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是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朝鲜民族多与汉族和其它民族共同集聚在一起,加之朝鲜语广播事业起步较晚,目前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加强散居地区朝鲜语广播事业,将本民族的特色报道出来,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新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这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问题。作为为全国各少数民族服务的民族广播事业,自然要以报道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本文想就新时期改革民族经济报道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张克清 《中国广播》2006,(12):48-50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尤其是边境沿线,山高谷深,交通、通讯十分滞后。这些特点决定了传播信息快、收听方便的广播仍然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传媒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特别是“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广播事业,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广播的覆盖率明显提升,影响力不断增强。今年6月,我有幸随国家有关部门到西部民族地区,对广播事业的发展做了一次调查,深切感受到了我国民族广播事业的发展和影响,同时也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翻译是为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服务的重要部分,而实现民族共同繁荣需要发挥少数民族广播的主流媒体作用,关键在于坚持广播受众研究,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完善广播的舆论引导重在提高少数民族翻译水平。彝语广播作为重要的少数民族广播,提高其广播的翻译水平能有效增进彝语广播的节目影响力和感染力,提高节目的质量,增强信息传播效果,从而完善了彝语广播的舆论引导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今后5至1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也是我国广播影视事业改革和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做好今后5至10年广播影视事业发展规划,确定广播影视跨世纪的发展战略,关系到中国未来广播影视的发展走向,关系到中国的广播影视事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地位、作用和影响。这里,我着重就广播影视的跨世纪发展问题,谈一些认识和想法。  相似文献   

6.
张燕 《现代传播》2005,(1):110-112
史料显示, 我国第一座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播音的吉林延边人民广播电台建于1949年1月。如若以此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广播事业的创始元年, 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虽然在数十年历史进程中也曾几经挫折, 但在中国共产党与各级政府的长期重视扶持下, 我国少数民族广播事业仍然循着从无到有、由弱渐强的发展轨迹, 逐步形成了民族语种日趋增多、传播覆盖面广阔、传播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今天, 当内地的受众被形形色色的电视节目、五花八门的报纸以及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牵引纷扰得有些不知所措之时, 无线电广播依然是地处边远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新闻事业也是由56个民族的新闻事业共同组成的,55个少数民族的新闻事业,和整个中国的新闻事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整个中华民族新闻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新闻史上,少数民族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世纪初以来,大量的少数民族文字报刊相继问世。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少数民族文字报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后,少数民族文字报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民族新闻事业空前繁荣,迎来了少数民族文字报刊的春天。到1994年,全国已有17种少数民族文字的91家报纸和用11种民族文字出版的150多家期刊,出版发行地点遍及我国各个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8.
一百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在经历了兴起、发展、繁荣几个历史时期后形成了一支空前壮大、日益成熟的民族新闻工作队伍。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其发展速度是过去无法比拟的,其成就也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广播作为以声音形式传播信息的大众传媒,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比其他传媒更直接、更有效的宣传作用。目前,我国已有十几种少数民族语言为载体的民族广播,因它是通过对本民族的特点和本民族现实问题的关注实现的,所以自然不同于其他媒体,并且凭借少数民族广播在少数民族中已有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较好地发挥了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维护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搞好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意义重大。中央电台开办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第一要务就是把中央的声音传播到少数民族千家万户,让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及时了解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其次,要传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对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认为,“中国新闻史是中华民族新闻史,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没有55个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和办报活动的新闻史,就不可能是一部完整的、科学的、系统而全面的新闻史。”在民族新闻学研究队伍中应当李先提倡两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在这里,我想指出,成舍我先生的新闻活动与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也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也曾经为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过贡献。首先,北京是成舍我报业集团的发祥地,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报刊的发祥地之一,特别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少数民族报刊的最早发祥地。…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党创办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报纸、广播、电视事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1996年的统计,在全国范围,用17种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了77种报纸,用11种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了153种期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部分省、自治区广播电台,使用16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广播,州(盟)、县(旗)广播台(站)使用当地2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广播。一、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作用看,办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报纸、广播、电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宣传贯彻党的总路线、总任务,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大团结,实…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少数民族广播处于境外思想文化渗透的阵地前沿.多年来,民族广播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民族广播要进一步大发展、大繁荣,还应发挥好溢出式传播的优势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宣传的特殊性是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宣传遇到的实际问题。如何从这些特殊性出发,扬长避短,增强针对性.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这是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宣传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试图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对这一课题做些探讨。1.为经济振兴服务──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宣传的主体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并明确指出,要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关健是发展生产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头等重要的任务,自然也是少数民族广播电…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指出,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的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我国的少数民族报刊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从社会主义民族报业发展历史和现实实践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在这有限的篇幅中,只能从两个方面谈谈办好民族报业,搞好少数民族新闻报道,必须提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第一,把少数民族报刊办成民族团结的思想阵地。  相似文献   

16.
金毅泉 《传媒》1999,(4):34-35
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和主体民族汉族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创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也离不开少数民族”(胡耀邦语),整个国家的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少数民族的发展也有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少数民  相似文献   

17.
民族出版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民族团结、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养、保护各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出版业特别是民族出版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由于民族出版业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还没有效解决,在出版业处于转型的时期,这些问题渐渐凸显出来并成为限制民族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出现,并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新闻传播以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电影、新闻杂志等各种形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新闻传播事业不分民族,不论地域。在当今世界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行为已经发生并正在继续发生愈来愈大的影响,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元一体的国家,55个少数民族同汉族一道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不论研究哪一方面历史,都不应忽视少数民族的存在及其贡献。1949年以后,新中国少数民族的新闻事业有了飞速发展。据1987年统计,少数民族地区已有报纸近200家,其中少数民族文字报纸有80多家,共用17种文字出版,总印数达11400多万份。少数民族地区拥  相似文献   

19.
一百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在经历了兴起、发展、繁荣几个历史时期后,形成了一支空前壮大、日益成熟的民族新闻工作队伍,其发展速度是过去无法比拟的,其成就也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而且在文献的收集、保管方面也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促进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本文根据史料记栽,阐述了我国古代民族图书馆产生、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