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媒体融合产业的发展,媒体传播终端的多元化对原创性内容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要,网络技术的发展又使对内容的复制、转载更为便捷,带来的版权问题已成为传媒行业中的突出问题。结合司法审判实践,论述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司法实务中新闻媒体请求保护著作权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璞 《新闻前哨》2011,(6):81-82
百度文库侵权事件再度掀起网络传播著作权的讨论。著作权在网络传播中具有表现形式的数字化和多样化等特征,也面临着著作权人身份难以认定等法律困惑。笔者根据现实提出关于网络传播中著作权保护的相关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百度文库侵权事件探讨网络传播中的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璞 《新闻世界》2011,(6):88-89
百度文库侵权事件又掀起了关于网络传播中著作权的讨论。著作权在网络传播中具有表现形式的数字化和多样化等特征,同时也面临着著作权人身份难以认定等法律困惑。笔者将根据现实,提出不同的关于网络传播中著作权保护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著作权法解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结合《伯尔尼公约》等国际条约对我国著作权立法的影响 ,重点对我国新著作权法关于压缩著作权合理使用范围、信息网络传播权、数据库保护、加强行政和司法执法等若干问题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图书馆适应新著作权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修订的著作权法使数字化图书馆适应新著作权法范围扩大,文章对与数字化图书馆关系密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对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保护、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加大对网络侵权和盗版的打击力度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进而指出网页没有明确列入新著作权法保护范围的潜在弊端.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本文分别从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作品在网络上传播的性质以及网络环境下作品的著作权管理等三个方面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作了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7.
依据现有著作权法律、法规,对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和合理使用行为进行界定分析,讨论网络传播中著作权保护与合理使用的利益关系,平衡各方的利益,进而推动互联网发展,促进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8.
著作权作为一种知识产权,与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存在紧密的关联.新媒体时代前夕,以私权控制为核心的著作权保护机制呈现出典型的垄断效应,凸显了作品在传播及交易中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作品生产的内在价值.而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经济基础的不断提高,文化内容的积累、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动和法律制度的不断丰富,著作权实现了社会功能结构的分化.而去中心化的网络技术发展,为权利的转换提供了动力源泉,从而使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新型著作权保护体系得以衍生,满足了市场和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知识共享与著作权保护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传播者和作品传播载体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著作权制度受到冲击。2006年《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颁布,但并没有赋予新主流传播者利用作品的便利,而新主流传播者也缺乏作品资源渠道。因此网络环境下,一方面著作权极度膨胀;另一方面法律的不完善造成著作权侵权大量发生。如何调整著作权人、新主流传播者和作品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平衡三者之间的利益成为丞待解决的问题,也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郑承友  高峰 《青年记者》2017,(30):88-89
著作权法诞生后,每一次技术发展都会导致著作权内容发生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著作权法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互联网使作品传播变得极其便捷,传播手段与作品利用方式的变化产生了新的利益关系.“互联网+”是革命性的新技术,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著作权法律保护的困惑.  相似文献   

11.
肖尤丹 《传媒》2006,(8):44-46
缘起--信息网络与著作权 自1709年英国安娜法案以来,著作权的发展经历了印刷版权、电子版权、数字版权和网络版权四个阶段.每一次新技术的发展都会对著作权法造成深刻的影响.我们正在经历着数字版权和网络版权的时代.这一切变化都给网络传播中的著作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本文分别从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作品在网络上传播的性质以及网络环境下作品的著作权管理等三个方面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作了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月明 《出版广角》2015,(14):82-83
在网络环境下,音乐作品著作权侵权案件存在损害赔偿的被诉主体难以确定、赔偿标准难以确定等困境.文章探讨了网络环境中音乐作品著作权保护的诉讼问题,以期为网络环境下的音乐作品出版与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网络圈群众筹电子图书是在互联网社交化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电子图书传播现象.因网络圈群本身形成和运作的特点,使得所涉电子图书著作权保护特点迥异于传统电子图书著作权保护.为有效解决网络圈群众筹电子图书带来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应从电子图书资源有效供给,社会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圈群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行为边界与责任追究,集体管理组织和专业监测机构的作用发挥等几方面进行探求,助益数字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信息著作权的刑法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网络条件下,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呈出出许多新的特征,网络信息著作权的刑法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必须加快著作权法和刑事法律的个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为依据,以司法判例为基础,指出并论证了链接服务应当具有的基本法律特征,即具有向不特定人的公开性.同时探讨了网络链接与转载的联系和区别,并根据侵权发展的新倾向,探讨权利人依法维权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张园园 《大观周刊》2011,(47):21-21
从本质上看,著作权是一种通过控制作品的传播,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网络著作权侵权现象在现代社会日益严重,互联网环境下的著作权问题和与之相关的制度困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互联网产业持续发展和我国著作权法制度完善的重要因素。网络著作侵权保护问题的研究刻不容缓.本文对构建新的网络著作权保护体系以及著作权公诉保护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润阳 《新闻世界》2014,(7):304-305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沟通平台,在改变人们生活同时,也提出了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新问题。目前在司法保护存在诸多弊端的情况下,微博平台有责任为微博提供著作权保护。新浪微博运营商采取了若干主动保护微博著作权的措施,包括事前侵权防御和事后侵权处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保护范围有限、保护方式机械、保护效率不高等缺陷。  相似文献   

19.
从法律解释学、著作权国际条约以及现有的国内司法实践三个角度分析,不宜通过修改《著作权法》第36条将版式设计权扩张到网络传播中.在此基础上,笔者建议,趁《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之际,可以考虑废除《著作权法》第36条,进而把版式设计权纳入《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范畴,而不必单设邻接权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20.
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谈何容易!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困惑着每一个局内人.在“加强著作权保护”呼吁声中,现状是许多著作权依然被无偿使用或滥用,抑或是劣币驱逐良币,真正优质的内容得不到大力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