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规则问答     
四川咸远县国营林场黄仁礼: 我是一个篮球迷,几乎每天都要打球。但在最近我遇到一个问题:甲运球上篮,乙防守甲,在甲投篮时,球没有碰到篮板和篮圈且没有接触乙,但甲继续抢球投篮。  相似文献   

2.
方言信箱     
宫毅凌 fuwahuanhuangyl@163.com:1.请讲一下抛投和跑投的动作要领。2.人们常说的蒂姆·哈达威、便士哈达威,以及安芬尼·哈达威是不是同一个人?答:1.跑投顾名思义就是跑动中投篮;抛投也是跑投的一种,动作要领是高手抛出比较高的弧度,以期越过防守者使球中篮。其实抛投技术较多用在上篮时,一般上篮有低手上篮,高手上篮和扣篮等,而抛投是有别于这三种上篮方式的。CBA 中比较喜欢用抛投技术的如刘炜、杨鸣等,NBA 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抛投  相似文献   

3.
篮球运动不允许持球队员移动轴心脚,否则被吹走步违例,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三步上篮”。他是要求球员持球时分别迈开2步,在第3步起跳的同时出手上篮或者投篮。“三步上篮”一般被称为“上篮”,是一项基本的投篮技术,它的最后出手可以是高手上篮,甚至是扣篮,一般弹跳力好的球员或大个子球员喜欢用;而小个子球员或者是在对方身材较自己高一截的防守下,多用低手上篮增加隐蔽性。  相似文献   

4.
第五节运球中的一对一练习 一、运球过人练习 一个防守队员站在罚球线处,一个进攻队员从中线开始逐渐加速运球,当接近防守者时,变速、变向、过人上篮。 这个练习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进攻者要正对着防守人运球进行攻击,不要向防守人侧面运球,因为那样防守人可从容滑步保持防守位置;第二,当运球者接近防守人做过人动作时,一定要切得“薄”,侧肩,与防守人身体对身体,擦肩而过。 在运球过人后起步上篮时,一定不要向外跨步,因那样会给防守者留出角度和距离,易被封盖。正确的方法是尽量向内压防守人,不要怕身体接触,你越靠内,…  相似文献   

5.
规则问答     
《篮球》1998,(8)
山东海塔山中学初三(5)班张兴:我第一次投篮,球“三不沾”。在球落地前,我再次抢到球,然后继续运球、投篮。是否可以?答:只要裁判员确认你是在做投篮动作,那么你就可以再接角球,接到球后你可以继续传、运、投。廊坊陆军导弹学院侯会泽:A1运球低手上篮,在球尚未离手但已触及篮圈的时候,B1跳起将球打掉。请问是判“干扰球”,还是判“盖帽”?答:这不是干扰。干扰球的概念是,在投篮的时候,当球在飞行中下或防守队员不可以角球。“盖帽”是一种高级的防守动作,不需要做宣判。北京实验中学邢成:A1在本队后场抢到篮板球,由…  相似文献   

6.
盖帽可分为盖投篮和盖上篮两种。盖投篮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对手的投篮时机不是很好判断的,这需要我们有敏锐的洞察力,看透对手的每个动作。这对大多数人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加上对手可能用后仰来躲避盖帽,貌似很难盖的样子。其实只要仔细注意一下,就可以发现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习惯动作,比如何时换手运球,何时停球等等(需要你仔细的观察),而且一般每个动作都有一定的连贯性,比如投篮之前要有个准备动作,每个人的特点不一样的。我们可以抓住时机,判  相似文献   

7.
<正>篮球是全国各省体育特招和高水平考试的一个专业。各省的考试内容大同小异,一般选择运球、上篮、投篮、摸高、实战等几个方向作为考查的主要内容。在考试中,实战部分得满分比较容易,摸高属于绝对素质,因此,要想通过考试标准(40分满分,37分达标),运球和投篮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带训经验,重点谈谈运球和投篮的不足与训练策略。一、运球上篮的问题、实效分析与训练策略(一)运球1.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
规则问答     
河南郑州粮食学院工商管理系98(1)班常聚锋:①A3接同伴传球末拿稳,球从手中脱落后,在其他队员触球前,A3再次拿起球并运球上篮。是否要判A3两次运球违例?②A2双手持球,B3上前将球从A2手中打落在地,球落地后又被A2捡起并运球。A2两次运球违例了吗?③A1跳起投篮时,被对方严密封堵,A1急中生智将球扔到地上。A1能否再拿球、运球或投篮?  相似文献   

9.
守篮:这是最重要的守则。如果遇到防守带球的人,防守不带球的人和防守篮的情况时,防守者必须保护篮不让对方上篮。例如防守快攻时,防守者应撤回到篮下。那就要放弃防守跳投。 防带球者:一旦保护了篮就必须防守球。防守者总是位于带球者与篮之间。 始终紧逼带球者:好的防守队员应能控制住自己所防守的进攻队员。要迫使进攻者投篮、传错  相似文献   

10.
规则问答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一位没有署名的忠实球迷:①当进攻队员做完两步急停后,在举球准备投篮的同时(球举至脸部与胸部之间),防守队员将球从进攻队员手中拍掉(没有打到手),请问这算不算犯规?还有,一进攻队员在三步上篮时,防守者将球从进攻队员怀中拍掉,这是否算犯规?②我在观看NBA比赛中,看到欧拉朱旺的“后撤步投篮”动作非常巧妙,能在帕特里克·尤因面前频频得分,我特别羡慕,能否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1.
SF的技能选择玩过SF的朋友都应该知道,SF的精髓就在于两点: 1.反跑2.2分球的命中及得分手段的多样在此,强烈建议各位在游戏打折阶段花上4800点买上一个技能槽,这样会为你的胜利无形之中增加上许多砝码!下面先介绍下我的SF在双槽及10格之下选择的技能:技术:1.FACE UP 2.补篮3.SS 4.后撤步5.虚实转身6.后仰中投7.假动作8.补扣9.快速补防10.詹姆斯后撤运球FREE:1.完美中投2.弹跳3.死守4.变线突破5.上篮2 6.背后运球7.定点投篮8.膝盖弹射9.滑行上篮10.推进投篮下面说下为什么选择这些技能:  相似文献   

12.
明星一招     
左切转身后仰投篮进攻区域:罚球线附近①左手运球向篮下切入,基本上已经突破了第一道防线,但此时遇到防守方的协防。②切入受阻,右脚急停,左手做后转身运球状,同时左脚后伸卡位。  相似文献   

13.
后仰投篮     
何谓后仰投篮?即在跳起单手肩上投篮的基础上,将上身稍往后仰,持球手相应后移,使球远离防守者。在篮球比赛中,后仰投篮是小个队员对付高大对手封盖的一种有效的投篮方式。 我国篮坛名将郭永林常常运用后仰投篮技术,在国际比赛中的高大对手面前频频得分,屡建功勋。  相似文献   

14.
球论     
《篮球》2004,(4)
谁看那倒霉的破比赛,一帮人在上面胡打,只有进攻没有防守。你们能容忍一个大胖子运球从这边底线跑到那边底线扣篮吗?我真是看够了! 范甘迪调侃全明星赛  相似文献   

15.
一次运球跳投 在罚球线范围内经常使用的投篮技术。在防守队员体侧运球一次,防守队员后退或降低姿势时突破跳起投篮,在比赛中经常使用。  相似文献   

16.
葵花宝典     
突破上篮NO.1勒布朗·詹姆斯在篮球技术中,上篮其实是比较讲究小巧的,但这招一经詹姆斯使出,便完全变了一个味道。他的上篮,一般都是由扣篮衍生过来的,因为对于小皇帝来说,生猛霸道的扣篮才是王道,但有时候因为他在突破过程中使出了全力,到了要扣篮的时候才发现后力不继,怎么办?这  相似文献   

17.
金币教室     
进攻区域:禁区右边距篮3-4米处。①②持球左顾右盼,使对手不知道自己的用意。以左脚为轴,右脚前转180度面对防守者,持球准备右切底线。③右手运球,左手护球,向右侧重重拍球,似乎要从左侧上篮,吸引防守者堵底线。④以左脚为轴,右脚突然向左前侧跨步持球而去,如弓箭离弦摆脱防守。⑤右脚落地,左脚接着跟上成面向篮的姿势,把防守者丢在了底线的一侧。⑥接着起跳高手投篮,即使防守者拼命封盖,不是封不住高度,就是封不住角度。此招令人防不胜防。  相似文献   

18.
浅谈篮球防守中假动作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提篮球运动的假动作,人们总习惯地将它作为进攻的特有技术.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约翰逊,神出鬼没的传球使对手防不胜防.大家送他“魔术师“的美称.“飞人“乔丹在众多高手的严密防守下,能连续做出加速--减速--再加速,左晃右突变背后运球突破运球上篮扣篮成功的巧妙动作,不但取得了进攻上的成功,而且由于动作变化莫测,潇洒自如,给观众一种艺术上的享受.这都是假动作在进攻上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认为篮球比赛高个队员在篮下的扣篮是最有气势最激动人心的了。同时是最能体现一个球员攻击力的动作。 我认为扣篮与其他进球方法不能等同。虽然都是进球,但扣篮进球比其他方式(蹭篮板、空投)要有如下好处:一、扣篮有如泰山压顶之势,给同伴带来信心,给对方心理是一种震撼。二、扣篮是从上往下压,特别是单手扣篮,如再借助助跑上篮这个点基本上就是最高摸高点了,可以防盖帽。三、单手扣篮,可以充分利用身体作掩护,进球成功率高。四、单手扣篮可以在身体被防住时,强行起动、后起跳,冲破防守的封盖扣球进篮。但单手扣篮有一个单手拿球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强攻投篮 不转身单脚向内侧大跨一步,低运球一次后的投篮。在篮下接球的瞬间确认端线侧有防守队员的同时进行的动作。需要瞬间的判断和行动,适于高水平的球员。①右侧篮下边接球边确认端线侧的防守。②面向外侧,直接用右脚向内侧方向迈一大步,快速拍球一次。③以迈入的右脚起跳。④做单手跳投、勾手投篮、低手投篮等任何投篮。勾手投篮 前转身的非中枢脚直接踏跳进行投篮的技术,和防守者几乎全接触状态下的投篮,有时也是引诱防守犯规的技术动作。适合于步法好、投篮技术熟练的高水平的球员①右侧篮下,左脚为中枢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