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杰庭锡华实业投资集团董事长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董事长、校长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董事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工作者联谊会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世界杰出青年创业者第四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首届北京市优秀青年企业家首届中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2003年新春伊始的一个春日,雄伟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群情鼎沸,人流如潮,显得格外热闹。就在这一天,“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颁奖仪式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教育界的专家…  相似文献   

2.
创办第一所新闻学校1946年2月,为适应解放区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新华社华中总分社在江苏淮阴创办了专门培养新闻干部的华中新闻专科学校(见图1),这是新华社历史上创办的第一所新闻学校.华中总分社社长范长江兼任华中新专校长(1946年5月范长江调往南京后,由恽逸群接任校长),包之静任副校长,谢冰岩任教育长.专业分编(辑)通(讯)、电务、经理三科,学习时间为6个月.  相似文献   

3.
黎明职业大学(下称“黎大”)是1984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由泉州市人民政府主管的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我校设立董事会,原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归侨总会会长、著名老教育家梁披云先生任首届董事长兼第一任校长。我校有较深的历史渊源,它的前身是黎明高中,创办于1929年,梁披云先生任校长。  相似文献   

4.
为系统提高通讯员的新闻采写水平,洪泽县高良涧镇党委、政府创办了通讯员业余学校,学制一年。镇党委书记亲任校长,宣传委员任教导主任,市、县新闻单位及宣传部门的同志应邀担任兼职辅导老师。6月  相似文献   

5.
名人手迹     
《档案与史学》2010,(4):3-3
<正>孔祥熙(1880-1967),山西太谷人。字庸之。一九○一年赴美国留学,攻读经济学。一九○七年回国后,在家乡创办铭贤学校,任校长。辛亥山西光复,被推为太谷县民政长及新军统制。一九一二年任山西都督阎锡山的参议。  相似文献   

6.
黄枫 《今传媒》2006,(10):4-6
张延平,男,1958年出生,现任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兼北青传媒董事长。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又获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学位。1981年考入《北京青年报》,做了三年记者、四年部主任、十年副总编、四年总编辑、四年社长。1983-1986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1987年获“全国青年报刊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93年被选为“全国青年报十佳记者”,2001年获得高级编辑职称,2004年获得“韬奋新闻奖”。1982年采写了青年楷模钟铧的长篇通讯,被收入高中写作教材,1984年创办第一家中学生业余新闻组织——学通社,1993年主持创办了《北京青年报·新闻周刊》,1996年起每年策划一次大型集团采访,2004年兼任改制后的北京儿艺第一任董事长,同年参与了北青传媒香港上市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因疫情近来很少出门,书画之余整理旧物.整理到岳丈陆吉斋、岳母石凤嫫的婚书,虽然有点破损,但整体上保存尚好,弥足珍贵.尤其珍贵的是,婚书上的证婚人是邵力子先生,下面还盖有他的一方小章,朱文印“力子”二字. 邵力子(1882-1967),字仲辉,1922年与于右任创办上海大学,任副校长;1931年任中国公学和复旦实验学校校长;1937年1月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1940年6月任驻苏联大使;1949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9月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任政务院政务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54年至1967年,连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8.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河南教育界的进步人士有感于政局依然动荡,民不聊生,新式学堂"尊孔读经"的封建教育模式不变,纷纷建议省政府设立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向欧美派遣留学生.同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古城开封清代贡院旧址诞生,首任校长为著名教育家林伯襄.1922年5月,冯玉祥任河南督军,力主创办大学.  相似文献   

9.
罗燕 《民生周刊》2023,(1):68-69
<正>“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祝莉娟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成长,也要求学校的老师关注学生的情绪。学校曾经开展过“快乐年”活动,让孩子们展示让自己快乐的事,学习寻找快乐。“你在我心中很重要。”这是写在北京市海淀区培英小学教学楼墙上的一句话,也是祝莉娟最喜欢的一句话。担任培英小学校长10多年来,她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告诉学校的老师、学生、家长,“你们每一个人在我心中都有很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四、特务处的发祥基地——浙江警官学校浙江警校是浙江省民政厅长 CC派要员朱家骅于 192 9年创办的 ,由朱任校长 ,施呈志任总队长。 1931年施接任校长。 1933年王固磐接任校长 ,赵龙文任教务主任。自 1932年 4月 1日特务处成立后 ,蒋介石批准将浙江警校交戴笠掌握 ,亲派戴为该校特派员 ,以总揽全校大权 ;派赵龙文为校长兼省会杭州市警察局长。建立特派员办公室 ,委王礼安为办公室书记长、酆裕坤和柯建安先后任教导主任 ,逐渐把 CC派人挤走 ,换成清一色复兴社和特务处的人。为了给特务处培养骨干 ,戴笠在浙江警校开设特训班 ,挑选甲、乙、…  相似文献   

11.
房艳焱 《出版参考》2005,(13):28-29
北京市海淀区聚集着众多的大学、中学和小学,可以说是北京市的文化中心,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学校和学生,才使得考试用书有了一个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12.
房艳焱 《出版参考》2005,(5S):28-29
北京市海淀区聚集着众多的大学、中学和小学,可以说是北京市的文化中心,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学校和学生,才使得考试用书有了一个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13.
黎明职业大学(下称"黎大")是1984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由泉州市人民政府主管的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我校设立董事会,原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归侨总会会长、著名老教育家梁披云先生任首届董事长兼第一任校长.我校有较深的历史渊源,它的前身是黎明高中,创办于1929年,梁披云先生任校长.黎明高中以其平民化、科学化的显著特色吸引了著名作家巴金、著名戏剧家张庚等一批知名人士来校任教讲学.  相似文献   

14.
品阁小区自治得以实现,有三个必要前提:维权所形成的共同利益诉求、社区领袖的出现、经济机制的背后支持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交大东路36号的品阁小区,将北京乃至全国的社区自治又向前推进了一步。6月29日,当邵里庭从北京市海淀区  相似文献   

15.
艰难的起步(续)王选张龙翔“挨批”和北京市科技局改变态度1976年9月6日,北京新华印刷厂举行北京市七四八工程即二代机方案的报告会上,由北京市科教组和科技局主持,请北大去旁听,当时任会战组组长、北大教育革命部部长的张龙翔(后任校长)参加旁听。我们并未...  相似文献   

16.
退休了,亲朋好友见了面都关切地说:“你爬了几十年的格子,现在该好好歇歇啦!”可说实在话,我的“笔头瘾”还没有过尽呢!我爬格子开始于1957年。那时因在江苏省盐城中学读高中时跌伤腿而辍学在家,由家乡学校一位老校长的  相似文献   

17.
南洋崩盘     
赫赫有名的南洋教育集团,曾经的中国民办教育的翘楚,最高峰时,在全国拥有12所幼儿园至高中一贯制学校,2003年时总资产价值人民币13亿元,在2004年底被中国教育联合会授予惟一的“中国民办教育最佳品牌”。仅仅一年后,南洋即全面崩溃。2005年入秋,到期的各校教育储备金无法兑现,从而引发全国南洋学校的挤兑——至年底,济南、青岛南洋学校停办,大同、洛阳等校由各地政府接管,南洋集团董事长帅建伦以涉嫌集资诈骗罪被定为A级通缉犯并被抓捕。更为惊人的是,2006年5月,济南南洋学校的两任校长和一任财务主管被押上法庭,被控犯有“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在最辉煌的时候,无数媒体曾把南洋比作中国民办教育的旗帜。那么这面旗帜是如何落地的?这座民办教育“王国”的坍塌又意味着什么?有教育局官员说,南洋是一场持续十年的骗局。有家长说,南洋的失败,是中国教育的失败。也有老师说,是中国教育的失败,决定了南洋的失败。  相似文献   

18.
之江大学作为美国北长老会在华创办的一所教会大学,在近现代浙江高等教育史上曾经占据重要地位.这所"消逝的大学",其月轮山上的办学旧址目前已经成为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并被列为国务院核定并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惟有那些保存完好的古老校园建筑至今默默诉说着之大往事.其中就有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之大校长的故事至今流传,他就是费佩德先生(Robert Ferris Fitch,1873-1954)--之江大学的第四任校长,也是最后一任美籍校长.  相似文献   

19.
新闻学校三十年代初,北京培养新闻人才的地方,除了少数的大学新闻系之外,有一个“北平新闻专科学校”。这个学校是《世界日报》社长成舍我办的.记得这个学校创办于1933年,地址在西城成方街。成舍我自任校长,请了李石曾当董事长,李书华当副董事长,学校内部由吴范寰任副校长兼教务主任。教务主任后来是虞肄三、贺逸文。教员绝大多数是《世界日报》的人员,有张友渔、萨空了、赵家骅、蒋汉澄等。先办了初级职业班,招收小学毕业的学生。报考的人特多,因为毕业就可以得到工作,而入学期间  相似文献   

20.
<正>蒋梦麟作为北大第二任校长,先后任职17年,不仅是民国时期任职最长的一位校长,也是贡献最为卓著的一位校长。蒋梦麟主持北大校政的17年中,推行欧美办学方针,促进学校发展,扩大学校规模,重组教育行政,健全教育行政体系,重视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北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校长是校园政治的领导者五四运动发生后,蒋梦麟在北大校长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