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6年4月18日至5月18日的四平保卫战,是我军与国民党军队在东北战场上的大会战。这次战役该不该打,成为后来史学者争论的焦点。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当时的客观实际来评价,从东北解放战争的全面进程来讨论。  相似文献   

2.
1948年10月15日,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对国民党在东北的军队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口介石却认为.人民解放军在攻打锦州的战斗中伤亡巨大,已无力连续作战.于是在10月18日携杜聿明飞赴沈阳,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东北,中共中央从关内各解放区抽调大批干部和部队进入东北,并成立东北局来加强我党在东北的力量。辽宁地区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我党我军率先进入地区。东北解放战争期间,党在辽宁地区的党建工作经历了错综复杂的艰苦历程,其中,辽宁省委的组建过程及其斗争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回顾并加以总结。一、辽宁省委的组建历程1.辽宁省委的第一次组建。鉴于辽宁对于党占领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中共中央在1945年10月19日和21日先后向东北局发出《关于集中主力与国民党争夺辽宁、安东的方针》和《关于加强辽宁、安东两省工  相似文献   

4.
1946年9月18、19日,时任国民党东北行辕日侨俘管理处处长李修业将军先后在《东北导报》(日文)上发表“九一八与日侨遣送”的谈话,以纪念九一八事变十五周年,至今读起来仍有振聋发聩之感.现将原文摘要翻译,并结合历史背景进行阐述,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5.
《盛京时报》从1906年10月18日创刊到1944年9月14 日停刊,存在了38年.这份由中岛真雄等日本人构筑的传媒载体折射了中国东北社会的风风雨雨.从政治、外交、文化、实业、军事等社会生活层而到百姓的日常经历,都可以从《盛京时报》上进行史料性探寻,尤其是从《盛京时报》创刊以降,正值清廷末世,东北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社会内忧外患的缩影.因此,对清末的《盛京时报》的专项细化研究,通过对《盛京时报》中报道的史料进行挖掘和钩沉,将新闻传播学视角和史学视角有效结合,在有关金融货币混乱行为报道的梳理中探求其背后的原因,还原清末东北社会生态状况.  相似文献   

6.
林文 《兰台世界》1998,(6):40-41
锦州、沈阳、长春是国民党军队在东北的三个最大的据点.要消灭东北的国民党军队,该从哪里开刀呢?中央军委电令东北野战军迅速南下北宁线(今京沈铁路),坚决攻克锦州,控制辽东湾的重要门户营口,关上东北大门,将东北的敌人就地歼灭.我东北野战军集中六个纵队和一个炮兵纵队、一个坦克营开始围歼锦州之敌.  相似文献   

7.
一自华盛顿会议以来,美国一直希望建立一个以合法的和有序的办事方法、门户开放、经济和政治上稳定为特征的世界。不久,美国构想的“合法有序的新世界”,首先在中国遭到日本的挑战和破坏。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出兵中国东北,妄图独霸中国。这标志着日本开始用它的独占政策来取代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事变后日本统治东北的金融,独占东北市场,垄断东北铁路,掠夺海关邮政,囊括东北产业,使美、英等国势力在东北失去市场。根据伪满洲国海关报告,1932年东三省进口货物总值为193,991,900海关两,50%来自日本;出口货物总值为384,462,17…  相似文献   

8.
韩开琪 《档案时空》2015,(11):12-13
为实现图谋已久灭亡中国的野心,日本于1931年6月在中国东北制造了“中村事件”,并以此为借口,借机向中国东北当局发难,集中关东军于沈阳进行威胁.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东北境内的关东军突然对沈阳炮击,并同时在吉林、黑龙江对中国发起进攻,至1932年初,日本得势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在此民族存亡之时,中国人民义愤填膺,抗日救国呼声骤增,江华亦然,保存于江华瑶族自治县档案馆的中华民国20年10月21日的《江华民报》全文登载了当时江华县立高小学生杨森的《反日救国》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档案与史学》1998,(3):4-11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迅速全面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但贯穿于东北境内的中东铁路仍在苏联当局的管理之下.为排斥苏俄势力,夺得中东铁路的经营权,实现对东北的完全独霸,日本从1932年起,与苏联就中东铁路问题进行了秘密交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官方媒体代表《人民日报》自2003年来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报道的内容和文本分析,考察它在有关东北经济报道中所建构的东北地区经济形象.主要发现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关报道总体数量逐渐减少;报道侧重于经济、政治、社会民生等议题;经济发展是有关东北老工业基地报道的重中之重;报道态度总体上呈现中立积极的立场.通过分析官方媒体及其他大众媒介的相关报道,探讨新闻媒介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进程中的角色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的继爷爷     
我是近而立之年,才见到我的爷爷的。因为他是我的继爷爷,从东北来。  相似文献   

12.
傅克 《云南档案》2002,(3):43-45
今年2月7日,是周保中同志诞辰100周年.云南大理白族周保中,在祖国东北大地坚持抗敌14年,是东北抗日联军司令,我写这篇回忆文章,来纪念这位功勋卓著的民族勇士,这也是我积久的夙愿.  相似文献   

13.
中苏东北经济合作谈判是战后东北问题中一项重要内容.1945年10月至1946年5月,同绕经济合作问题,中苏双方进行了大半年的交涉与谈判.这次谈判从其起因、过程,到结局,美国因素一直贯穿始终.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关东军后.  相似文献   

14.
从1946年至1949年,东北解放区为了及时总结成绩,鼓舞斗志,战胜困难,举办了多种类型的展览会共计31个,其中以东北解放区的战斗业绩展览会比较突出.这些展览,大多是东北解放区军民在艰苦斗争环境中英勇奋战、取得胜利的真实写照,既反映了东北解放区军民热火朝天的斗争生活和惊天动地的胜利业绩,也对广大解放区军民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教育作用.本文试图以1946年至1949年东北解放区发行的<东北日报>等新闻报道为依据,对该解放区鲜为人知的战斗业绩展览会做一简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工作如火如荼.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最主要的就是加大力度发展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彰武县作为辽西的一个贫困县,在这种加速发展的大潮影响下,最主要的就是抓好民营经济的发展,以此来提升本地经济的发展速度,为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彰武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6.
向中国东北移民,是近代日本推行大陆政策、向东北扩张的重要手段.日本移民政策从20世纪初开始,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历时长达40年之久,历经试点移民、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三个阶段.移民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实传罕见,同时也给东北农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土地被强行掠夺,房屋被毁,家园不在.日本殖民者的暴行激起了东北人民的强烈反抗,许多贫苦农民被剥夺土地后走投无路,纷纷拿起武器进行抗暴斗争.抗日义勇军和东北抗日联军也对日本的移民侵略进行了有力的武装反抗.  相似文献   

17.
戴伟 《黑龙江档案》2014,(6):150-151
1942年12月18日伪黑河省呼玛县十三站修筑警备道路的5名筑路工人,解除了5名负责警戒的伪警察的武装,用夺来的武器杀死承包商日本人藤富忠孝后,又袭击了在五道沟的藤富组事务所,绑架了2名日本人和1名汉人书记官,并在附近的山里将他们枪决.之后,他们从龙头山脚下的江边,乘着浓雾越过中苏边界线进入了苏联境内,投奔在那里的东北抗日联军.  相似文献   

18.
一首诗引起的公案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炮轰沈阳,东北三省相继沦陷,敌寇烧杀抢掠,生灵涂炭.有报道说在事变当晚,作为东北军统帅的张学良不组织抵抗,却在酒店和当红影星胡蝶等人跳舞!此论一出,举国哗然.  相似文献   

19.
经过近一年的紧张工作,辽宁省档案馆主办的<馆藏日本侵略东北罪证展览>已经筹备就绪,将于8月初面向社会公开展出.本次展览时间跨度,从1894年日本侵略东北的甲午战争开始,到1945年战败投降.  相似文献   

20.
东北振兴号角,点燃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媒体大战,也使在南方媒体日渐升温的区域经济报道迅速北移.作为长期在行政区域内活动的东北城市党报记者,如何跳出多年形成的"给本地人写本地新闻"思维定式,站在东北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高度控制和采集新闻,引导、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已成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