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正> 近期由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2003年度课题项目“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进行了可行性论证。专家对该课题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课题目标明确,课题内容设置合理,课题技术先进。“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包括“中文新闻标识语言标准”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两个分标准。而“中文新闻标识语言标准”采用了灵活的、可扩展的、独立于媒体的XML技术,基于该技术的“中文新闻标识语言标准”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在课题组成员的通力协作下,已编制完成,进入定稿验收、交付送审阶段。作为课题组成员,本文就《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以下简称《标准》)中“文化、娱乐休闲”、“文学、艺术”和“传媒业”三类的类目设置及其思路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3.
厚达500多页,前后修改二十多次的“中文新闻标识语言标准”草案以及共有24个大类,280多个二级类目,经过十几次修改的“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草案终于在60多位领导、专家以及研究人员的共同辛勤努力下相继问世。这标志着按照华语新闻需求建立的一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推出在即。  相似文献   

4.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经过历时一年8个月的研制及反复检测论证,在2005年9月2日专家评审会上,标准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对《中文新闻信息分类》国家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建议标准起草组尽快形成报批稿,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实施。作为我国第一部即将上报的新闻信息分类标准,《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的研制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能否在业界真正实现应用,达到整合全球中文新闻信息的目的,最为关键的是下一步技术支撑的构建。因此,只有建立自动标引系统,实现自动分类,《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的现实价值才能真正体现。本文提出了实现自动标引的整体构想,希望为《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下一步的研究与实际应用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5.
2004年9月中旬,中国新闻技联新闻资料专业委员会在南昌召开了年会暨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化研讨会。会上我们广泛收集了代表们对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课题的意见及各单位现行的分类表。我们在会前印发了“新闻信息分类调查表”,提出了三个问题请大家发表意见。这三个问题分别是:“本单位使用的是什么分类法,是依据什么标准建立的”、“本单位对于分类标准化有什么要求或想法”、“本人对研制国家新闻资料分类标准化有什么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文新闻信息置标语言标准(CNML)”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标准”两项国家标准颁布至今已3年。期间,在各参与媒体及相关单位的团结协作下,标准贯彻实施,并为加快新闻行业标准化,推动新闻行业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科技部批准的“十五”期间周家重大科技专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类课题,它由两个分课题即“中文新闻标识语言标准”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组成,主要研究用于新闻信息组织、管理、存储和发布使用的、与国际接轨又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信息标识语言标准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信息分类法。该课题是由新华社牵头,  相似文献   

8.
在课题组成员的齐心努力下,《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研制工作即将进入定稿验收、交付送审阶段。从2004年10月中下旬开始进行课题项目的研制,到目前《标准》草案已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分类体系,这是经过了反复征求意见、推敲论证、测试比较、补充修改的结果。在《标准》具体编制工作中,课题组形成了独有的研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 12月3日下午,中国标准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房庆和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负责数据库工作的专家在新华社交流考察“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及自动化标引基础研究”项目的准备情况,新华社副社长何东君会见了房总工程师等,并向他们简要介绍了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科技》2010,(6):14-15
为了进一步增强媒体的标准化意识,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标准化专业水平,促进标准在媒体行业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并为在行业内开展对软件开发和资料数字化有关标准的评估和资质评审打下基础,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和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春季培训,于2010年5月26日至28日在湖南长沙举行,此次培训由媒体信息资料专业委员会配合举办,青苹果数据中心协办,分为"CNML培训班"和"分类标准培训班"两个班。培训由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参与标准制订和管理的专家武国卫、刁毅刚,清华大学老师张鹏,研究分类标准的专家郭国荣、林红以及首家应用新闻分类标准并获得"王选奖"的青苹果数据中心的罗为老师讲课。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完成“中文新闻标识语言标准制定”项目,中文新闻标识语言课题组在对北京的主要媒体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于今年9月12日至19日,又兵分两路,分别赴上海、广州、济南、青岛等地进行考察调研。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媒科技》2005,(9):49-49
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实施的《中文新闻信息分类》国家标准(送审稿)审查会,于2005年9月2日上午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宣部出版局、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新华通讯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制日报社、国家图书信、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等单位的15位专家组成了标准审查委员会,负责对“中文新闻信息分类”国家标准(送审稿)进行讨论与审定。  相似文献   

13.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自2004年10月正式开始制订以来.历经初稿编制、征求意见、分类测试等阶段.经过反复论证修改,数易其稿,基本上形成了一部较为完善的分类体系及代码。作为我国第一部新闻信息分类标准,《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虽然没有前车可鉴,也不能套用图书分类法的既成理论.但在具体编制过程中.遵照科学胜,实用性等原则,本课题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科技部2003年11月确定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包括“中文新闻信息置标语言”(简称CNML)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两个标准,旨在建立一套既与国际接轨、又具中文特色、全国统一的、甚至是整个华语地区统一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以便能够有效组织、管理、存储和发布海量多媒体新闻信息,实现中文新闻信息在华语媒体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交流和共享。“标准”研制项目由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指导,由新华通讯社牵头,联合报业、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等新闻行业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新闻信息资料呈现急剧膨胀的态势。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使信息出现网络化、海量化、多元化、迅捷化的新特点,导致新闻信息资料的交流和共享日益迫切。面对海量增长的新闻信息,大家普遍感到查找有用的新闻信息资料越来越困难,迫切要求改变目前国内中文新闻资料分类标准不统一的状况,尽早制定全国统一的新闻资料分类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新闻信息的自动标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媒科技》2006,(5):18-19
“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新闻发布会于5月25日在北京举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李长江局长,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刘平均,新华通讯社社长田聪明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从发布会获悉:我国新闻界首次研制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已于2006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推荐实施。  相似文献   

17.
2006年5月《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颁布实施,这是对新闻信息的主题、体裁、地区、人物等内容特征的标识的规范,也是检索新闻信启、的工具。迫于工作需要,广西日报首家在新闻信息数据库和历年广西日报电子版中全面应用了该标准,由于没有经验可借鉴,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这里主要谈谈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继《中国评论通讯社》率先采用“中文新闻信启、置标语言”之后,《广西日报集团》又成为第一家采用“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的新闻媒体,从而揭开了我国新闻界推广应用中文新闻信息技术国家标准的序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今天,传媒技术正在向“传媒网络化、信息多媒体化、传输移动化、服务个性化、出版多样化、管理智能化、安防综合化与技术标准化”推进,由此带来更多的新闻信息以多媒体形式出现。在这种态势下,我国新闻界启动了《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的项目的研制。  相似文献   

20.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课题领导小组,向前来参加首次“标准”培训班的全国各新闻单位的同行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