁洁  章宁 《英语广场》2023,(29):106-109
教育信息化时代,在线教学成了当代及未来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但学生沉默现象在在线课堂中同样存在,主要表现为行为逃逸、情感割裂和思维湮灭,这给高校英语教学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基于教学交互模型阐述,从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及教学环境五方面阐述英语在线课堂沉默现象的成因,并相应提出唤醒英语在线课堂沉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张菊荣 《江苏教育》2014,(19):35-37
课堂评价如何引领课堂变革?这是评价领域的重要课题。作为评价手段的课堂观察,应该而且可以担当这样的责任。以"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建构为例,借助课堂观察的评价手段,"倒逼"课堂教学变革,应该是可能的。因为作为评价手段的课堂观察基于方案,能够避免"全后置";基于结构,能够避免碎片式;基于证据,能够避免概念化。而这种课堂变革路径,也应该适用于其他思路的课堂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