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进 《今传媒》2003,(4):29
《现代人事》是由陕、青、新、宁四省区人事厅联办的一份政策性、专业性、时效性较强的工作指导类刊物。笔者是通过“读者之友”版块,认识并对该刊产生浓厚兴趣的。 “读者之友”,“读者园地”等相类似的栏目,在报刊上可以经常看到。但多为评报评刊,内容单一,版面小,出刊也不固定,属应时应景式的栏目。《现代人事》的“读者之友”是该刊四个版块之一。每期5-8  相似文献   

2.
医学科普作品的标题形式多种多样 ,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陈述式 :平铺直述 ,直截了当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白作品内容。如《风油精惹出的麻烦》、《书法与健康长寿》、《男子胡须的健与美》、《人体细胞素的抗癌作用》、《夫妻恩爱益长寿》等。2 提问式 :设问出题 ,引导读者关注、追根究底。如《癌症会遗传吗》、《共用卫生洁具会染上性病吗》、《甲亢患者能否结婚生育》等。3 启发式 :作品的内容、思想性值得读者深思 ,引起读者注意。如《B超、CT并非万能》、《小病无需开大方》、《未婚先孕现象探因》、《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  相似文献   

3.
吕俊平 《军事记者》2006,(11):12-12
随便打开一张报纸或一个网页,都会有亲历式报道映入读者的眼帘:无论是反映官兵生活的军事报道、举世瞩目的“神六”飞天报道,还是与平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庆旱灾报道;无论是回眸70年前的红军长征报道,还是刚刚发生的泰国政变的报道,亲历式报道都是读者最喜欢阅读的新闻。搞好亲历式报道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准确把握亲历式报道的几个要素琢磨近年的亲历式报道,不论是凤凰卫士女主播陈晓楠的《亲历黎以战火》、广西电视台记者谭振的《亲历泰国政变》,还是解放军报记者杜献洲的《走向界碑七昼夜》、谭洁的《蓝天,您的女儿回来啦》,都以其形象逼…  相似文献   

4.
看到贵刊《2000年第1期<新闻三昧>读者意见调查表》后,我不由得产生了想与《新闻三昧》交流并向《新闻三昧》问好的想法及念头。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我为《新闻三昧》这种做法叫好!《新闻三昧》从栏目设置到文章内容,都办得很好。总的来看,它内容丰富、新鲜、活泼,时效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5.
在线互动社区薄膜(Membrane)作为《纽约时报》研究与发展实验室渗透性出版的最新成果,通过“提示”与“应答”两大操作方式,改善了传统自由文本评论信息冗杂、脱离语境的问题,使得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得以在具体文本语境下就内容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是渗透性出版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读者》杂志第一任主编胡亚权先生把《读者》的办刊历程概括为五个阶段,并总结了每个阶段中《读者》的办刊实践与办刊思想,解释了《读者》独特的办刊宗旨和办刊方针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对于习惯了林语堂(《唐人街》)、谭恩美(《喜福会》)式言说的华族奋斗史的读者而言,《百年金山》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考虑到读者的阅历、习惯、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审美意识、观察方式、所处环境等不同情况,从1988年初起《河南石油报》设置了旨在反映社会生活的专版,栏目有《为读者服务》、《读者来信》、《多棱镜》(社会与法制)等。经过一年多的辛勤耕耘,在读者中已产生较大影响。这个情况说明,读者之所以对社会生活版感兴趣,是因为这类专版与读者接近性强,能够使读者产生某种兴趣和阅读欲,自觉自愿地去读去看,并通过读和看有所知、有所感。那么,构成报纸与读者的接近性有哪些因素呢?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网络用户探索式搜索行为的特点,设定一个提问-应答式搜索任务和两个复杂程度不同的探索式搜索任务,并根据受试者的检索能力分组,在实验环境下,记录受试者的浏览日志。日志分析结果表明,任务类型与搜索能力均对探索式搜索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提问-应答式搜索相比,探索式搜索需要的信息量大,受试者受自身知识背景影响程度高,且任务难度越大,探索结果越多、越分散;检索能力的强弱对受试者探索式搜索行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据《科学投资》研究,中国富豪挖掘第一桶金的方法不下50种。以读者习惯的武林拓式来比喻,也就是不下50式。《科学投资》总结出其中活色生香,可供创业者活学活用之6式,贡献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 0 2年 5月 17日 ,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第二届“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中 ,由读者投票产生了全国“读者最喜爱的 11种杂志” ,分别是《读者》、《知音》、《家庭医生》、《女友》、《家庭》、《故事会》、《青年文摘》、《当代歌坛》、《妇女之友》、《演讲与口才》、《少男少女》。它们几乎都是全国性有重要影响的品牌杂志 ,其中因有 2种杂志并列第 10名 ,因此共有 11种杂志入选。这 11种杂志大多都是读者喜闻乐见的综合文化休闲杂志。调查人员认为 ,这些杂志的入选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在全国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与价值 ,…  相似文献   

12.
新闻版面需要策划,副刊版面同样需要不定期地推出策划吸人读者的眼球。作为地市级晚报的《生活报·三江版》如何在人力有限、资源有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发出自己的声音,策划出看点来,《生活报·三江版》的做法是用杂志式策划打造报纸文化副刊的杂志风格,用杂志风格引领读者阅读,从而提升读者对本报的忠诚度。一、集束式周期出版让文化副刊具有杂志性化的明  相似文献   

13.
<正>继2004年7月1日,中国妇女报推出的第一份手机报纸——《中国妇女报·彩信版》,读者可以通过手机阅读《中国妇女报》的内容后,《重庆商报》、《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等媒体立足自身纸媒优势,将信息编辑成适合在手机上阅读的手机报。《家庭周末报》、《中国青年报》、《参考消息》、《光明日报》等五十多家报纸也即将推出手机报。如今,手机读报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时尚,同时也带来了快餐式的新闻信息传受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刊1995年第1期发表的“《红楼》大战几时休”一文,评介了几部研究《红楼梦》的新书。经《文摘报》及一些省市报刊摘发后,在读者中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我们至今还在不断地接到读者的来信,询问有关《红楼》大战的动态。本刊只发表图书评论,不发表学术研究的文章;只因对于读者的来信,不便一一作复,谨就来信中提出的几个集中的问题,作为书评的回声,答问如下,以向关心本刊的读者致意。  相似文献   

15.
烈日 《出版参考》2007,(9S):I0010-I0010
师永刚小档案:著名独立图书策划人,现任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执行主鳊。《世纪华人画传丛书》的策划与发起者,其策划鳊著的《宋美龄画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等丛书在中国掀起画传热潮,发行总量达上百万套。他研究《读者》杂志的专著,先后以《读者时代》、《读者传奇》图文版、《读者故事》杂志版三个版本发行,创下媒体研究专著发行超过30多万套的全新纪录。著有《天苍茫》、《西北望》、《最后的骑兵》、《迷失的兵城》等数部长篇小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图书社会效益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活动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这是我国出版业必须认真贯彻的重要原则。图书的社会效益是指图书有益于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出版效果。关于这一点出版界已形成共识。但是图书的社会效益如何衡量,如何量化,即如何评判一本图书的社会效益好于另一本图书的社会效益。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对图书的社会效益的产生过程作一微观描述。一本图书要产生社会效益首先是该图书要有读者,图书的社会效益的产生是通过该图书的读者来体现的,不能想像一本没有读者的图书会产生社会效益。其次,该图书能对读者产生一定影响力,这个影响力表现为该图书所载信息或被读者所认同,或给读者以启示,或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或是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或是满足了读者的各种情趣。总之,该图书影响了读者今后的行为。这个影响力对不同的读者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即使是对同一位读者因时间的差异其作用效果也不同。甚至对这个读者起正效应,对另一读者会起负效应。如专业图书对不同的专业人员产生的影响力差异就很大,同样一本《唐诗三百首》读者对象不同,其对美的享受程度也有差异。像《红楼梦》《人体摄影画册》等作品对文学家、艺术家或其他一些读者来说,能起...  相似文献   

17.
据上海《书业行情》消息:由上海新华书店主办、上海书香广告策划有限公司承办、《书业行情》协办的上海书香读者俱乐部现已正式启动。该部开业的理念是:重树“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为作家找知音,为书友找同好”的责任,通过组建全国规模的图书直销网络,引荐优秀读物,散播生活乐趣,推行书香社会。作为全国书业首家推出的规模型、会员制、直销式的读者俱乐部,它以上海130家国营书店、上海37家出版社、全国所有省级新华书店等三个层次面为基础服务会员,以快捷、准确、便宜为追求的目标。该俱乐部的地址是:上海四川中路133号;邮编:200009;电话:3212599,3254260;传真:021—3214603。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杂文式”评论大量“挤入”各报开辟的小评论专栏之中,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解放日报》的《朝花》、《羊城晚报》的《街谈巷议》等等。“杂文式”评论的走红和发展,是新闻学与文学、美学、思维学等学科联姻的产物,也是缘事而发的新闻评论与文艺性政论结合的直接结果。杂文式评论具有一般新闻评论的针对性、群众性、论辩性,同时又可以借助杂文的文学表现手法,使内容更加深厚,文字更加精美,因而更具有可读性,深受读者厚爱。  相似文献   

19.
周莹 《新闻大学》2005,(2):92-95
2000年元月,《读者·乡村版》作为《读者》的一个子刊正式创办,它的创办是近年来中国期刊市场细分化和集团化的产物,也是《读者》近年来为了应对危机、谋求发展而进行的子刊扩张的一系列动作中的一个环节。一、创刊的背景和动机《读者·乡村版》的母刊《读者》是现在国内知名度较高,并被读者所津津乐道的综合性文摘期刊之一。自1981年3月创刊时的月发行量3万册,20世纪90年代在发行上有了一个新的突破,曾被媒体称之为“《读者》现象”,到20014年5月月发行量858  相似文献   

20.
据报载,北京《今日中国》杂志社创办了《小读者》,引起读者杂志社的异议,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跟风”和模仿。去年9月笔者去昆明参加全国书市时,在一个报摊上发现了《小读者》,可我一看目录页却大失所望,我既为《读者》感到惋惜,又佩服《小读者》始作俑者的“聪明”。不止于此,让我产生类似误解的还有宁夏某出版社主办的《少年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