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根据十三大的精神,加快和深化出版改革,确实是当前应当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思考问题,我想回顾一下四川出版社改革的情况。四川出版工作较为重大的改革有四次: 一次是突破了“文革”前规定的地方出版社的“三化”方针,试行了“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新方针,使四川出版事业异军突起,获得了大解放。可以说,川版图书能有今天的繁荣局面,靠的就是这个方针。这是地方出版方针的一次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版界的改革已经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1979年在长沙召开的全国出版社社长会议,提出了“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办社方针,改变过去长期墨守的“三化”(地方化、通俗化、群众化)方针。这一方针被党中央、国务院肯定之后,地方出版社有了巨大发展,重点工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初期,出版界围绕地方出版社出书方针的改革,引起一场要不要放“虎”之争。今日回想这一段亲身经历,依然意味深长。从50年代开始,在传统的计划管理体制下,地方出版社的出书方针是地方化、通俗化、群众化。依据这个规定,各地出版社只能出版着眼于普及的读...  相似文献   

4.
题解:1979年12月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把地方出版社出书方针确定为“立足本省,面向全国”,被公认为新时期出版界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大事。1983年6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肯定了地方出版社“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的方针(将“立足本省”改为“立足本地”)。1984年6月21日至27日,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地方出版工作会议,对几年来执行这一方针的情况进行了总结。1984年9月25日,经中宣部批准并印发的文化部党组《关于地方出版工作会议的报告》指出,实践证明,地方出版社“立足本地,面向全国”有利于在统一领导之下,发挥中央和地方出版部门的积极性,促进全国出版事业的兴旺发达,同时提出全面理解和正确执行这个方针的意见。我的一篇文章曾说实行这个方针的建议是“湖南率先提出”的,这引起不同的意见。我写本文,直接的起因是为“对此问题做出更准确的表述”,而实际上也想借此机会对这个方针形成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进行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考察和讨论;又从多方面、多角度引用许多历史资料,故以《“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方针考》命题,以便于有兴趣的读者了解情况,并为有研究需要的读者查考资料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5.
出版改革的历程证明,“一主三多一少”的改革方案是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一个里程碑,为我国图书发行业的发展与繁荣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条件。 出版改革是从1979年长沙会议起步的。那次会议冲破旧的出书方针对地方出版社的束缚,确立了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国地方出版社发展较快,变化较大。在机构设置上,各省市普遍从综合性的地方人民出版社中“孵化”出了一批地方专业出版社,不仅有教育、文艺、科技、少儿、美术、古籍等社,有的还是全国极少有的专业社,如陕西的“旅游”,山西的“书海”、四川的“蓉蜀棋艺”等。在分化过程中,地方人民出版社也逐步成为政经读物的专业出版社了。在出书方针上,不仅五十年代起实行的“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已被突破,1979年底长沙会议确定的并由后来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正式肯定的“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的方针,事实上也开始突破,不少出版社的重点工程和重要著作已  相似文献   

7.
一、1979年以来我省的出版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贯彻了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二为”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改革,积极进取,使浙江省的地方出版事业获得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局面。80年代,我们的出版改革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较早明确提出并实践“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地方出版方针。80年代初,面对“书荒”严重的现实,我们破除了对地方出版社“三化”(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的狭隘、片面的理解,面向全国组稿、发书,跻身全国图书市场,参与到全国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大革命前,关于地方出版社的方针任务有过规定,就是要地方化、通俗化、群众化。这“三化”,作为对地方宣传工作的一般要求,今天以至今后乃是适用的。但是,作为地方出版社的方针,它却是不全面不确切的,最多它只指出了地方出版社的部分任务。如果要用“三化”来指导地方出版社的工作,势必造成束缚而不是促进地方出版事业发展的后果。可能有人要问,地方出版社出书难道不应该有地方特点吗?  相似文献   

9.
粉碎“四人帮”以来,在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出版社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的几条体会,是大家在实践中归结出来的。其中,不少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总结。 (一)采取“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方针。地方出版社采取这个方针,这是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四川这样一个大省,几千万读者要买书,许多著名的学者和作家要求出版书,全国哪一  相似文献   

10.
出版界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已有一段时日。在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闻出版业要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大方针的指引下,如何推进和深化出版改革,以崭新的面貌迈向21世纪,这已成为出版界人士,尤其是大学出版社的社长们自十五大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1997年12月3日,北京地区大学版协召开了“大学出版社纵深发展研讨会”,与会的12家各具代表性的大学出版社的社长们畅谈十五大以来各出版社的发展思路、改革构想,为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间题求答案、出点子。新闻出版署图书管理司司长阎晓宏、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司长李英惠也在百忙…  相似文献   

11.
1979年9月,浙江人民出版社组织力量,审读了一部分外国名著,经过反复论证和研究,决定出版傅东华翻译的美国女作家马格丽泰·密西尔著的《飘》。但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飘》刚刚出版了上册,中下册还在印制过程中,就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1979年12月,国家出版局(新闻出版署前身)在长沙召开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中心议题是讨论地方出版社实行什么样的方针问题。会上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要解决“书荒”,繁荣出版,满足广大读者需要,地方出版社必须改变“三化”方针,实行“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方针;另一种  相似文献   

12.
翻阅地方出版社(未包括上海)1983年出书计划,有耳目一新之感,给人留下“地方出版工作大有作为”的印象。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端正出版方向,重视抓好通俗政治理论读物、青年思想教育读物、农村读物。前几年,有的地方由于对“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方针的片  相似文献   

13.
“包”字能不能进社?这是出版界议论的热点。有人认为,出版社是事业单位,不能搞承包;出版社一搞承包,就会影响贯彻“两为”方针。也有人认为,出版社只有搞承包,才能充满活力,更好地贯彻“两为”方针。这两种对立的观点,谁是谁非,很值得我们探讨,以更好地推进出版社的改革。我认为,“包”字可以进社,出版社搞承包经营责任制,有利于贯彻党的出版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图书作为出版物,既是精神产品,又是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新世纪的钟声,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始了第八次课程改革。这次改革的步伐之大、速度之快、涉及范围之广是前七次改革不能比拟的,它对我国基础教育教材的编写与出版的影响与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在国家“教材多元化”的教材出版方针的鼓舞下,全国有100多家出版社介入了教材的编写与出版,其中包括多家大学出版社。这些大学出版社抓住了这个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学术资源优势,在教材编写、出版、发行及教师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任陇婵 《视听界》2014,(4):30-35
本文以在中国广电改革与发展史上极具样本意义的上海广电的三次改革为例,分析对比上海文广三次改革的背景、动作与难点。从2001年“大文广”、2009年“大总台”到2014年“新文广”,上海文广的改革路径清晰地呈现出中国广电改革发展的轨迹:每一轮改革都是一次“破茧成蝶”,也是一次新的“作茧自缚”,留待下一轮改革“脱蛹破茧”,是一种渐进性、螺旋式的推进。  相似文献   

16.
巡视江西出版业近几年的发展面貌,抓骨干工程的建设,抓重点图书的出版,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出版社的同志们认为,这是一个出版社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一个出版社有无力量的重要标志。出版有一定份量、一定学术价值和文化积累价值的出版物,不仅是出版社的一个重要任务,而且还可衡量一个出版社图书出版的质量和出版水平。江西各出版社在贯彻“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地方出版社的出版方针中,努力挖掘地方文化资料,同时把  相似文献   

17.
近日北京的一家大报,在议论出版改革时,引出一家出版社负责人的看法:“加入WTO以后,如果出版社仍然沿用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老路,肯定不能适应发展。”再一次把出版社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这个问题尖锐地提出来。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业十大变化潘国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业由复苏走向繁荣,目前已跻身世界十大出版国行列,我想把这一过程归纳为出版业的十大变化,这里勾画出一个粗线条,供读者了解参考。一、从调整地方出版社方针起步,推动了整个出版业的发展1978年以前,...  相似文献   

19.
为总结交流改革开放以来闽浙赣三省地方出版工作的经验,探索今后地方出版工作的发展方向,繁荣地方出版事业,福建、浙江省出版工作者协会和江西省出版局科研小组,于5月中旬在南昌市联合举行了“当前地方出版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应策”专题研讨会。与会同志就地方出版事业发展战略、优化选题、突出地方特色、提高出版队伍素质等问题,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出版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成绩令人瞩目。三省的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在“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地方出版工作方针的指导下,近10年来,三省都在原有的人民出版社的基础上,纷纷建立了各种专业出版社,图书品  相似文献   

20.
回顾10多年出版改革历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979年12月长沙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明确新时期出版工作的基本任务,调整地方出版工作方针;1984年哈尔滨地方出版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出版社要从单纯的生产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