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0后群体已经渐入“而立”之年并开始融入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成熟,意识形态也逐渐趋于稳定。随着80后的群体意识逐步与主流意识形态发生交融,80后正在迎来他们从叛逆者到社会主流的角色转变的重要时期。然而,80后文学目前仍被定义在“亚文化”和“边缘文学”的阶段,其作品还存在着缺乏深度、自我重复等诸多创作软肋。然而无论80后文学的现状如何,随着80后群体的不断成长,80后文学由于缺乏社会历练而造成的种种缺陷和不足,也终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积淀而被逐渐弥补和改善,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价值观的角度去分析,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否定自我意志,扼杀自我创造的因素, 并对这种“自我”缺失的现象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被规训的代际书写,“80后”写作的被命名、被形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这也使得更多的研究者倾向于把“80后”及“80后”写作看成一个文化符号。在去崇高的后革命氛围中,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的青春写作,“80后”写作事实上充满着矛盾与悖论。  相似文献   

4.
网络亚文化是网络主流文化下的必然产物,具有特殊的文化吸引力。但网络亚文化与主流文化有着明确的“价值区别”,且大多内容只具有娱乐放松作用。然则,当代“0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将网络亚文化视作主流文化的错误认知,从而导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呈现出两极化、价值观错位、情绪把控力差等消极问题。对此,应当从宏观环境、中观教育、微观示范这三个层面入手,先优化文化环境和文化服务产出,满足大学生文化需要;再专注解决大学生思想方面的现实问题,引导大学生回归现实;做好言传身教工作,示范好正确的网络亚文化应用策略,为学生做好典范;也要结合网络和实际,让学生养成在现实中实现自我的习惯,从而帮助大学生回归现实,正确看待自我,积极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5.
在青年亚文化的生成过程中,隔离机制提供了独特的精神环境场域,它通过宣示亚文化对主导文化的疏离及区隔的立场而获得一种自我确证和相对独立性,但同时也引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堵点与难点。跨越二者之间的文化沟壑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任务。要推动青年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从“隔离”到“对话”的转化,通过勇于“破壁”、主动“入圈”、积极“出圈”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年亚文化的高质量精神引领力。  相似文献   

6.
“内卷”、“佛系”、“躺平”等语词变迁表征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呈现样态和心路历程。文本通过文化哲学、文化社会学和文化心理学视角论析近年来青年亚文化概念的流变、内质嬗变及边界变迁,由此可知,亚文化游弋与社会心理结构审视中文化哲学、文化社会学构境和新媒介技术赋能的“游牧特质”。新媒介形塑力和传播导向改变了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链接和话语叙事方式。在新媒介技术赋权、赋能背景下,实体“内卷”行为塑造中平台资本的现实逻辑蕴含精准的数字“脚印”,在数字化“凝视”中拥有大数据算法的“上帝视角”,使“内卷”无所遁形。“佛系主义”、“躺平主义”诠释的网络青年亚文化泛娱乐化、语言非合作运动、虚拟现实等消极因素,给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带来冲击和挑战,元宇宙为现实世界的青年亚文化群体在技术构境和寻求心理安全感上提供一种文化预设或“配置”。“内卷”是动因机制,“佛系”、“躺平”是引发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建网络青年亚文化生态的“绿水青山”及引导当代青年亚文化群体打破文化隔阂、促进跨圈融合或“破圈”,使其向主流文化归拢,需要文化主流意识的深度参与及社会机制正向引领和全面引导。  相似文献   

7.
姚树义 《云南教育》2007,(10X):18-18
评论家习惯说“80后”是缺乏历史感的一代。在描述、分析、梳理“80后”及其思想状态和生活方式的评论里,“叛逆”、“无底线”、“颠覆”是一些不易忽视的关键词语。但是在我看来,用“叛逆”、“无底线”、“颠覆”来规定一代人多少有些知识强权的话语色彩。因为这些命名很难涵盖20世纪80年代人的全部。因为作为一个群体的这一代人内部也有分层。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展现出桑塔格对女主角玛琳娜所处历史的“颠覆”和重构.作者从美国梦的颠覆和小人物的“大历史”两个方面探析小说“颠覆”的主题,从波兰国内、美国社会的抑制力量以及主人公自我的抑制力量来分析“抑制”主题.“颠覆”和“抑制”是新历史主义的两个核心概念,在小说中,新历史主义体现在对边缘人物、对社会各层“小历史”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韩素敏 《文教资料》2011,(18):30-32
“颠覆”和“抑制”是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中的两个相对的关键词。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重新解读乔治·艾略特的长篇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颠覆”本是指对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颠覆.而“抑制”则是对这种颠覆力量的抑制。在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作者通过对麦琪叛逆性格和行为的详尽描写.展现了她对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的宗教、阶级压迫、男权社会等社会问题的一种颠覆力量:同时艾略特过度强调义务、良心、职责。又带来了主人公的自我抑制。“颠覆”与“抑制”两种社会功能相互制约并相互促讲其同引导了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长清 《考试周刊》2012,(51):182-183
在强调文化课学习的主流中学校园文化中,文化课后进生为了获得他者认同和自我认同,往往会形成小群体,并产生一种另类的校园"体育亚文化"。这种校园"体育亚文化"存在诸多问题,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引导,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摆烂文化”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新变种,体现在文化共情的话语风格、价值构境和行为逻辑等方面,同时展露出更为激进的反内卷抗争意义,实现了对以往青年亚文化叙事逻辑和实践导向的突破与转变。“摆烂文化”的主要病症表现为以“无原则质疑”为表征的“妄想症”、以“习得性无助”为表征的“恐惧症”、以“逃避式躺平”为表征的“逃避症”和以“清醒着堕落”为表征的“空心病”,其实质分别是认知层面的怀疑主义、心理层面的悲观主义、行动层面的利己主义以及价值层面的虚无主义。对此,要通过积极引导青年不断提升主体自觉和主流文化认同,助推“摆烂族”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盛行于大学生群体中的“丧文化”,是多种解压文化中表现最为持久的文化形态。从文化类型来看,“丧文化”与“躺平文化”均属大学生亚文化现象。“丧”式亚文化之所以在大学生群体中生成与传播,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表现为社会发展存在的负面问题、商业资本的推波助澜、大学生的外在归因。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在青年大学生中抑“丧”扬“上”,将“上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主阵地、融入课外教育主阵地,并以“上文化”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从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学生以批判的思维正确看待“丧”式亚文化。  相似文献   

13.
所谓“新闻戏仿”,是通过对传统新闻文本的戏谑性摹仿,以批判者的姿态与传统媒体建构的新闻事实保持适当距离,并在对事实的有差异的重复中创造出调侃、嘲讽的效果。新闻戏仿作为戏仿的一个类别,同样是亚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立足于青年亚文化的相关理论,对国内“新闻戏仿”现象的产生、主体、形式和本质进行了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14.
亚文化,尤其是青年亚文化,一直是赫伯迪格和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在迪克·赫伯迪格看来,亚文化是通过风格对主导文化进行挑战从而建立认同的特殊文化形态,其具有抵抗性和风格化的两大特征,而风格则是青年群体为了抵抗而发展出来的具有集合性特征的特殊文化符号,其要通过拼贴、同构、表意实践等三种方式构成。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奇特的教育现象:“80后”教师和“90后”学生,两个极具个性的群体,在21世纪的校园里相遇了。 所谓“80后、”,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群体。有人说,“80后”是畸形一代,他们颠覆传统,没有理想信念,没有道德操守,自私、懒惰;又有人说,“80后”是超前一族,他们有个性,有激情,与时代接轨,敢于突破条框束缚。  相似文献   

16.
当前网络空间中越来越多的青年采用听红歌的方式来抵抗“emo”情绪,并逐渐形成了“emo时听红歌”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研究发现“emo时听红歌”现象呈现出了多平台交叉的传播轨迹、“星星之火”的传播样态和内容情感积极正向的话语表征;“emo时听红歌”现象的本质是当代青年的情绪自我疗愈,是其对红歌情感价值和精神价值的主动找寻,客观上兼具与消极音乐文化对抗的效果;“emo时听红歌”的功能机理主要源于“磁场论”下的行为自洽、情绪调节下的音乐疗愈和情感体验下的精神鼓舞;“emo时听红歌”圈群面临着组织聚合度不足、群体认同感不足和亚文化产出不足的发展困境。面对“emo时听红歌”现象,应当重视当代青年的情绪需求,不断增强青年对红歌的文化自信,推进红歌文化的守正创新,发挥红色主流音乐文化提升新时代青年精气神的重要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恶搞文化”现象看娱乐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搞文化”这种网络次文化在给人们带来娱乐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今天人类共同承认的文化,对青少年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和冲击。当“恶搞”由通俗一步步变为庸俗、低俗后。社会将形成是非混淆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审视“恶搞文化”的出现。需要我们持守娱乐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在“80后”的众多写手中影响最大、明星效应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位写手,韩寒成功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商业和文化层面的原因。文化工业通过对韩寒的“叛逆”文化符号的打造,在受众心目中造成韩寒反叛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印象。实际上,韩寒“叛逆”符号的能指后面的所指意义是空洞的。而受众之所以会追捧这种空洞的“叛逆”一方面导缘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反叛思潮,另一方面与这个消费至上、娱乐至死的时代有关。  相似文献   

19.
周晓燕 《教育学报》2006,2(2):60-64
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现象在我们国家初显端倪,并具有相异于西方国家的问题表征以及形成机制。作为一种学生亚文化,“反学校文化”既有其消极影响,同时也是一种潜在的改进力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反思性的文化建构以及良好的文化判断力,既是引导学生文化合理建构的重要策略,也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0.
西方自步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伴随着科学革命和科技理性的高扬,科技教育渐成大学教育的主体,并呈现出与人文教育对立之势。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重“物质”、轻“文质”的教育发展趋向,使得中国的传统教育丧失了独有的“自性”,面临着空前的困顿和迷失。 一、自性教育的核心内涵 所谓自性,即指自我、自身、自己的本质属性或特性,自性教育则是指具有自我特性或特点的教育。尽管人类文化具有许多共性,但不同国家、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还是积淀起了各自迥异的文化传统和风格,这种积淀于传统的自性表现在教育上,即是人们所说的“自性教育”。中国传统“自性教育”的核心主要指“成人教育”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