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对比试验,将15—5PH材料的渗氮工艺应用到新型不锈钢材料17—4PH达不到蓝图所要求的渗氮表层硬度≥HRC56、渗氮层厚度≥100um的技术指标。通过对比试验分析,找到了影响17—4PH渗层性能的关键因素,并通过系列筛选试验找到了合适的活性剂和催渗剂。最终经理化检测,用此种工艺渗氮处理过的17—4PH材料渗层性能优于用老工艺处理的15—5PH材料,用此工艺处理的零件通过了一系列严格的抗腐蚀试验。17—4PH材料的新型渗氮工艺对某重要零件的批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离子渗氮又称为辉光离子渗氮,它是一种在压力低于105Pa的渗氮气氛中,利用工件(阴极)和阳极问稀薄含氮气体产生辉光放电,借助于高压直流的电场作用,使气体原子成为带电离子,以极高的速度撞击到工件表面,从而被工件吸附的渗氮工艺。本文研究了38CrMoAl钢运用离子渗氮后耐磨性能。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试样的组织和相结构;采用显微硬度计测量了渗层的硬度变化;并对其进行耐磨性的检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对离子渗氮具有很强的催渗作用,渗层深度提高了近1倍,耐磨性优于普通离子渗氮。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硬度和抗拉强度近似的线性关系,提出了根据材料的硬度采用查表和计算法近似测定抗拉强度两种方法,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推出了由布氏硬度计算抗拉强度的公式。选用Q235钢和Q800-2球墨铸铁两种材料通过实测和近似测定进行了比对论证。  相似文献   

4.
研究氨气比例,进气方式以及载气氮气对薄带材渗氮试验的影响,对不同氨气进气方式下试样氮含量分析,结果表明NH3进气方式对极薄带材渗氮影响较大,NH3由上向下喷射比两侧喷射渗氮处理后试样氮含量分布更均匀,渗氮效果更好,随着氨气比例增加,薄带材中氮含量增加,两者之间存在正的函数关系,载气氮气作为催渗剂可促进渗氮反应,最佳的流量为10L/min。  相似文献   

5.
吴明  徐晋勇  高波  王岩  唐峰 《大众科技》2012,(10):50-51
渗铜铈不锈钢渗层厚度受多种因素影响,文章主要就工作气压方面通过实验方法讨论气压对铜铈渗层厚度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气压工作参数。对不同气压下试件的渗层金相显微组织照片进行分析,渗层厚度随气压升高开始增加,随后减少,在气压为25Pa时,渗层厚度最大。  相似文献   

6.
具有纳米结构表层的纯铁和38CrMoAl钢的渗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表面机械研磨技术(SMAT),在纯铁和38CrMoAl钢样品表面产生大量的塑性应变,致使其表层晶粒细化至纳米量级.随后的气体渗氮实验表明,纳米纯铁和38CrMoAl钢发生渗氮反应的温度大大低于传统粗晶材料(>500℃),分别降至约300℃和400℃.这种低温渗氮过程不仅有利于降低渗氮工件的变形和能耗,也为选择性渗氮技术的实现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吴明  徐晋勇  高波  王岩  唐峰 《大众科技》2012,(11):83-84,63
为研究用双层辉光渗铜铈法制作的抗菌不锈钢的耐蚀性能,用电化学腐蚀仪测量拟合出表面含铜铈渗层试样和未处理不锈钢试样在1mol/LH2SO4溶液中的腐蚀极化曲线,用高倍扫描电镜对试样腐蚀形貌照片扫描,对腐蚀极化曲线和试样腐蚀形貌的照片进行分析,铈元素的存在细化了晶粒,强化了晶界组织,改善了组织腐蚀和点蚀的性能,含铜铈的抗菌不锈钢在H2SO4溶液中比一般不锈钢具有更好抗腐蚀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4Cr13不锈钢在不同温度淬火、回火后的性能。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其显微组织,用维氏硬度计测定其硬度,在10%的Fe Cl3溶液环境中测试其耐腐蚀性。研究表明,淬火后的组织为淬火马氏体+碳化物+残余奥氏体;淬火温度升高,淬火马氏体组织变多并且尺寸变大,但硬度和耐耐蚀性下降;回火温度升高,硬度耐蚀能力降低;在1050℃淬火300℃回火和950℃淬火300℃回火后的4Cr13不锈钢的硬度高且耐蚀性好。  相似文献   

9.
高硬度不锈钢的使用需求在快速增长.尽管析出硬化不锈钢具有高强度,但在粉末冶金(PM)中使用的并不多.可通过加入在时效过程形成金属问沉淀的成份如铜、铌对这些合金进行强化.析出硬化级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可与铬镍级(300系列)相媲美.本文提出了两种析出硬化不锈钢粉末的物理性质和微观结构:17-4PH,一种高铬马氏体析出硬化不锈钢,优化条件后应用于粉末冶金中;另一种是在析出反应中使用铜的新型低铬(12w/o)合金.这种新型合金(410LCu)被视为满足高强度和中等耐腐蚀性的要求的低成本选择.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电化学综合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模拟浓缩介质中的304不锈钢和316L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并分析了两种不锈钢的耐蚀能力,试验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优于304不锈钢。  相似文献   

11.
<正>1前言汽车变速箱齿轮材料多为20Cr Mn Ti,齿轮的磨损,一般出现在齿形表面,所以要淬火,增强硬度。齿轮的热处理有表面淬火,渗碳淬火,渗氮,调质,正火,表面淬火的特点是抗点蚀,抗胶合能力提高,耐磨性好,齿轮心部能保持韧性,承受不大的冲击载荷;渗碳淬火轮齿的执弯强度和齿面接触强度提高,耐磨性较好,齿心部保持较高的韧性,常用于手冲击载荷轮齿,但是渗碳淬火后变形较大,需进一步磨齿;渗氮处理  相似文献   

12.
王鹤  王鹏 《大众科技》2012,14(4):140-142,154
带极电渣堆焊广泛应用于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壁大面积的不锈钢耐蚀层堆焊。文章针对不锈钢耐蚀层带极电渣堆焊时采用冷焊与热焊两种控温方式制备实验试件,分别进行弯曲、金相等项目的性能检验。结果表明:不锈钢耐蚀层采用冷焊与热焊方式均能满足技术条件的要求,但热焊的实验结果更优于冷焊。  相似文献   

13.
本成果为金属表面硬化新工艺,具有渗碳温度低,渗速快和热处理后畸变小等优点.可用来解决长期以来国内外普遍存在的渗碳淬火后齿轮精度损失大(通常为2~3级)的难题.为贯彻齿轮JB17.9—83标准提供了可行的办法.本工艺温度为830——880℃,渗碳厚度为0.7——1.2和1.2——2mm时,渗碳时间(包括排气,渗碳和炉内预冷)分别为4—8和8—17小时.淬火后表面硬度为HRC58——64,心部硬度为HRC33——48,接触疲劳强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就意识到岩心分析测量对确定残余气饱和度的重要性,并进行了一些实验来研究水对气的驱替,但目前还缺乏一种公认的定量确定剩余气饱和度的实验方法。为了了解残余气饱和度实验研究进展,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从认识残余气形成机理出发,对文献中各类岩心分析技术测量残余气饱和度的流程和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归纳出稳态驱替、离心法和渗吸试验三种实验方法,其中重点讨论了渗吸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几种常规渗镀处理方法在45钢表面改性上的应用,分析比较不同方法处理后45钢的表面硬化效果及表层组织特点,以指导生产中45钢常规表面处理时,渗镀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结合相关检测工作实践,对球墨铸铁炉后含碳量的各种检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把好检测关,增强球墨铸铁含碳量检测准确率,提高铸件产品质量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制作一种由半透膜、标准等渗液和刻度标尺组成的动态溶液渗透压检测器。方法:依据渗透压原理,当两种溶液存在渗透压差值时,水分子会透过半透膜由低渗液进入到高渗液。结果:检测低渗液时可以看到由半透膜制成的标准等渗液的液面上升,同样,检测高渗液时可以看到标准等渗液的液面下降。结论:动态溶液渗透压检测器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在1020℃~1060℃固溶水冷,再进行480℃~620℃4 h时效处理的硬化工艺。通过硬度检测和金相组织观察,结果表明:时效处理温度的高低能显著影响其硬化效果;17-4PH不锈钢的硬化效果是Cu等元素的析出和组织结构的变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480~620℃范围内,随时效温度的升高,马氏体板条结构逐渐减少,组织软化,同时富铜相(ε-Cu)等沉淀相质点析出长大,沉淀强化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19.
<正>项目概况作深冷处理是我所近几年开辟的新研究方向之一。深冷处理是将被处理材料或工件置于特定的、可控温度的低温环境中,通过不同速率和温度的变化,促使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产生变化,从而达到提高或改善材料性能的一种新技术。在宏观上表现为材料表面硬度值、冲击韧性等均有所改善,微观组织内部经过深冷处理后析出大量细小、弥散的碳化物,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等指标。该研究组利用自身研发的深冷设备的同时,借助力学实验仪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实验手段,对高速钢、不锈钢、硬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外大、中型水轮机转轮普遍出现裂纹的问题。为寻找转轮裂纹产生的原因,研究了在CO2气体保护下,00Cr13Ni5Mo马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回火后,组织性能和显微硬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