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调到新单位工作不久我便发现,除了两校的管理各有千秋之外,学生、家长之间存在的差异更大。我教的是小班,家长们比较有钱,他们对子女都寄予了重望。但钱越多的家庭,教育的问题有时往往更严重。家长们更多的是想依赖于学校和教师,并以此来转移自己对子女成才的迫切心理。法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手中。”高尔基也说过:“爱孩子是连母鸡也会的事,但教育孩子则是一门艺术。”这两位伟人分别道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艺术性。不久前,我召开了一次班级家长会,会前通过家访调查了解,总结出我班学生的五种家庭环境和背景。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最初也是最长的场所是家庭。每个人的意志品质、个性性格、礼仪道德、人生理想、求知兴趣等等,都是在家庭熏陶与启迪的基础上逐步培养的。而家庭教育方式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福禄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深刻地说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理念:学校不是教育的独行客在学校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听到这样的对话:"老师,我的孩子全靠你们了。"是家长的信任还是家长面对教育的尴尬和沮丧?难道仅用老师的双手就能托起孩子的明天?这到底是教育的荣幸还是教育的悲哀?德国有位哲人这样说:"国家的明天与其说掌握在当权者手中,还不如说掌握在家长的手中。"学校的教育不应是教育的独行者。我  相似文献   

4.
桌上放着一封家长的来信。她患颈椎病,有时须住院治疗,但仍然坚持不懈地训练自己重度智力落后的女儿,卓有成效。现在,孩子已经上了培智小学,成绩较好。信中有这样的话: “我最近连续回复全国各地的来信,主要是问我怎样教育女儿的。我与他们联系了,也见到过一位家长和她的孩子。我给她讲了许多关于怎样教育训练孩子的事,但好像她不需要这些,恨不得让我说出一个马上见效的方法来。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我从事弱智儿童早期教育训练工作已经有十多年了,有时也收到类似的信,都想讨教一种独特的方法,像“灵丹妙药”,一用,孩子就正常了。有的家长还说:“我的孩子已经比同龄的孩子慢了,请你给我一种特殊的方法,让我用来教他,好使他迎头赶上同龄的小伙伴。”家长们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不大可能。因为:  相似文献   

5.
我想没有人会反对这句话:不论做什么事,有目标才能有动力。但家长们会说:“我天天跟孩子说必须出人头地!我的目标意识够强的了。”而老师们则会说:“我连期末考多少分数都给规定出来了,这目标还不明确吗?我的目标意识可谓强矣!”如此目标教育,在我看来是有问题的。这里讲的目标是家长和教师强加于孩子的“期望”,而不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向往”。家长“望子成龙”的目标往往失之太远,而教师布置的考分指标又失之太近,孩子恰恰缺乏中期目标。家长设置的目标多数是一种“身份期待”(让孩子做“人上人”),孩子社会经验少,对此不会有多大兴趣;教…  相似文献   

6.
当今父母们,都为培养自己的子女费尽心血,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首先自己要做一名称职家长。去年3月18日是我孩子的生日,那天早上孩子说:“妈妈,今天是我生日,我休息一天行吗?”我说:“不行。你托儿所回来后,妈妈给你买生日蛋糕和你喜欢吃的东西过生日。”“妈妈说话算数?”“算数。”孩子高兴地上托儿所去了可是我由于工作忙,下班六点多才想起答应孩子的事,这时,附近几家商店已关门。我又累又饿,想回家算了,以后再补。但这次不算数,下次还能让孩子相信你?次数多了,孩子也会学着不算数的。不行,一定要买到。于是我又转上另一条街……。当我回家时天已全黑了,儿子提了一包他称心如意的东西,高兴地说:“妈妈真好,说  相似文献   

7.
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可有些家长为培养孩子倾注了全部心血,孩子的表现却仍然平平。是孩子笨还是家长做得不够?我说都不是。凡事皆有个度,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结果却走向过度教育这个极端。过度教育,指对孩子的管理、干预、限制、约束过多,或对孩子要求过高,让孩子接受不适合他们心理、生理发展水平的教育。这一般有两种情况。在溺爱型的家庭中,家长在生活上过分疼爱孩子,在教育上要求孩子按家长的意志去做,很少照顾孩子的自身特点。孩子娇生惯养,倔强、任性、依赖性强,在家像条“龙”,在外像条“虫”。在专制型家庭中,家长教育孩子主动认真,但不懂教育方法,对孩子过分严厉,过分干涉。孩子在家长面前缩手缩脚或言行不一,像条“虫”,在外  相似文献   

8.
教育文摘     
孩子只有一个童年在一个有关教育的座谈会上,一些父母在谈论“儿童权利”这一问题时心情十分复杂:从理性上讲,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各种权利完全是正确的,但又担心一旦把权利还给了孩子,子女不再接受自己的教育怎么办,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家长们的忧心不无道理,这倒不是他们对自己的子女缺乏信心,而完全是因为他们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仔细想想也不难发现,许多家长在谈论上述担忧时,其实也就找到了自己与孩子沟通的理由和办法。正像许多父  相似文献   

9.
常听一些家长抱怨 :为子女付出了这么多 ,可子女还不能理解。现在 ,一对夫妇也就一个孩子 ,谁又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但要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首先应该具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不要强行“牵着子女的鼻子”走 ,而要把“拐棍”交给子女 ,让其自己走 ,父母则在一边进行助推 ,这样的速度也许要慢些 ,但每走出一步 ,孩子都能体味到一份收获的喜悦。多鼓励,少批评。咱们中国人爱说这样一句话“人有脸 ,树有皮” ,说的是人都有自尊心 ,其实 ,孩子也和大人一样 ,他们也有自己的人格、自己的自尊。再则 ,在孩子的心中 ,父母是强大的 ,是能够给他们力…  相似文献   

10.
怎样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许久以来一直是家长和教育专家们关注的一个话题。当一些有识之士纷纷指责家长们忙着为孩子“充电”加重孩子负担,强烈呼吁还孩子自由的时候,笔者却注意到报上这样一条消息:2002年暑假,哈尔滨市流行易子教育,即和朋友“换”孩子,让孩子换一个环境,接受另一种教育,改掉在自己家里改不掉的坏毛病。这让我立刻想到了鲁迅说过的“易子而食”那句话,笔者非但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倒是对此做法有了几点疑问:首先,从孩子一方看,一般而言,听话的孩子家长绝不会舍得“易”出去,也没有那个必要,而大…  相似文献   

11.
很多家长感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来越难与家长沟通。上海最新一项调查显示:63%的学生认为,心里话只能和同学说而不能与家长沟通;36.4%的学生最讨厌父母没完没了地唠叨。孩子对同学热情、对家长冷漠,也是今天家长们主要的困惑。有专家指出,家长教育的无力化是“权威失灵”的一种表现。那么,家长权威为什么会“失灵”了呢?碰到这种情况,家长和孩子该怎么做?为此,笔者采访了一些家长、孩子和专家,希望能给广大家长们一些启示。家长:孩子越大越难管“我要走出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这是很多家长和孩子交流时发出的…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把父亲分为“孩子之父”和“人之父”两大类。“孩子之父”是“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好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这种家长,先生斥之为“制造孩子的家伙”,因此称为“孩子之父”。第二类是“人之父”,这种家长“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三字经》里也说过:“养不教父之过。”可见,教育好子女是我们家长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和子女共同成长。在我周围,或在一些公共场合,经常能听到家长们这样的谈论“:你的孩子多好啊,成绩在全校前X名,哪像我的孩子,唉……”这种羡慕和忧虑我一点也不陌生。作为一个学习成绩后进的孩子的母亲,我也曾发出过类似的感慨。但我渐渐有所反省:为什么要拿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呢?为什么要在这一点上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呢?然而,不可否认,现在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评价孩子的主要标准,就是学习成绩。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可以反映出他的学习能力和毅力,将来是否能适应这个学习型的社会。家长们的忧…  相似文献   

14.
现在,不少家长重视了家庭教育。可是,有时也会出现失误。例一:一位家长教育子女时说:“爸爸今年四十多岁了,还有十多年就要退休了。叫我去补文凭没有必要了。我这辈子差不多了,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你还小,要有志气,不能像我这样,不能混……”分析:这位父亲对孩子的要求和他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是矛盾的。他知道“混”是不好的,但又没有勇气来改变自己。他寄希望于孩子,但也不懂得父母本身就应该努力奋斗,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人生,影响子女,带动孩子求上进。  相似文献   

15.
父亲过生日,全家人济济一堂,长幼分成两桌,美酒佳肴很是丰盛。长辈们的一桌已经开宴了,这一桌上其他孩子也已动筷了,只有我的小侄女姗姗端坐着。有人问:“姗姗,怎么不吃呀?”姗姗眨眨眼睛说:“我等姑姑和妈妈呢!”大人们纷纷说:“别等了,你快吃吧!”姗姗说:“不,幼儿园老师说,吃饭的时候要等着和大人一起吃!”我弟媳一听,走过来搡了孩子一把,说:“就是你事儿多!哪来这些毛病!”姗姗委屈得哭了,一边擦眼泪一边说:“老师说,好孩子要懂礼貌……”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我常常听到幼儿园老师诉苦:给小朋友正音,教孩子说普通话,有的家长却说孩子“拿腔做调”,教小朋友  相似文献   

16.
理念:学校不是教育的独行客 在学校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听到这样的对话:"老师,我的孩子全靠你们了."是家长的信任还是家长面对教育的尴尬和沮丧?难道仅用老师的双手就能托起孩子的明天?这到底是教育的荣幸还是教育的悲哀?德国有位哲人这样说:"国家的明天与其说掌握在当权者手中,还不如说掌握在家长的手中."学校的教育不应是教育的独行者.我们尝试改变,力求突破,家访无疑是最直接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决定未来的是孩子,决定孩子的是父母,民族的未来掌握在家长手中。”是的,当一个孩子呱呱落地,家庭便是他人生的起点,是他生命的第一站,而家长也是他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我们的家长又是最最乐于奉献的一个群体,家长给孩子的关心很多很多,而孩子也习惯了心安理得地去接受别人的关爱,很少想过应该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去年十·一放假,我给孩子们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对爸爸妈妈这两位亲人深情地说声:“我爱你!”并且就此写一篇作文。可是,学生们的普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家长教育倡行者郑委在答《家庭》杂志记者问时说过:"如果父母把孩子的教育推给老人,这叫渎职。老人可以帮着养,育的事一定要靠父母自己。"他还说:"中国家长太爱孩子了,但也太不会爱孩子了。会爱才是真正的爱,真爱需要学习……"郑委先生真切地道出了笔者急切想对年轻父母们说的话:"学会真正爱孩子吧"。一、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小时候不管我,现在管我有什么  相似文献   

20.
家长们常对我说,孩子总不学我们大人的好样,老是学坏样! 其实,孩子既模仿大人的坏样,也模仿大人的好样,只不过坏样让人显眼而已。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幼儿用的书常有掉封页、掉内页的现象,上课时由于我忙于授课,当有孩子告诉我说:“我的书破了。”我便不经意地说:“夹进书里去。”让孩子继续看书听课。没想到时间一长,孩子得出了经验:“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