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元刊杂剧三十种>在剧本形式、音乐体制、组曲方式、用字风格等方面都体现出演剧特性及艺人的参与.<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经过艺人改编的通俗演唱脚本.对于<元刊杂剧三十种>的校勘整理,历来皆以明代版本为标准,趋向于典雅的文人化,这种倾向恰与元刊本的文化特征相悖.校勘元本,应尊重其原貌,少校改,多注释,并开辟元本的通俗文艺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2.
《元刊杂剧三十种》和《元曲选》同为元杂剧刊本,但由于校勘年代差异,语言特点不尽相同。本文对两书中的反问句作了穷尽性调查,对比描写和分析了两书中反问句的各种类型;并从语用的角度分析了反问句的功能,以期反映出反问句在元明之际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全面系统地校勘比较<元刊杂剧三十种>、<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元曲选>三个杂剧选本的异同,发现<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比<元曲选>更接近元曲的原貌.在进行汉语史研究时,应首选<元刊杂剧三十种>和<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而<元曲选>也可以作为汉语史研究的韵文材料.  相似文献   

4.
继续对陶慕宁校注本《金瓶梅词话》校勘方面存在的粗疏处进行考辨,纠正其误校和失校文字。  相似文献   

5.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今存在的唯一一部元代人所刊的杂剧选,而《元曲选》是明代臧晋叔所编写的杂剧选。在对《看钱奴》元刊本与臧本的比较当中,发现两种版本在形式体制、曲文唱词、人物形象、情节构造、思想内容上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多处差异。臧本在元刊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的宾白,修改了曲词,形式体制上更加完整,人物形象更为丰富,体现了元、明两个不同朝代对于杂剧的看法,以及杂剧在流传过程中的不断创新和演进。  相似文献   

6.
东汉班固作《汉书》,其中78篇沿用《史记》原有篇目,虽然在原有文句的基础上作了剪裁删削,但仍然保留了大量可用于比勘的异文材料。这些异文材料是研究《史记》版本、校勘、史实出入的较有价值的材料,并可由此上窥《史记》《汉书》古本之貌。《史记》《汉书》对校是《史记》校勘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运用他校与本校的方法对《史记》《汉书》九处异文进行校勘发现,《汉书》的确能对《史记》起到订正作用,同时也可以发现《汉书》的校勘问题。  相似文献   

7.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的元杂剧刊本中唯一刊行于元代的本子,它体现了元杂剧的原生态,是研究元杂剧的珍贵资料。《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表演提示有唱词和宾白提示、动作提示、情节提示等。  相似文献   

8.
共校正元曲曲文17条,其中《元刊杂剧三十种》2条,《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10条,《元曲选》2条,《全元散曲》3条。  相似文献   

9.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书证篇》是专门讲述考据学的篇章。在该篇中,颜氏运用本校、对校、他校、理校和综合校等方法,对所见到的古书中的讹误进行了一一校勘。在校勘过程中,颜氏单独利用一种校勘方法的情况较少,而利用理校和综合校的方法较多。由于较多地利用理校方法进行校勘,所以在校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讹误。  相似文献   

10.
闻一多先生的《楚辞校补》不仅为《楚辞》校勘集大成之作,也是古籍校勘整理的重要成果。总结闻先生《楚辞校补》一书的特点及其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助于《楚辞》校勘的进一步整理,同时,对其它古籍的校勘整理也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秦岚岚 《河池学院学报》2011,31(3):55-58,116
明本元杂剧剧本较之《元刊杂剧三十种》有很大的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之一是明代人对元代人的杂剧剧本进行了改动,所以明本元杂剧剧本中有些地方呈现出明代独有的戏曲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丑角角色的新增以及其他人物说白的戏谑化;二是情节改动后呈现出大团圆结局的强化。这两个特点的形成与明代地域文化与政治专制统治的加强有关联,因此在研究明本元杂剧时,要注意认清明本元杂剧中的明代戏曲特点,而不能将其看成是元杂剧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2.
《元刊杂剧三十种》中“比”字比较句的句法格式主要有“X比Y”式和“X比YW”式。“比”字句主要表达平比和差比两种意义。《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比”还未完全虚化为介词,正处于动词向介词过渡的中间状态,既有粘着性又有独立性,呈现出鲜明的过渡特点。  相似文献   

13.
对近代以来现存宋元南戏剧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和“四大南戏”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提出了对研究现状的一些看法,希望能为元杂剧、南戏乃至中国戏曲史的研究提供一点参照。  相似文献   

14.
禅宗语录、唐宋文人笔记、元杂剧等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文献中,使用的方言词语也较多,这些词语有些已经在现实语言中消失,完全成为古语词,例如"打剥""看客"等;有些依旧保留在人们的口头中,成为现代的方言词语,例如"喷""歇""?头""恶水"。  相似文献   

15.
《元曲选》自报家门的判断句按是否受异质语言影响而分为一般的和特殊的两大类句型.这两大类各小类在使用频率、表义特点、语用范围、附有色彩等方面呈现出各自的特色.与《元刊杂剧三十种》等文献比较,具有大体一致性,但又显出一些差异.它们大体上表现了近代汉语元明时期自报家门判断句的特有面貌.  相似文献   

16.
曹广涛 《培训与研究》2010,(11):119-121
在英语世界的中国戏曲研究中,对元明经典剧作的翻译和研究是一个重要领域.从事戏曲英译研究的名家主要有美国学者白之、柯润璞等,他们的研究,涉及面较广,包括戏曲翻译的原则、以文学性阅读为目的的戏曲翻译、以演出为目的的戏曲翻译、曲词(包括曲牌句格词格的处理、韵律和节奏的处理、素体诗译法的得失等)、双关语等,都进行了深入探讨,尤其是对以演出为目的的翻译研究方面,理论联系实际,时有创见,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可操作性,对国内的古代戏曲翻译工作者来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清代学者顾嗣立所编选的《元诗选》初、二、三、癸集,共收录元代诗人近3000家,诗作约25000首,是元代诗歌史上的第一部大型诗歌总集。《元诗选》的文献学价值是多方面的。现从《元诗选》的《凡例》、元诗文献搜集、诗人小传等为切入点,对《元诗选》的文献学价值进行论析。《元诗选》为保存与整理有元一代诗歌文献作出了巨大贡献,应载入中华文化之史册。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总目》元人诗文别集提要是一部既丰富又珍贵的元诗批评文献,不仅代表了清代四库馆臣相当客观的元诗批评观点,更展示了他们很高的元诗批评眼光。他们对元代诗文特点的认识,对元代诗文价值的评判,对元代诗文风气发展演进的认识和描述,都有很高价值,值得今天的研究者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元杂剧的题材来源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元杂剧作为独具特色的戏曲艺术,其题材来源极为复杂。从目前存在完整的剧目中可知,它的取材有着明显的倾向性,这与元代的社会、时代、文化及文人的心态密切相关。元杂剧本事来源于各个朝代,其数量和题材类型也有其特点,究其原因正是元代的某一特征与历史上某朝恰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