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兴趣研究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27年产生的斯特朗职业兴趣测验理论至今,有关职业兴趣的研究蓬勃兴起,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包括斯特朗、坎贝尔的SCII,库德的KOIS,霍兰德的VPI等。其中,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在职业指导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拓展,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并简介了职业兴趣研究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是一种有效的职业指导方法,它有着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测评方法,内容涵盖了职业兴趣、人格、职业意图和工作史等方面的知识。本文从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发展、主要假设、职业兴趣类型和现实应用等内容进行简要阐述,旨在为职业生涯咨询与指导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不但可以为个人选择职业和工作环境提供方向,也可以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配置及职业生涯规划等工作环节服务。通过运用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分析和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现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深层次问题,进而为高校辅导员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提供启发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研究使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手写版,被试选用某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和在某师范学院进行国培计划的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对二者的职业兴趣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职业兴趣方面,骨干教师(国培学员)与英语专业师范生在实际型、研究型、价值观等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个案研究揭示,“骨干教师的自我概念比大学生更加和谐”是贴近实际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职业兴趣测验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兴趣测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职业兴趣发展的历史离不开斯特朗、库德和霍兰德等人的贡献。目前,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职业兴趣测验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研究使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手写版,被试选用某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和在某师范学院进行国培计划的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对二者的职业兴趣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职业兴趣方面,骨干教师(国培学员)与英语专业师范生在实际型、研究型、价值观等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个案研究揭示,"骨干教师的自我概念比大学生更加和谐"是贴近实际的。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或者说兴趣是指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当兴趣的对象指向某一职业时,就称之为职业兴趣。加拿大学者将人的职业兴趣分为十种类型,霍兰德则将大多数人的职业兴趣划分为六种类型。职业兴趣的品质包括倾向性、广阔性、持久性和效能性。在职业兴趣的培养中。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培养广泛的兴趣;②要有稳定的中心兴趣;③培养现实的职业兴趣;④结合社会、心理、生理等因素,培养职业兴趣。  相似文献   

8.
职业人格会对个体的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章采用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和MBTI人格类型量表考察了426名高职优秀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性格倾向。根据研究结果,文章从强化学生职业兴趣培养、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及制立健全的教育机制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厦门松柏中学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测试软件,实施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和加德纳多元智能测验。探索高一学生的职业兴趣所在和多元智能结构,分析两项测试结果中关于兴趣和智能结构的匹配程度,为高中生涯教育和高中生生涯规划提供指导意见,对高中生涯教育和高中生生涯方向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高师大学生职业兴趣的现状,采用陈社育于1997年依据霍兰德的职业兴趣量表修订的基于中国国情的职业兴趣问卷,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110名在校大学生实施调查。结果显示,高师大学生职业兴趣在性别、生源地、学科方面差异非常显著,在年级方面差异不显著。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职业兴趣呈现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