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育人"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但就目前来说,仍然存在对二者关系的错误认识。要获得关于二者的正确认识,需从概念内涵出发,分析3种错误认识,比较二者的侧重点。本质上存在耦合,表现在二者任务和目标上的共同性,内容和要求上的一致性两个方面;二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为"思政"内容的不同、课程角色定位不同、课程实施方式有别三个方面,通过把握二者辩证关系,发挥协同功效。正确把握二者的内涵,科学认识二者的辩证关系,才有利于接下来的探索和研究,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在教育的每个环节,各个方面,使二者互相促进并提高对方的育人优势,同向而行。  相似文献   

2.
"死"与"活"这一辩证关系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能"死"能"活",实为外语教学之真谛.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其基本观点的运用和阐发。  相似文献   

4.
"对称疑难"与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测量与对称性关系的分析,不仅对对称性的性质及其分类作出了新的探讨,而且凸显了对称疑难问题的本体论意义,即对称疑难是"第一推动问题"在当代的翻版,它与当今科学和哲学的许多基本问题如对称与非对称的辩证关系、宇宙的演化机制及其动力问题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故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保民  惠红丽 《科协论坛》2007,30(3):212-213
"人企合一"的哲学理念,是马克思的"共同体"人论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它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企业"共同体"的每个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体现自我的价值趋向;同时也体现了每个个体和整个企业"共同体"之间的相互构造的辩证关系。离开了每个个体的发展,企业"共同体"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这样的"共同体"也就会沦为抽象的、虚假的"共同体"。打造"人企合一"的哲学理念,其实质就是要建立一个和谐、真实的"企业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从游牧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紧密关系以及游牧文化自身的发展等方面,阐述"人"与"地"的辩证关系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7.
彭诚 《内江科技》2012,(9):118-119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要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殷切希望,这就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并处理好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辩证关系,认识到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并用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在保证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下,积极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红艳 《现代情报》2012,32(5):130-133
项目课程改革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直接动力,图书馆建设与项目课程改革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图书馆硬件基础薄弱和软环境建设滞后,客观地形成了服务项目课程改革的双重压力。健全图书馆的职能机构,构建服务项目课程的运行机制;建设职业化的馆员队伍,重组特色馆藏资源;强化图书馆的软环境建设,实现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与项目课程教学改革协调发展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生态中心主义自始至终都潜藏着这样一个隐性逻辑"生态学与伦理学同质".这个逻辑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展开的①生态学所揭示的自然的系统性表明,人与自然是相互关联的,因而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学关联就是自然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学关联,伦理学本身就是生态学;②生态学所揭示的自然的自组织性表明,自然物就是一个与人一样的生命主体,具有"价值评价能力",它之所"是"即它之所"应该",因此生态学本身就是伦理学;③生态学所揭示的自然的先在性表明,人是一个后来者,人是属于自然的,所以属人性的伦理价值范畴也就是属于自然的,伦理学属于生态学;④生态学所揭示的自然的复杂性表明自然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而复杂性就意味着稳定性,稳定性就意味着和谐与美丽,就等于伦理价值,因此生态学就意味着伦理学.抹煞生态学与伦理学的异质性,这是"生态伦理学"得以成"学"的奥秘;它无视黑格尔的"不错"与马克思的"真理"的本质区别,无视自然的实践"中介"性质,具有强烈的"独断论"色彩.  相似文献   

10.
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是沟通与合作,班主任的本质就是与学生的沟通,是与学生的合作,是与学生的交往;21世纪的班主任应该打破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班级管理常规,做一名"以人为本"、"以生为友"的素质教育者.  相似文献   

11.
《学会》2018,(11)
"一带一路"建设不能没有社会组织的担当和作用。社会组织投身并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迫切需要在思想和行动方面把握"五大思维",要提出战略、对接战略和实现战略;要寻找历史记忆,把握历史经验,书写历史篇章;要考虑和处理好发展和监管、国内和国外、正面和负面之间辩证关系,通过跨界合作中的创新、困难问题解决中的创新和"双创"国际化来拓展创新思维、人道主义精神、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核心价值观是应坚守的底线思维。  相似文献   

12.
关于"和谐人格"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提出了"和谐人格"的概念,其内容是指人们在心理、伦理、法律、经济等方面一系列的素质与品质的综合与和谐,是个体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人格,是一个包含"心理人格"、"道德人格"、"法律人格"和"经济人格"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动态的矛盾统一体;论述了"和谐人格"的形成是"知情意行"不断循环发展的过程,以及"和谐人格"是"真善美"的一体化,以启示人们应在长期的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培养与塑造高尚的"和谐人格".  相似文献   

13.
"虚拟实在"的哲学解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章基于对"虚拟实在"产生的历史背景的考察,分析了"虚拟实在"的内在本质与存在方式;论述了"虚拟实在"是一种形式的技术实在,是波普尔世界3的一种扩展形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人生感悟     
<正><一>我向往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和而不同,群而不党。<二>我对自身的要求是:以无为为,以无争争,以无私私,以自胜胜。我遵循的处世方针是:正确看待"三天",积极应对"三事",科学处理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三>我认为:时间的长河无论多么漫长,都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空间的事无论多么纷繁复杂,只有"三件事",上  相似文献   

15.
哲学融合的本质是思维方式的融合,即"融合思维"。"融合思维"在这里是指"象思维"与"概念思维"的融合。我曾经在我以前的哲学论文"易平思维"、"一笔双色"与"双境医学"中有过详细深刻的阐述,但我觉得还没有达到我要求的极致。于是我重新定义"融合思维","融合思维"是切换"思维特质"。是切换一体的不同"思维特质";不同"思维特质"的一体切换。用数学的方法概括为:Y=0G。Y是"融合思维";0是切换;G代表两种"思维特质"("象思维"与"概念思维")。切换和"思维特质"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成为破解"融合思维"的关键。"思维特质"是"融合思维"的基础与前提;切换是论证它们的方法和手段;"融合思维"是"思维特质"的终极目的同结论。  相似文献   

16.
班会课是中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班会课往往教育效果甚微."高立意"与"低起点"是开好班会课的重要方法,要从低处着手,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挖掘小题材中的大寓意,达到育人的高度;还要注意对立意的拓展.这样才能增强班会课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西文Being(德文Sein)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是"与"存在"等多种含义.学界大多数人只考虑Being(Sein)的各种单独用法,考虑如何将"是"和"存在"区别开,很少考虑"是"与"存在"的联系及其意义.文章认为"是"与"存在"是不可分的,"是"显现"存在".只有把握"是"与"存在"的含义及其关系,才能真正理解海氏哲学转向的深层原因和必要性,把握海氏的哲学发展理路.  相似文献   

18.
人,无论是"自然的存在物",还是"社会的存在物";无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还是"类存在物",归根到底都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即劳动的存在物.自然,作为人类劳动"须臾不可缺少"的对象,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观"与"确证".人的"对象性"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决定了人把自然作为"道德顾客"的逻辑必然性,决定了环境伦理学的"合法性".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既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人"的扬弃,又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理性人"的修正;它为环境伦理学的成立提供了充分的"本体论证明".  相似文献   

19.
"免做暑假作业"这一创新举措的合理性值得质疑.从其前提条件分析,"免做暑假作业"实质是穿"素质教育"新鞋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从其逻辑机理剖析,"免做暑假作业"创新的外衣难以掩盖其机械决定论的内核;从其价值观评价."免做暑假作业"不知是对优秀学生的"奖励"还是"惩罚".  相似文献   

20.
彭黎莉 《科协论坛》2007,(3):229-229
雕塑设计中的"雕"是减法,"塑"是加法。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家具设计思想的探讨,分析家具设计与雕塑的关系以及在家具设计过程中的"雕"与"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