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张志杰 《考试周刊》2014,(65):137-137
<正>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二是"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物理走向社会"侧重于应用和实践。我们在这里重点阐述的是:课堂教学中怎样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所谓"从生活走向物理"是要求物理教学建立在学生熟知的生活实践基础上,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理解物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联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物理与生活联系紧密,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而物理又时时联系着生活,同时从物理走向社会,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虞剑 《成才之路》2011,(36):93-I0018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即物理要贴近生活,善于留心生活中的现象,然后经过观察思考,发现其中的物理规律,对生活的感知由表象而转为内在。“从物理走向社会”即物理要联系实际,将物理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在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帮你更好地理解物理,让你从书本中解放出来,彻底进入到真正的物理世界——社会。那么初中物理课堂要怎样来体现这个理念呢?  相似文献   

4.
本节围绕物理知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思路,《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课程的设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让物理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体会物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新高考也着力体现这一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生活.试卷中有很多与生活相关的试题,有的关注生活现象,有的关注生活用品(具),有的关注学生的娱乐活动,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下面是笔者对近三年高考中与生活相关的试题的分类解析.  相似文献   

6.
杨杰 《物理教学探讨》2007,25(21):46-47
物理课程应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课程应使学生体验物理与生活、物理与自然、物理与技术、物理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这是新课标下物理教学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7.
《今日中学生》2008,(4):20-24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学习物理就得关心社会生活。因此近年来,各地物理中考试题更多地考查了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8.
其实许多初中科学知识都可以和生活联系起来,物理也是从生活中延伸出来的一门学科。在新课程的要求下,物理实验教学要求做到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9.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新高考也着力体现这一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生活。试卷中有很多与生活相关的试题,有的关注生活现象,有的关注生活用品(具),有的关注学生的娱乐活动,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下面是笔者对近三年高考中与生活相关的试题的分类解析。  相似文献   

10.
"STS"类试题广泛涉及社会的热点或者与科学、技术、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典型实例、普遍现象有关,充分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物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新课程教学要求我们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生活与社会,联系生活进行物理教学,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阐释生活中有关的功率问题及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也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容之一。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物理教学要让学生学习有成就感,就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相似文献   

13.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标的理念。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消费,要消费总有成本核算的问题。2005年中考物理围绕生活中成本核算的命题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4.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学习物理就得关心社会生活。因此近年来,各地物理中考试题更多地考查了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这方面的试题层出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同时,新课标指出物理教学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物理,就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物理与生活联系紧密,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真正实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目的。实践证明,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确是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学中越来越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物理教学作为一门实践型学科,更是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其实践潜能。《物理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也就强调,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将生活、物理、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为此,笔者从自己的实际工作出发,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践行"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标的理念.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消费,要消费总有成本核算的问题.近两年中考物理考察了许多围绕生活中成本核算的命题,这类试题应如何解?……  相似文献   

18.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物理新课程的理念之一。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很多物理知识源自于对生活实践的观察、分析、探究。我们的物理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中去发现、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又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科学研究方法、社会实践及应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正>初中物理新课标明确指出,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物理教学中坚持生活化策略,结合学生生活引入物理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探究物理问题,引导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改中也明确的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