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明 《农村教育》2007,(9):35-36
“平民教育”是我国近代教育家的理想和为之献身的事业。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民生凋敝.满目疮痍,却涌现出一批献身于平民教育的志士。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还有黄炎培、张伯苓等教育家,他们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立志教育救国,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1891—1946),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早年留学美国。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后,为职教社“特别社员”。1922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在改进社内设职业教育组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协作调查研究、指导改进职业教育。1923年与晏阳初等发起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从事平民教育。陶行知一生很关心职业教育,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伟大先驱,也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最早倡导者之一。在陶行知现代教育思想孕育和发展过程中,最早引起他关注的是与国计民生关系最密切的职业教育。陶行知一生亲自创办了晓庄师…  相似文献   

3.
"平民教育"是我国近代教育家的理想和为之献身的事业。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民生凋敝,满目疮痍,却涌现出一批献身于平民教育的志士。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还有黄炎培、张伯苓等教育家,他们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立志教育救国,躬身实践,勇于开拓,力图革故鼎新。他们本人或是大学者,或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来说,20世纪上半叶显然是一个教育家群星璀璨的时代:严复、蔡元培、陶行知、晏阳初、张伯苓、陈鹤琴、叶圣陶、黄炎培、经亨颐、钱穆……60多年过去了,这些教育家的思想依然影响着我们,他们思想的光辉至今还照耀着中国教育。比如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比如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相比之下,20世纪下半叶则是呼唤教  相似文献   

5.
<正>对中国来说,20世纪上半叶显然是一个教育家群星璀璨的时代:严复、蔡元培、陶行知、晏阳初、张伯苓、陈鹤琴、叶圣陶、黄炎培、经亨颐、钱穆……60多年过去了,这些教育家的思想一直还影响着我们,他们思想的光辉至今还照耀着中国教育,比如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相比之下,中国20世纪下半叶则是呼唤教育家的时代,这种呼唤一直延续到现在。今天,全国上下都在呼唤教育家,连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也多次  相似文献   

6.
2005年4月,应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阿瑟莱文院长的邀请,著名教育家李希贵先生赴美做访问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是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工作过的教育社区,也是我国陶行知、胡适、蒋梦麟、张伯苓等教育宗师求学的母校。  相似文献   

7.
生活教育理论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创立,其主要内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是从教育救国、普及平民教育、其中主要是农民教育的角度  相似文献   

8.
杨洁琼 《教育》2012,(4):59-60
教育家陶行知生前一直致力于平民教育运动。在和广大贫苦农民接触后,陶行知意识到平民教育的方向应该有所转变,他认为如果平民教育不能深入到中国广大农村去,是没有前途的。可是因城市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迅猛,陶行知一时无暇分身  相似文献   

9.
人们皆知现代中国杰出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大众诗人陶行知在北平、上海、南京、重庆等地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丰功伟绩,却很少注意到同时在广东、香港一带积极从事教育、文化工作和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的种种事实.本文就笔者所能搜集到的材料,略作评介.(一)早在1921年夏天,在南京东南大学担任教授兼教育科主任的陶行知,与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范源濂、张伯苓等在北京组织“实际教育调查社”.该社即聘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务长、著名教育家孟禄教授来华调查科学教育实际情况.他这次来华作科学教育之调查与讲演共历时四个月.同年10月25日,孟禄应邀由上海乘船赴广东,同行者有调查团团员陶  相似文献   

10.
晏阳初和陶行知都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倡导者,分别为平民教育的普及做出了贡献。随着平民教育思潮的推动,晏阳初和陶行知逐渐认识到国家危亡脱离不了国民素质,普及平民教育对当时混乱的中国来说是势在必行的。无论是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还是陶行知对普及平民教育事业的奋斗,他们在平民受教育这一关键上不断探索,促使平民教育这一理论逐渐在实践中得以运用。本文主要探讨晏阳初与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的异同,同时提出对两者在平民教育普及问题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杨洁琼 《师道》2011,(2):41-42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生前一直致力于平民教育运动。在和广大贫苦农民接触后,陶行知意识到平民教育的方向应该有所转变,他认为如果平民教育不能深入到中国广大农村去,是没有前途的。可是因城市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迅猛,陶行知一时无暇分身农村,而农村开展平民教育的困难较之城市也更多些,故而一段时期以来,乡村平民教育实际处于城市平民教育运动的附带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三、情系为民致富的“平民教育”陶行知是现代中国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著名教育家。郭沫若赞扬他:“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宋庆龄称誉他为“万世师表”,毛泽东  相似文献   

13.
杨洁琼 《教育》2012,(2):59-60
教育家陶行知生前一直致力于平民教育运动。在和广大贫苦农民接触后,陶行知意识到平民教育的方向应该有所转变,他认为如果平民教育不能深入到中国广大农村去,是没有前途的。可是因城市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迅猛,陶行知一时无暇分身农村,而农村开展平民教育的困难较之城市也更多些,故而一段时期以来,  相似文献   

14.
严复是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张伯苓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作为思想启蒙者,严复对教育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张伯苓的“教育救国”、“西学救国”、“实业救国”、“德育为本”及“女子教育”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榨下,中国农村经济凋敝,日趋崩溃,农村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一些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纷纷奔向农村,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实验活动,试图通过农村教育的发展来拯救农村。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晏阳初的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黄炎培的乡村职业教育实验,以及陶行知的乡村教育运动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等等。本文试将陶行知和梁漱溟的农村教育思想作粗浅的比较和研究。 一、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合流——陶行知、梁漱溟农村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  相似文献   

16.
郭阳 《生活教育》2010,(5):50-52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从事平民教育,以"启发民智"、"教育救国"为最终目标,终生致力于平民教育的普及。在普及平民教育的过程中,陶行知一直关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把普及图书馆当做普及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1891—1946),我国近现代名的教育家、政治家,早年留学美国。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后,为职教社“特别社员”。1922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在改进社内设职业教育组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协作调查研究、指导改进职业教育。1923年与晏阳初等发起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从事平民教育。陶行知一生很关心职业教育,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伟大先驱,也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最早倡导之一。在陶行知现代教育思想孕育和发展过程中,最早引起他关注的是与国计民生关系最密切的职业教育。陶行知一生亲自创办了晓庄师范、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教育机构,始终把人民大众的求知、读书,与职业、劳动联系在一起,为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培养目标、办学途径、课程、师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与方法,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拥有的社会资本可以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还可以从政治、经济等多个层面推进教育的发展。通过对张伯苓、陶行知两位教育家的个案分析,从文化资本、符号资本和经济资本的角度分析这三要素对于教育家社会资本的积累具有重要的作用,并认为教育家应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利用好校友资源及注重学校的异质互动,才能真正地为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9.
《师道》2009,(9)
为什么在教育快速发展、日益普及的今天,在这个迫切需要教育家、热切呼唤教育家诞生的时代,我国却出不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诸如蔡元培、胡适、张伯苓、陶行知、梅贻琦那样的大教育家呢?为什么我们数以千万计的庞大教师队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与雷沛鸿教育实践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与雷沛鸿,都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统区开展教育改造及社会改造运动,且有较大成就和社会影响的教育家。他们曾经一起投身于平民教育,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因此,研究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探索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规律,是有意义的。一、陶行知和雷沛鸿积极投身平民教育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