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教学相长"思想是我国教育史上流传下来的宝贵遗产之一,陶行知先生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对其内涵进行了拓展和创新: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教学做合一;教师要"为教而学","以教人者教己";学生要学会学习,"自得自动";师生要相互尊重,"相学相师"。陶行知的教学相长思想为我们正确处理新时代的师生关系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发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名著《论语》,其本义是指教师自身"教"和"学"相互作用,促进自身发展。历史传承了对"教学相长"教育理念的主流阐释,而当代学界对"教学相长"教育思想的解读却存在分歧。对"教学相长"认知的归真有助于我们把握"教学相长"对教师专业发展所具有的"乐学"、"善教"、"相长"的理论价值,并提出"学""思"互补、"教""省"并重、"思""行"合一的践行要略。  相似文献   

3.
"教学相长"思想载于《礼记·学记》中,作为教师个体自我发展的规律而提出"。教学相长"本义并非指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相互砥砺,而是指单一主体"学"与"教"两种行为的交互作用,借以促进其自身发展。"教学相长"依然活跃在当今教育学话语体系中,但其语义所指业已发生部分移位。复归并重申其本义,不仅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亦可为教师专业发展行动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教学相长,其原义指一种单主体的活动,而引申义指双主体的活动。在当今的时代条件下,特别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相长也是双主体的活动,但主体的参与更加灵活,活动方式也有更大的差异。教学相长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即为达成角色实现的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以合作学习为主的生生之间的教学相长,以及终身学习语境下的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5.
适应课改形势 改进思想品德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思想品德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改进。 1.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现代教学理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师生之间的积极交流,才能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教学相长的目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成功交流,就必须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6.
《诗经》中“”字概括起来有五个义项,即(1)谷类的总称,(二)养、养育,(三)生,活着,(四)善,良好,(五)禄其中“谷类的总称”是其本义,其它四个义项是其引申义。我们只要掌握其本义、引申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便可理解它在《诗经》中的真正意义;同时也能更好地体味诗歌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从教学相长到教学研三位一体--论教师职后的自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对于教师的意义——教学相长的原义通过学习和教学这两条途径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肇始于教师职业产生的初期,教师“以教为学,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最早见于《商书》《,商书·兑命》曰“:学半”。之后《学记》对这种思想做了进一步阐发《,学记》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虽然我们现在有不少人认为,教学相长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相互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其实这是一种误读“,…  相似文献   

8.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般表现为教和学的关系。师与生,教与学,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同时也要学,包括向学生学习。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同时也可以教,包括教育教师。所谓教学相长,正反映了师生间这种教学关系的客观辩证法.教学相长,在旧的教育制度下,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并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例如在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阶层中,就有一种耻于“相师”、耻于“下问”的风气;要师生间能够互教互学,教学相长,自然就困难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知识是商品,师生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知识与金钱的买卖关系;谁有知识,总不肯轻易教人;教学相长,当然也就困难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情况就根本不同了。这里的师生关系,是以民主、平等为基础的同志般的互助合作关系。教师对学生,不能依靠封建式的统治来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要靠自己的“又红又专”在学生中树  相似文献   

9.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般表现为教和学的关系。师与生,教与学,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同时也要学,包括向学生学习。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同时也可以教,包括教育教师。所谓教学相长,正反映了师生间这种教学关系的客观辩证法。教学相长,在旧的教育制度下,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并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例如在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阶层中,就有一种恥于“相师”,恥于“下问”的风气;要师生间能够互教互学,教学相长,自然就困难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知识是商品,师生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知识与金钱的买卖关系;谁有知识,总不肯轻易教人;放学相长,当然也就困难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情况就根本不同了。这里的师生关系,是以民主、平等为基础的同志般的互  相似文献   

10.
在反义词聚中,对立双方是一个词的一个义项同另一个词的一个义项之间的对立.这两个义项相对于他们各自的词来说,有的是本义,有的是引申义.因此,在反义词聚中就形成了本义与本义相对、本义与引申义相对、引申义与引申义相对等不同的形式.通过探讨反义词中词的义项是本义还是引申义,以及引申义在词的引申义列中的位置,我们可以从历时性的角度深刻体察构成反义词聚的词的意义流变,从而更加深刻地剖析反义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儿童作为研究者”是一种以研究的名义为人类打开自由和解放大门的行动路径.儿童研究权利的突显、儿童研究能力与参与水平的确认酝酿出了“儿童作为研究者”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其发展围绕儿童研究主体地位的确立、研究内容的拓展、研究方法与模式的创新充分展开,但也存在着社会主体与童年主体的分裂、儿童研究能力与技术的缺乏、实践操作和评价的困境以及外部条件与社会支持不足等有待继续探讨和澄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发展与其高等教育的发展威正相关性,区域性大学应尽可能地在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地处四川、云南、贵州交界处的宜宾学院,应把服务宜宾及相关地区作为自己的一条重要的办学理念,从而形成宜宾学院"一二三四"服务地方体系:"一"指"一个目标",即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指"两个需要".即宜宾学院发展需要宜宾市,宜宾市需要宜宾学院发展;"三"指"三个层次",即给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给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给个人提高再学习创造机会;"四"指"四大支撑",即人才支撑、技术支撑、文化支撑和思想支撑.  相似文献   

13.
皮亚杰的“领域普遍”发展观尽管有其合理因素,但它那过于普遍化的阶段和结构概念需要进行新的调整;而以模块论为代表的“领域特殊”观则因过于极端而成为一种狭隘的领域特殊观。研究表明,对于认知发展研究来说,一个关键的方法学问题就是要找到一条既能优化皮亚杰普遍发展观又能克服极端领域特殊观的有效途径,从而在儿童发展观上的领域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4.
“和平发展”外交战略提出后,学术界就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存在着把“和平发展”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当中的“发展”混为一谈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就这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期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朱奕冰 《天中学刊》2005,20(3):9-11
"和平发展"外交战略提出后,学术界就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者把"和平发展"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当中的"发展"混为一谈。探讨这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它对加快发展的本质要求进行了新的揭示,即要进一步深化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自觉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以新的理念指导新的发展,以新的思维谋求新的发展,以新的举措促进新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新运用。践行科学发展观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关系。  相似文献   

17.
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将文明的内涵从社会领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拓展到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上来。“四个文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也在本质上为“四个文明”协调发展找到了最佳契合点。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四个文明”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发展的人本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现认为,人是历史的前提和基础、人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是历史的目的。科学弋展观“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正是建立在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9.
微课程不同于以短小视频为核心的在线课程,它是针对幼儿感兴趣的某一话题或某一驱动型问题,师幼共同参与设计与实施,呈现幼儿主动学习轨迹的小型课程。该文以话题"恐龙故事"为学习出发点,继而构建思维导图、厘清活动目标,产生多元化、多选择的活动内容,在过程中,阐述班级微课程的实践与幼儿的学习轨迹。  相似文献   

20.
传统民俗舞蹈"跳花棚"现时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西地区化州县传统民俗舞蹈“跳花棚”是傩舞的一种,同时也是该地区首批被收录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且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具有较高历史研究价值。随着近年该地区人均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民间的艺术鉴赏能力普遍得到发展,这促进“跳花棚”在传承中不断进行创新。文章研究的重点在于比较“跳花棚”现状与传统的表演形态和舞蹈本体形态的异同,“跳花棚”与傩有着渊源,在剖析动作中,总结出“跳花棚”的“稳、沉、蹬、跳”基本动律和基本动作形态。在此进行对该舞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