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体育”一词的界定,在体育理论界形成,对待语青问题的三种态度:第一种认为语言应该足明确而具体的;第二:种与第一种态度截然相反,认为那是现代语言哲学的一种宏大叙事.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第三种则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认为语寿问题在体育界无关大局,  相似文献   

2.
谷仕英 《成才之路》2010,(13):I0018-I0018
对待语言运用中的错误有两种态度:一是有错必纠,极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并造成学生畏惧心理;二是听之任之养成不好的语言习惯。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不足。我们应该先探究什么是语言错误,学生为什么要犯错误,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去对待语言错误来分析研究。我认为主要有三种语言错误:  相似文献   

3.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语言技能教学的核心。阅读心理学家把文章的结构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句子或微命题结构,它所涉及的问题是句子是怎样结合起来的,以及它是怎样被组织到篇章中去的;  相似文献   

4.
跨语言区随迁子女的语言学习特点表现在语言学习环境的特殊性、语言态度的"暧昧"不定及语言适应的复杂性。当前西南地区跨区随迁子女在语言使用、语言态度及语言适应上都存在着部分问题。为提升跨区随迁子女尤其是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普通话使用水平及使用频率,应在学校加强普通话推广以及针对当地教师说普通话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考核;家长要积极正确看待家乡话,把握儿童语言学习关键期,择机选取"一人一语言"或先后跟进策略来学习多种语言尤其是家乡语言;应引导儿童积极归因并在当地培育包容欣赏文化等。  相似文献   

5.
"语言符号"和其"所指意义"之间是否具有理据性,语言学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论.当前象似性和任意性的分歧就是这一争论的延续,两派分歧的实质是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是否具有非任意性以及非任意性是否应该处于支配性地位的问题.索绪尔在强调任意性为语言符号的"第一原则"的同时,不否定非任意性的存在.象似派认为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主要是象似性.由于任意性和象似性两种理论所强调的层面不同,以及它们所具有的动态性特征,我们应该以辨证的态度去回答"哪一方该处于支配性地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站在“形式逻辑一的立场上,我们一些体育学者认为:我们国家所使用的体育语言是一种错误,然而,从“非形式逻辑”的立场看:国家体育语言却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根本不是什么错误。  相似文献   

7.
体态语言是一种教师运用肢体动作或者是姿态语言进行教学的一种语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态语言进行教学,不仅是口头语言教学的一种补充,同时也能够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从三个方面对小学体育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运用进行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定义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语言观的问题是语言研究的首要问题,是关系到语言研究的理论、目标、范围、途径、方法、重点、结果,乃至语言政策的制定等的关键问题。但语言学家在语言观上的分歧之大出人意料。本文搜集了自十九世纪初迄今六十多种关于语言的定义,分析了语言学家对这种分歧采取的四种态度,据此而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方式和过程”。  相似文献   

9.
快乐体育?有些人会认为快乐体育就是体育课上得比较快乐,游戏比较多,学生比较开心。其实,快乐体育从方法论角度讲,就是教师运用语言做导引,以"玩""做""搞"的面貌出现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教师语言的运用是一种启发,一种引导。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美国语言教育学家Krashen提出了著名的"情感过滤说",他认为:学习者对语言材料的输入不是机械、被动地全部吸收,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语言的态度、自信心、忧虑程度等对语言材料的输入有筛选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沃尔夫的语言观既非目前学界所认为的"语言相对论假说",也非"语言相对论原则",而是"语言相对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沃尔夫语言观的集中体现.该原则的提出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爱因斯坦的物理相对论;二是人类语言学的蓬勃发展;三是沃尔夫的个人学术背景.语言相对性原则的观点主要有四:(1)自然(世界)由语言通过规约建构;(2)语...  相似文献   

12.
朱友平 《考试周刊》2009,(8):170-171
在新课程下,本人经过三年教学实践认为: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有三种境界:第一。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教学语言讲述要字斟句酌;第二,物理课堂教法运用要与情俱变;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学法指导要灵活高效。上述三种境界应是在新课改形势下作为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师应追求的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13.
关于婴幼儿语言学习环境的创设,教育界存在两种对立的主张:一种主张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语言环境(包括多语言环境),以免婴幼儿错过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另一种主张只提供单一的语言环境,等到婴幼儿掌握了母语之后再让他们学习其他语言,以免由于过早学习多种语言而造成语言发展迟缓或产生"失语症"现象.本文根据神经语言学有关早期经验对大脑皮层神经回路复杂度的影响和大脑皮层神经回路形成以及修饰的关键期的相关理论对此问题作了辨析.笔者认为,婴幼儿语言发展迟缓或产生"失语症"现象并不是由多语言环境本身直接造成的,而是与多语言环境的呈现方式有关.据此,本文提出了多语言环境创设的三条基本原则,即"一人一语"原则、关键期原则和自然学习原则.  相似文献   

14.
正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2],学生如果能熟练进行数学语言的转换,就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如果能把数学建模和数学语言的转换有机融合,课堂教学就能事半功倍。数学语言包括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种。文字语言是"数学化"的自然语言,能准确表达数学对象及其相互关系、能充分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符号语言是思维的高度浓缩,能非常精炼和准确地表达数学知识的内涵;图形语言不但是学生形  相似文献   

15.
许淑玲 《海外英语》2012,(18):256-257
近年来研究跨语言相似性对第三语言功能词产出影响的学者对第一、第二语言的作用持有不同看法。该文研究目的是验证跨语言相似性的权威研究者Ringbom的研究,他认为在第三语言功能词习得中,心理感知的是第二语言而不是第一语言。基于跨语言相似性理论,对维吾尔族学习者习得第三语言英语的跨语言影响做了研究:维吾尔族学习者习得第三语言英语介词在高水平组中主要受第二语言汉语影响,而不是第一语言影响;在低水平组中既受第二语言影响又受第一语言影响。而受前者影响远远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16.
在集合中,常见的语言有三种:一是文字语言,通过日常文字来描述集合问题中的数学对象;二是符号语言,通过约定的数学符号来表示集合问题中的数学对象;三是图形语言,通过图形来表示集合问题中的数学对象.这三种语言是等效的,在求解有关问题时,  相似文献   

17.
<正>"健康第一,安全第一"是新课标中对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由于体育课大都是在室外进行,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我认为当前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个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正确地去对待安全事故,采取有效的办法去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这里就如何预防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事故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一、师生要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言问题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里占据着重要地位,他认为语言是理解的普遍媒介,是解释学的起源和归宿,语言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解释学视野里的理解与语言的普遍性是同时并存的,而且理解表现为一种对话结构.通过"语言的奇迹"在历史中流传,获得一种"当下对话"的特质或属性,从而与解释者具有"同时性".  相似文献   

19.
语言服务是近年来我国语言规划和应用语言学研究中提出来并日益受到重视的一个概念,本文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上编)》所涉及的相关文献内容为主,对我国语言服务的相关问题进行观察与思考。文章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我国近年来语言服务的基本状况,认为从语言服务产业、语言服务职业、语言服务行业及语言服务基业等几个角度看,语言服务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第二部分分别从语言服务与国家及语言服务与市场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与思考,认为在国家规划层面对语言服务要有科学发展的态度,需要投入成本,应充分利用关涉全民的大事件来推进语言服务事业的发展,要在全球化的视野中置放和推进语言服务事业;同时认为语言服务的产业———职业———行业———基业彼此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第三部分是余论,就我国近年来语言服务研究的基本轨迹做一总结评价,认为语言服务能拥有相应的学理支持与学术发展的框架以及引导资源重组并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同时也要注意处理好其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海德格尔后期的语言思想以"Sage"为核心.其基本观点认为,作为"Sage"的语言是人生存在世的基本方式与境域.在此境域中,语言成其自身,万物自行闪现,而非仅仅是人类使用的"工具".其深意不在于提出一种新的语言科学思想,面在于警醒并倡导技术世界的人类,应以"守护者"的生存态度"诗意栖居"在大地上.作为人基本存在方式的语言,同时也是生存在现代技术世界中人类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