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龄编班是指打破幼儿年龄界限,将不同年龄层次的大、中、小班幼儿,按照一定的男女比例,混合编成一个班,通过"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的混龄互动过程,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品德习惯的一种编班形式.这是针对我国目前独生子女的现状,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的一项教育改革,目的在于发展幼儿自我意识,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增进幼儿学习效能.2000年我园开始了混龄编班教学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在成效上取得了一些突破,实现了幼儿教育教学的科学发展,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周乙萍 《幼儿教育》2012,(10):30-31
设计意图:我园采用混龄编班模式,利用混龄环境培养幼儿合作行为是我园的重要教育目标之一,为此,我们经常组织大小年龄幼儿在一起合作游戏。本次活动,我们根据大年龄幼儿和小年龄幼儿不同的身  相似文献   

3.
杨燕 《教育文汇》2003,(4):44-44
德国的幼儿园在年龄编班上,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混龄编班,即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中游戏、生活和学习。这种混龄编班在全德国所有幼儿园中普遍实施。德国混龄班的年龄跨度非常大,为0-12岁的混龄编班。目前一般以3-6岁混龄为主,每班各年龄段儿童数基本相同,在教师的配备上,基本为一个班级2名教师,包括一名幼儿教师,一名幼儿看护,有的班级还另外配备一名准实习生。  相似文献   

4.
本期问题:混龄编班对幼儿的发展到底有何优势? 张老师:您好!近日有家长问我:“听说混龄班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与发展,你们幼儿园为什么不开设混龄班?”我也知道混龄班对幼儿的发展有一些优势,但对幼儿进行混龄编班是一件很大的事情,这涉及到幼儿园课程设置和教育环境创设等许多问题,所以我园虽然也开展一些混龄活动,但一直没有混龄编班.我们也知道,混龄编班是幼儿园混龄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既然家长们有要求,我们也打算尝试一下.  相似文献   

5.
开展混龄活动 提高幼儿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混龄活动,是指打破班级和年龄的界限,让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进行的活动。世界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倡导的混龄教育思想在我国幼儿素质教育中得以引入和借鉴。本文拟从“混龄活动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独特意义”和“幼儿园混龄活动的开展”两个方面谈几点肤浅的看法。一、混龄活动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独特意义实行“混龄编班”,让不同年龄的幼儿一起生活、学习,是蒙台梭利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当前,我国独生子女相当普遍,幼儿教育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独生子女教育,幼儿的素质发展中普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实行混龄编班制的设想虽然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肯定,但无论从实践操作,还是从理论层面来看,都存在诸多缺陷。混龄编班制不仅违背了班级管理的全面发展原则,不利于幼儿的共同进步,而且也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不利于教学活动的统一开展。同时,混龄编班制更易引发幼儿安全问题,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因而必然遭到家长的共同反对,给家园合作带来严峻挑战。混龄编班制并不应成为幼儿园班级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只有适度开展混龄教育活动才是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混龄体育就是将年龄相差12个月以上的幼儿混在一起,让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一起进行体育活动。通过以大带小活动的方式和同龄互动、异龄互动,使幼儿在自由、轻松的活动中得到全方面发展,因而混龄体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混龄体育活动有效提高幼儿社会性发展在幼儿园实施混龄教育,是把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集合在一起,为幼儿营造了一种类似于一个兄弟姐妹在一起的家庭气氛,更多地满足了幼  相似文献   

8.
一、为什么要实施混龄教育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幼儿园都采用同龄编班的教育组织形式,严格依据年龄(一般是1岁以内的年龄差)把幼儿划分成小班、中班和大班。这种同龄编班的形式便于实施集体教学,是与我国长期以来大一统的学校课程体系相一致的。然而同龄编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幼儿混龄教育在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情况下,孩子社会性发展受到一定制约,混龄教育刚好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目前上海市已有部分混龄幼儿园产生。但是,在双语教学环境下的混龄教育还是少之又少。混龄教育是指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同一个班学习、生活,让他们相互学习、模仿,从而培养儿童友好相处、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在混龄班里,年龄小的儿童与年龄大一些的儿童一起游戏与生活,因而有机会向大年龄的儿童学习,得到大年龄儿童的帮助,减少竞争的压力,增多合作的机会。大的儿童通过帮助小的儿童而获得快乐及责任感体验。混龄教…  相似文献   

10.
<正>广州开发区第二幼儿园多年来致力于对混龄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园内共有10个班,每个班按照大、中、小三个年龄段混龄编班。该园以课题为抓手促教兴研,促进了保教质量的提升。2010年,该园申报了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面上重点课题"幼儿园混龄教育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在研究中,该园为混龄幼儿创设了差异与和谐并存的"家"文化环境,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  相似文献   

11.
我校实施"混龄编班"活动课实验,已有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的实验中,我们从零点起步,不断地探索、改进、总结,现已有了一定的收获。对这项实验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谈谈混龄编班的几个特点: 一、激发兴趣,发展个性 "混龄编班"活动课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它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统一命令、统一内容的课堂形式,大胆创造,将不同年龄的孩子组合在一起,教学同一内容,这一形式是符合儿童年龄心理特征的。 每个儿童都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表现欲望强烈,而这种混龄教学正好为他们提供了机会。由于年龄的差距,小一点的孩子对当堂知识…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户外活动一般是由教师结合本班情况确定游戏内容,幼儿玩伴相对固定。而户外混龄区域活动能够让幼儿自主选择、自由创造游戏,其非同龄编班教育,具有较好的教育效果。基于此,建议幼儿园教师通过积极创设混龄活动情景、坚持陪玩角色、开展分层指导等措施,有效开展幼儿混龄区域活动。  相似文献   

13.
混龄游戏在农村幼儿园应被提倡。农村幼儿园由于招生不足而实施混龄教育(或混龄游戏)成为必然。混龄游戏是相对同龄游戏而言的,即同一空间或同一场域内允许不同年龄的幼儿共同游戏,协助完成学习任务。“混龄游戏活动是促进幼儿社会交往合作的支架。”不同年龄的幼儿混编在一起进行游戏,至少可以达到“以大带小”的目的,产生“儿童教育儿童”的效果。基于传统文化而创新混龄游戏的内容、方法与渠道应被提倡。传统文化游戏浩如烟海,以养性养心为主的游戏大有存在。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0,(60):161-162
混龄式户外活动近几年逐渐受到全国各地幼儿园的关注,它是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户外混龄活动需要为幼儿创设多元化开放性的活动环境、结构多样化的活动材料等,这种教育方式打破了班级和年龄之间的界限,主要是让幼儿尝试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交往、游戏,在此过程中他们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相互影响、共同提高。文章主要通过我园开展的混龄式户外活动区游戏创设实践情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德国幼稚园的特色1.混龄编班。德国所有的幼稚园不分公私立全采取混龄编班。这种编班方式可回溯到19世纪的幼儿学校。为了给较低阶层家庭的幼儿提供保育及减轻父母亲的负担,往往一个家庭里所有学龄前儿童全在同一所幼儿学校就读。虽然在德国幼教史上有多次的教育理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6.
国外幼儿混龄教育研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中,有多个不同的词语表述混龄教育.如mixed-age grouping、family grouping、multi-age class。美国、德国、日本、丹麦、英国等国的学前教育普遍采用混龄编班方式。他们对幼儿混龄教育的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17.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除了宇宙之外,最神秘的就是孩子的大脑。如何更好地开发孩子的综合能力,一直是各国教育家不断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各国文化不同,幼儿教育又因地制宜,应该或多或少地对我们有所启发。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外国形式多样的幼儿教育吧!德国:幼儿园混龄编班与玩具继承德国的幼儿园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混龄编班,即将不同年龄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德国称之为小组)中游戏、生活和学习。德国混龄班的年龄跨度非常大,他们最早研究的是3~6岁儿  相似文献   

18.
"德国大约在1990年开始在幼儿园和学前班正式实施"混龄教育",是世界上学校混龄教育改革实施最早的国家。德国的幼儿园没有大、中、小班之分,全部采用混龄编班的体制。"在上个世纪初,欧洲很多的学校教育改革家,例如德国的贝特霍尔德·奥托(Berthold Otto,1859~1933),彼得·彼得森(Peter Petersen,1884~1952),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52)就已经成功地实施过"混龄教育"。德国大约在1990年开始在幼儿园和  相似文献   

19.
康建婷 《学周刊C版》2019,(9):169-169
混龄游戏就是不同年龄的幼儿,在同一时间,同一区域,一起游戏。年龄小的幼儿与年龄大的幼儿在一起游戏,有机会向大龄幼儿学习,减少竞争压力,增多合作机会。大龄幼儿通过帮助小龄幼儿,获得快乐的体验。教师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地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方案,使每个幼儿发挥自己的潜力,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这要求老师要提升各种组织能力,适应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0.
混龄教育是将年龄相差12个月以上的幼儿编排在一个班级,让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幼儿身处同一环境共同学习和生活,对促进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全面和谐发展,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者通过对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分析,指出混龄教育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混龄教育促进幼儿分享行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