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哲学家福柯的自我关怀核心可以理解为:调节自我与自我的关系和自我控制技术使生活艺术化,形成主体性,其研究主要侧重男性经验。女性主义自我关怀以女性经验为基础,关注自我尊重与自我价值感,提出聆听自我需求。自我关怀应通过自我回归,形成伦理主体之自我,所以自我关怀的理解不仅仅是狭义的道德行为,还应广义的理解为以自我关系形成的自我存在。自我关怀可通过道德教育,培养自我尊严、自我反省来实现,具体方法有自我写作、自我叙事、自我对话等。  相似文献   

2.
蔡蓓  杨帆  徐鹏 《职教论坛》2016,(5):89-92
本研究探讨公安院校大学生自我概念状况,对321名公安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公安院校大学生在家庭自我、自我批评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总体自我不存在性别差异。公安院校独生大学生与非独生大学生在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自我满意、总体自我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批评、自我行动不存在差异。公安院校城镇大学生与非城镇大学生在生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总体自我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在道德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批评不存在差异。公安院校大学生自我概念在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批评、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总体自我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和绩效评价量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评,探讨大学生自我控制特点及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结果显示,男女生在自我觉醒、自我规划、自我评估和自我校正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干部在自我觉醒、自我规划、自我执行、自我评估和自我校正等因素上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本科大学生的自我执行、自我评估和自我校正显著的高于专科大学生;大二年级的自我控制能力最低,大三的自我控制能力最高;大学生自我控制与其学业成就水平密切相关,而且对其学业成就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影响大学生学习成就最重要的因素是自我执行、自我觉醒、自我校正和自我激励。  相似文献   

4.
试论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自我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孝红 《教育探索》2008,(10):21-22
师范生肩负着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更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自我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自我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主意识和自我激励、自我定向和自我引导、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个体)与自身不仅仅是一种认识关系,而且还具有价值与伦理关系.作为调节与处理自我与自我的道德规范必须体现和遵循自我控制的原则、自我发展的原则、自我完善的原则以及人道主义的原则.在这些原则之下的自我伦理调节的主要规范有:自我理解与自我宽容,自我尊重与自我诚信,自我发展与自我激励,自我欣赏与自我快乐.  相似文献   

6.
审视现有自我观,不难发现,经济人自我观异化了人的存在,在对和谐社会呼吁越来越强烈的当下,超越经济人自我观以建构和谐自我观成为必然。和谐自我观关注和自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自我及他者的关系性存在,探讨自我与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自我与自然、地球及宇宙间的和谐共生。和谐自我观的教育建构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建设关系性教材、借助教师的力量以及个体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7.
了解自己     
【活动理念】 儿童发展中对人的社会认知包括对自我的认知,而自我认知是与自我感觉、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等自我意识水平紧密联系的。自我认知对自我行为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果一个孩子正确评价自我,喜欢自我,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他就会以好孩子的方式行事;反之,不良的自我形象,会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表现产生自我认可,从而形成不良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和谐校园应以学生为本位,重视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其过程包括:外在环境诱导,内在自我驱动;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自我建构、自我激励;自我肯定、自我强化;自我超越、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育研究》2017,(1):56-62
本研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探讨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和水平的教师,其自我心理结构特点及其与专业发展的关系。结果发现,长教龄绩优教师自我和谐程度、自我接纳水平、自我意识水平、自我评价最高,自我概念发展最完善,自我监控策略运用最好。进一步,根据四类教师的自我心理特征的数据形态,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心理结构模型。在该模型中,自我意识是教师自我的基础;自我调控是教师自我的功能;自我和谐、印象管理、自我建构、自我接纳、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是教师自我心理的六大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与自我接纳二者的关系。采用自我和谐量表、自我接纳量表对179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自我接纳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与自我接纳水平整体上有待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总均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因子在生源地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的刻板性因子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接纳总均分及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因子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与自我接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自我和谐得分越高,自我和谐水平越低),并且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对自我接纳存在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对自我接纳有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学自我评价是新课程改革教师评价的发展趋势。当前,教师教学自我评价的最大弊端在于自我评价体系的欠缺和自我评价培训的缺失。基于学生"学"的视角,可以从学生学习过程、课堂文化、学生学习效果三个层面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评价。建立良好的教师自我评价培训机制,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诊断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学校创设良好的教学自我评价环境,增强教师自我评价意识;建立教师自我评价制度,充分利用教师自我评价结果;确定合理的、可操作的自我评价框架,提高教师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提升教师自我评价时效性。  相似文献   

12.
可能自我是个体对未来自我的认知表征,对可能自我的理解存在过宽或过窄两种偏向。现有理论将可能自我划分为6个维度,可能自我具有正、负效价,对个体行为具有动机作用,其发挥与行为策略、社会认同及平衡可能自我有关。可能自我源自过去自我和现在自我,又借助归因参与对过去自我和现在自我的重构。可能自我与个体的自我图式、社会资本及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对可能自我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Q分类法、访谈法及参与性生活故事法。已知可能自我对个体的学业、体态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学自我评价是新课程改革教师评价的发展趋势。当前,教师教学自我评价的最大弊端在于自我评价体系的欠缺和自我评价培训的缺失。基于学生"学"的视角,可以从学生学习过程、课堂文化、学生学习效果三个层面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评价。建立良好的教师自我评价培训机制,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诊断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学校创设良好的教学自我评价环境,增强教师自我评价意识;建立教师自我评价制度,充分利用教师自我评价结果;确定合理的、可操作的自我评价框架,提高教师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提升教师自我评价时效性。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自我形象认知是人的自我认知、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我认知的内容很广泛,如自我身体认知、自我动作认知、自我行为特征认知、自我心理品质认知等等。其中,自我身体认知,如认识自己的五官、头发等是自我心理认知的前提和基础。而且自我身体认知中,自我形象的认知又是最基础和最根本的。  相似文献   

15.
陈益民  刘林  张贞 《高教探索》2012,(4):118-124,143
基于663名应届本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剖析了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认知、自我情绪管理、自我计划设定、自我生活管理、社会活动管理)与就业(就业机会、就业代价和就业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自我情绪管理、自我计划设定与就业机会负相关,自我认知、自我生活管理和社会活动管理与就业机会正相关,自我认知和自我生活管理与就业满意度正相关,自我生活管理与就业代价负相关,自我计划设定与就业代价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自我认知是向内的自我探索,是人自我意识的认知部分,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等。本研究通过编制《基于核心素养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自我认知发展状况调查》问卷,以青海、内蒙古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要调查省份,研究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自我认知发展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自我评价能力略高于自我观察能力;出生地和就学地在城市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发展较好;父母亲职业稳定,家庭条件优越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更高。基于此,为提高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首先,应重视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自我认知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其次,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自身优势,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最后,指导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学会自我分析和自我体验,增强自我了解,提高对自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摘 要: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以1992-2017年国内“自我”研究领域的401篇文献为基础,对“自我”的研究热点及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和理论探讨。结果表明:自我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自我与自我概念,自我与文化,自我与自我参照效应,自我与人格以及自我的神经机制这5方面。目前的研究前沿集中于探索自我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8.
话语自我修正的原因,主要是交际双方、话语语境、语义表达、效果追求等。话语自我修正可分为自我引导———自我修正与对方引导———自我修正、完全式的自我修正与省略式的自我修正、言语修正与表情举止修正、说话人自我交代的自我修正与作者交代的自我修正、有标记自我修正与无标记自我修正等五种。  相似文献   

19.
自我“梳妆台”人与人和谐的前提是认识自我、与自我和谐相处。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人与自己的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关系。人与自我和谐,就是要有健康的心理和情感,学会珍爱自我、善待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自我“诊断”,做一个文明的我。让队员审视自己,为自己开列清单,总结行为习惯的优点与不足,然后寻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基础,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从事自觉的活动,能驾驭人自身的发展。高中学生正是自我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构建科学策略促进学生正确地认识、评价、激励和调控自我,同时促进学生自主进行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参与、自我感悟,发展主动性、自觉性、进取心,发展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