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生成语法是20世纪50年代末乔姆斯基创立的现代语言学流派,其标志是乔姆斯基于1957年发表的《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s),乔姆斯基创造性地提出了“语言习得天赋”假说,并运用该理论去描写和解释语言;而认知语言学是在反对以生成语法为首的主流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旨在发起一场反乔姆斯基的革命;介绍了转换生成语法和认知语言学产生的背景和哲学基础,重点分析和对比了转换生成语法和认知语法视角下的被动句理论,并对他们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是当今语言学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学派。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探讨的是人类语言的生物属性或自然属性;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探讨的是人类语言的社会属性。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笔者从理论基础、语言观、语言研究的任务和方法等角度对这两大语言学派的并同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语言的双重属性,即它与思维和文化的关系出发,对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汉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进行了对比,并指出这两种语言学流派分别代表了当今语言学领域人们对语言所作的纵向和横向研究,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对语言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生成语法是20世纪50年代末乔姆斯基创立的现代语言学流派。乔姆斯基创造性地提出了语言习得天赋假说,并运用该理论去描写和解释语言。生成语法认为语言是独立于其它认知能力之外的一种任意的、自治的形式系统。认知语法则认为语言就是认知的表现,所有的语言表达方式都可以从认知层面上找到解释。本文介绍了转换生成语法和认知语言学产生的背景和哲学基础,重点分析和对比了转换生成语法和认知语法视角下的英语存现句生成理论,并对他们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表层语法和深层语法以及语法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是语言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理论。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语法"主要不是指词语的用法,而是指语言活动的一般规则或逻辑。乔姆斯基是从转换生成语法的角度对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进行区分的,语言学家在分析层次语法时认为分析语言结构必须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由此可见,这几种理论对于语言学习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认知语言学是对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言理论的一次革命,Langacker所提出的认知语法是基于对乔氏生成语法批判之上的.本文从哲学基础、语言研究模式、语义观等三方面对两种理论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由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对语言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阐释转换生成语法的产生、发展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浅谈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换生成语法自诞生之日起历经古典理论,标准理论,扩充式标准理论,管约论和最简理论五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在语言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誉为一场乔姆斯基式的革命。本文主要介绍了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其研究的对象、方法、以及转换生成语法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做了简单回顾,并提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存在的几点局限。  相似文献   

9.
张硕 《华章》2007,(12):228-228
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两个理论流派--美国结构主义描述性语言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都曾引起现代语言学领域的革命.尽管转换生成语法激烈反对结构主义描述性语言学的语言哲学思想,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转换生成语法和结构主义其实是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0.
李佳芩 《考试周刊》2012,(52):86-87
语言是一直在变化的,我们对语言的研究也从未间断,并致力取得新的成果。每个语言学派都在语言研究的历史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研究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给中国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一方面,乔姆斯基的理论出现于结构主义学派之后,而且在语言研究方面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英语教学在中国日益盛行。因此,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尤为重要,同时要把转换生成语法恰当地应用于英语教学中,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掌握英语。  相似文献   

11.
毛现桩 《考试周刊》2009,(13):35-35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是当今语言学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学派。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本文从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语言的本质和研究对象以及研究任务和方法等角度对这两大语言学派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2.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TG)和菲尔默的格语法(CG)是当代语言学界有重大影响的语言学流派。本文试图从语言的性质,语言学家的任务,研究方法和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这四个方面对这两大流派进行对比研究,加深人们对两大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转换生成语法是现代语言学史上著名的“乔姆斯基革命”之辉煌成果。尤金·奈达接受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并成功的把它运用到翻译理论的构建中去。本文试图以乔姆斯基的语言观来分析奈达的翻译思想。更加清楚的了解他翻译思想的先进性以及以及对翻译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转换生成语法的独创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转换生成语法.它的创始人是著名语言学家阿夫莱姆·诺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见解,以至于被称作是一场语言学的革命.本文将对以下几个相关问题逐一论述转换生成语法的产生与发展;它的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扣经验触发理论;转换规则对传统语法的突破;它所特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TG)和菲尔默的格语法(CG)是当代语言学界有重大影响的语言学流派.本文试图从语言的性质,语言学家的任务,研究方法和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这四个方面对这两大流派进行对比研究,加深人们对两大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郭琪 《海外英语》2013,(6X):273-274
转换生成语法自诞生之日起历经古典理论,标准理论,扩充式标准理论,管约论和最简理论五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在语言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誉为一场乔姆斯基式的革命。该文主要介绍了转换生成法的诞生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其研究的第一个阶段做出具体介绍和简单回顾。并提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古典理论的几个局限性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把人类语言共性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奈达在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令人耳目一新。文章试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奈达的动态对等为理论框架,应用于德语名词的汉译,从增减词、词性转换和词类选择三个层面来分析德语名词的汉译过程,发现在转换生成理论的指导下,德语名词的汉译更能够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达到动态对等的目的,在原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心中形成基本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从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看转换生成语法的方法论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纵观转换生成语法发展中深层结构、表层结构、语义解释之间的关系,表层结构对语义解释起一定的作用。从相关理论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乔姆斯基的研究方法与以往有所不同,从而可见转换生成语法的方法论特点,即理性主义、演绎性和形式化。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语言学史上名的“乔姆斯基革命”是语言学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与创新。乔姆斯基所创建的“转换生成语法”语言学理论就是这场革命的辉煌成果。论述了“转移生成语法”的核心内容。即语言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学说及其对人类在分析语言歧义句和翻译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对于外语教学及学习具有重大的影响力,本文简要介绍其理论基础以及研究对象,并运用其理论体系内的主要内容探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对于外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