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权利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权利,其膨胀和错位对依法行政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行政合理性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基于法律的授权,出于合理正当的动机;解释法律必须符合法的原意;通过正当的程序,经过适当的考虑,作出公正公平的行政行为.这样可以使行政自由裁量权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两面性特点决定了在充分发挥其能动性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权力的滥用。防控行政自由栽量权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我国当前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控制存在诸多问题。应不断清除制约司法控权的各种障碍,加强司法机关对行政自由栽量权的审查监督。  相似文献   

3.
征税权是国家公权力赋予国家行政机关的一项权利,在税收实践中存在着被滥用的现象,需要通过规范税收计划、制约税务行政自由裁量权等措施予以规制,以保护纳税人和国家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执法人员主观上不负责任、营私舞弊、滥用职权所致,强化执法人员个人责任是防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的有力途径。在采取限制自由裁量范围、细化自由裁量幅度、规范自由裁量程序、加强对自由裁量权行使的监督等措施规范自由裁量权过程中,强化公务人员滥用自由裁量权的个人责任才能使各项措施收到成效。强化公务人员责任应完善公务人员责任体系,建立起有效的责任发现机制、追究机制、惩处机制以及救济机制,促进公务人员公正执法,防止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行政法学界提出的行政合理性原则可操作性不强,不能有效地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因此,有必要重构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基本原则,把正当程序原则提升到与行政合理性原则并列的地位,共同制约行政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6.
行政伦理视野中的行政自由裁量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行政自由裁量权作为行政伦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本质上是一种伦理性裁量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伦理本质为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的伦理向度提供了理论依据;行政伦理问题的研究真正受到重视是基于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确认与考察;行政伦理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正当行使必须遵循一定的伦理规则.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行政中,行政自由裁量权是必不可少的,但它最容易被滥用,从而带来严重危害行政法治和侵害行政相对人权利的负面效应,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规范与控制。对于行政自由裁量权,规范与控制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8.
立法监控是从权力设定阶段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性进行“规则性控制”;程序监控是从权力运作阶段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性进行“过程性控制”;司法监控是从权力审查阶段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性进行“救济性控制”。三种监控机制构成一种适应现代行政法治和行政活动发展的综合性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9.
告知,是行政执法中的一项重要程序,《行政许可法》第四章"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中确立了多项关于告知的规定。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关键程序,告知可有效制约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增强行政决定的被接受程度,是平衡和调控行政权的重要制度设计。告知程序的适用尚存不足,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许可中尚待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行政自由裁量权“自由”属性的存在和自然腐化的倾向与行政公务人员个人判断的加入,使得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运行常常偏离或背离立法精神和本意而被不当行使和滥用。为此,一方面,要提升行政公务人员的道德素质、法律素养,并抑制其不当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要完善行政自由裁量授权方面的立法,完善行政程序,健全行政法制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