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语文课堂也应该充满灵气和活力。一节精心设计的语文课没有像预期设想那样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成了一节  相似文献   

2.
镇西先生 :你好!近来读了你的两篇文章 :一是《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1期上你和程红兵老师的对话 ,谈到了语文教学多元化的问题 ;二是《人民教育》第2期有关让学生心灵自由飞翔的问题 ,读完以后 ,颇有同感。语文教学的多元化也好 ,让学生心灵自由飞翔也好 ,归根结蒂还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灵气与活力问题。我以为 ,语文教学如果不能在课堂上充满灵气与活力 ,语文教改就无法很好地找到落脚点 ,其自身的定位和具体操作也就可能显得极不科学。因此 ,我很想借此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气和活力问题。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充满灵气和活力的要求是…  相似文献   

3.
语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语课堂也应该充满灵气与活力。怎样让语课堂充满磁性,使学生的个性、潜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呢?通过思考和实践,我认为,把活动引进语课堂,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诗意,多么美好的字眼,让人感受到浪漫、自由、激情、灵动和活力!做一位富有诗意的语文教师,一定会让语文更具魅力,也会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学生在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教师的引领下,激情一定会被唤醒,学习的兴趣一定会被激发,他们也将成为富有诗意的儿童,充满灵气与活力的儿童。这样的教育活动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激情和诗意。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就像一阵新鲜的海风,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时地给我们带来活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必须让数学课堂充满灵气、充满灵性,因灵动而精彩。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就像一阵新鲜的海风,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时地给我们带来活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必须让数学课堂充满灵气、充满灵性,因灵动而精彩。  相似文献   

7.
教材是学生最亲密的伙伴,每一幅插图都充满童趣,每一篇课文都精致优美,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我们的教材总是隐藏着许多的空白,让人感觉在"无"中似乎有着许多未知的秘密,意犹未尽,等待我们去发现和丰富。教师可以巧妙地  相似文献   

8.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的语教材,采用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S版《语》,教材中的课,都是经过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范,有些更是经过干百年岁月积淀下来的经典名篇。所以,我们语教师都非常重视课的教学,认真地教学,让学生明白这些课写什么,怎样写的。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领略有些范的品格和精髓。[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语文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因此,语文课应该充满诗意、充满灵气。那么,怎样才能进行诗意的语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0.
科普童话,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苏教版教材特别注重对科普类文章的安排,几乎每册教材都有此类文章。这类文章由于通俗易懂、充满趣味而深受学生的喜爱。然而,学生始终停留在喜爱的层面上,把了解科学知识当作了最主要的目的,而忽视了科普文作为语文课文的价值。那么,这类课文到底该教些什么、怎么教,才能使教学更具"语文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一、呵护童心,激活文本的灵性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如何在新课标的引领下用好这套教材,是摆在我们这些走在课改前沿的教师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这让我想起了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通过认真、深入地学习教材,我认为要想用好这些教材,就必须立足于教材,用活教材,让教材成为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凭借与依托.  相似文献   

12.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那么,如何驾驭教材,赋教材以活力,使教材丰满起来,充满灵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本学期,我们对阅读教学如何“用教材教”作了初步的实践与探讨。一、用教材思辨,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知识是伴随着人类的生命活动,逐步建构和不断动态生成的。因此,语文课上我们要真正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13.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具有生命活力,充满情趣和智慧的挑战呢?课堂应该是师生心灵的栖息地,是师生生命对话的平台,是充盈着激情、灵气和活力的乐园. 一、立足于“趣”,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激发其产生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美国母语教材的翻译引进,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新鲜的母语教材体系。这充满着"异域风情"的母语教材强烈地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教材编写理念,在渴求改革的语文教育界受到广泛的关注。这套教材确实有不容小觑的创造力,《美国语文》编者评价说:"这样的教材完全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开放性、综合性,不仅仅是语文教程,更是历史人文教程、思想实践教程"。许多其他学者对这美国母语教材也有很高的评价,同时,流露出对我们自己的语文教材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相似文献   

15.
曾经 ,人教版小语教材中“看图学文”作为一种固定类型的课文 ,经年不变地出现在每册教材的第一单元 ,首篇课文的课题之上“看图学文”四个字赫然在目 ,这似乎在提醒我们 :借图读文、借文识图、图文结合、图文并茂 ,只是这少数课文的专利。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教材的发展 ,这种“固定类型”已被打破。笔者认为 ,“看图学文”的“淡出”其实是昭示着课文插图是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决不能只被“局部关注”。一、展示学生独特感受的绝佳平台“学生在阅读中 ,并不是消极地接受 ,索取意义 ,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 ,甚至创造意义。…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叶澜曾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感课堂教学“活”的魅力。“活”的课堂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形式上的简单变化,而是为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生命力的主宰者,能让孩子们对学习充满兴趣、期待和渴望,让课堂教学充满欢歌与笑语。在课堂上,孩子们有时为了弄清某个问题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们跳动的思维、稚嫩的童声、天真的笑脸、丰富的想象……让课堂充满了生气、灵气,同时也有几分稚气。这是一个充满爱的课堂,也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都充满匠气死气,缺乏生机和活力。这与我们教学方法的单调呆板、教学内容的单一狭窄有很大的关系。好多教师囿于文本,以干巴巴地语言去干巴巴地死抠教材内容,就作文指导作文,不能与社会现实、学生生活体验相联系;就教材分析教材,每篇文章都是一种教法,一种模式、一个套路,把血肉丰满、情文并茂的文字讲析得机械烦琐,支离破碎,使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灵活地选用教法,精心锤炼课堂语言,还应以人为本,以文为据,进行适当自然地补充延伸,内引外联,纵横拓展,以此激活课堂气氛、开拓学生眼界,进一步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和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8.
吴志峰 《考试周刊》2011,(77):47-47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们的教育在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和定位上一直存在着相当大的偏差.这种偏差首先就体现在语文课文的选择及教学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重新思考语文教材课文的选择和教学方法无疑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语文课堂也应该充满灵气与活力。怎样让语文课堂充满磁性,使学生的个性、潜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充分发挥?通过思考与实践,我认为,把活动引进语文课堂,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相似文献   

20.
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第二语言,是可供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几乎每一篇课文都配有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巧妙地运用课文插图,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