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芳 《职业技术》2006,(6):61-61
求解静力学中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问题.是《理论力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求解一般分为四大类,即:求平衡时主动力之间的关系(增力机构平衡问题);求平衡时的距离X或夹角a;求平面桁架杆件内力;求约束反力。要顺利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重视研究对象的选取和平衡方程选择。选法不同,虽然结论都一样(除中间铰上受主动何载外),但是,解决问题的速度却是相差很大。为了节省篇幅,这里就平衡时主动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求平面桁架杆件内力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学习建筑力学(上)课程是为了研究各种建筑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平衡条件及承载能力,从而初步掌握解决建筑工程中简单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复习时静力学部分以物体的受力分析、简单平面平衡问题求解及简单平面桁架杆件内力计算为重点;材料力学部分以拉压杆的强度条件及应用、平面图形几何性质的简单计  相似文献   

3.
虚功原理是力学的最基本的原理之一,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如:在理论力学中可以用来求系统平衡时的主动力、平衡位置,求约束反力,求解具有弹性联系和摩擦力的系统问题;在材料力学中用单位力法求位移、反力等很简便;在结构力学中用来进行结构(弹性力学中的弹性体)的位移计算更是一种很重要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矩阵位移法的原理,讨论了其计算机程序实现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利用程序解决求解平面刚架、桁架、连续梁的位移、内力等问题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虚功原理:∑F_i·δr_i=0,表示的是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由于其他原因使物体产生符合约束条件的微小连续虚位移δr,则所有主动力(外力与内力)在虚位移上所做的虚功总和为零.由于导数与微分已经引入到高中教学,这为求复杂情况下物体的虚位移带来了方便,因此在高中应用虚功原理求解物理问题已成为可能.高中物理有关静力学问题,用常规方法求解有时需要列出复杂的方程进行烦琐的数学运算,但如果应用虚功原理求解,往往会使问题  相似文献   

6.
工程力学课程中,杆件内力的分析和计算是解决杆件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问题的关键,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文章在截面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杆件内力求解的统一简单算法,给出了计算口诀,并合理定义了弯矩符号.教学实践证明,此方法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能够大幅度提高内力求解速度,而且不易混淆忘记.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静定平面桁架在进行内力计算时,采用结点法和截面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简要分析,以利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8.
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的思路是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再列平衡方程求解.由于研究对象和已知条件不同,解答方法也不同;有的同一题有多种解法,但其繁简程度不同.1 整体法与隔离法选取研究对象是解题的首要环节,对于2个或2个以上物体组成的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一般用整体法求系统的外力,用隔离法求内力.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在求解涉及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问题,即求动点坐标,使得该点与另外两固定点所构成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在遇到这类问题时,许多学生会感到比较棘手,无从下手.其实借助勾股定理,灵活运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问题就会变得比较简单.公式(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如图1,点P(x_1,y_1)、点Q(x_2,y_2)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两点,则有  相似文献   

10.
求离心率的问题是高考中常考的一个热点问题,是一类比较基本的题型.在求解圆锥曲线的离心率问题时可以直接建立"焦点三角形"的两边关系,充分利用边与角之间的关系,再转化为角的问题,从而将离心率问题转化为求三角函数的值域问题,通过求三角函数的值域达到求解离心率取值范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 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是立体几何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也经常出现,并且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两个平面间的距离也可以转化成点到平面的距离去求解.因此,点面距离就成了这一类距离问题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12.
蒋如意 《天中学刊》2001,16(5):123-123
在理论力学的学习中 ,平面任意力系是常见的问题 .由于该力系中主动力和约束力都存在着一定的任意性 ,因此其合成和未知力的求解都比较复杂 .尤其是力系中力数目比较多且分布比较散乱时 ,学生们往往不能灵活地建立直角坐标系 ,不能选取适当的矩心 ,因此即使列出方程 ,求解也十分困难 .所在 ,详细分析平面任意力系的合成及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1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1)平面任意力系的合成 .设有一刚体构件在 F1 ,F2 ,F3,F4这 4个载荷的共同作用下 ,为一平面任意力系 .进行平面任意力系合成时 ,根据力的平移定理 ,将各力移至同…  相似文献   

13.
《轴向拉压变形内力》一节,是材料力学教学部分的重点难点内容。搞清楚内力的概念及计算,对本章节及后续章节的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内力的概念内力的概念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研究材料力学四种基本变形时都要对内力进行分析。讲解时应注意以下五点:1、物体因外力而变形,材料内部颗粒之间位置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相互作用力就是内力。2、内力是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形式成对出现的。3、不同的外力产生不同的内力。轴向拉压时的内力称为轴为。4、内力随外力增加而增加,但有一定程充,到达某一极限时就会引起构件破坏,因而内力与构件强度是密切相关的。5、材料力学中内力不同于理论力学中内力的概念。前者是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后者则是在讨论物体系统的平衡时,各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对于物体系统这个整体来说,是内力,但对于某一个物体来说,就属于外力了。二、截面法的运用截面法是材料力学中求内力的普遍的、基本的方法,各章中均会运用到,因而是重点。用截面法求内力按截开、代替、平衡三个步骤进行。其中第二个步骤即代替的具体过程是:取其中一部分为研究对象,弃去另一部分,将弃去部分对研究对象的作用以截面上的内力(力或力偶)来代替,画出其受...  相似文献   

14.
<正>高中数学教材引入空间向量后,很多立体几何问题的求解思路简洁,可操作性强,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在求二面角时却遇到了一个难题,即如何判断法向量夹角与二面角大小之间的关系.笔者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另一个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引入空间定比分点公式,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构造两个垂直于棱的向量,进而获得二面角的求解.  相似文献   

15.
杆件内力的分析与计算是工程力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探求内力求解的基本规律,简化内力的计算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求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加速度时,会碰到两个问题:(一) 有无哥氏加速度,(二) 如何对含有哥氏加速度的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下面就这两个问题作如下介绍。 (一) 图1和图2都是四杆机构,主动件都是杆1,最后一个从动件杆3都是在固定导路中作往复移动,杆件2都是滑块。  相似文献   

17.
在《工程力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进行杆件的内力分析是一个难点,以对称性原理为例,通过分析、学习、推进、深入四个层次将层次教学法在杆件内力求解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新的解题思路,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该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皮带输送机因其具有连续生产,输送能力大,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各件货散科集散地的生产现场.随着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逐年需设计、制造,更新的皮带机种类日趋增多.其中悬伸皮带机将占有一定数量.如何设计制造安全合格的悬伸皮带机桁架结构、做到既能合理消耗使用各种型材,又能按规范控制桁架悬仲端的挠度,则必须对桁架结构作刚度校核,而这种校核必须进行具体的位移计算,以预先估算出结构的可能变形.在接受某港5000吨级码头原盐装船用12米迴转升降皮带机的悬伸桁架结构设计期间,我们在机械设计方面应用单位载荷法计算位移,并以图解方法对平面桁架各杆件在实际状态,虚设状态下的内力作出计算,采用位移计算公式:△Km=∑(NkNm)/EA,完成挠度计算.本文即以此悬伸桁架结构设计为实例介绍,供机械设计、制造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司绪荣 《考试周刊》2013,(23):54-55
<正>利用定积分求不规则平面图形的面积,是定积分在几何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如何灵活地运用定积分的定义及有关公式,巧妙地将求不规则平面图形的面积问题等价转化为求定积分的数值问题,从而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本文结合实例,介绍几种常用的转化方法与求解策略.1.巧选积分变量求面积求不规则平面图形的面积时,若能灵活选择积分变量,则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高中数学教材改革的新情况,需要研究用向量方法求解立体几何的各种问题.本文以近几年的高考题为例,来讨论如何用向量方法解决立几求角的问题.立体几何中的求角问题,大致有三种类型,即:求二异面直线的夹角;求两个平面的夹角--二面角的平面角;以及求直线与平面的夹角.现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