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美育是小学教育基本组成部分。“什么是美育?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学与美育》,山西...  相似文献   

2.
刘建华 《考试周刊》2010,(13):53-54
什么是美育?“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校中的美育是形成年轻一代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美育 ,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健康的审美情趣 ,提高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 ,提高素养 ,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图书馆中的美育图书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学习的最佳场所 ,更应该重视美育 ,并积极开发美育功能。图书馆美育功能表现在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及创造能力上。图书馆通过大量的财富美(文献资料)、工作人员的形象美和环境美对学生进行美的知识教育和审美修养、审美情感、审美能力的培养 ,进行高尚品格和美…  相似文献   

4.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化学教育中进行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正愈来愈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  相似文献   

5.
美育的范围极其广泛。而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其特点是运用现实美和艺术美来感染、影响、教育年轻一代 ,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 ,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审美观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阵地,寓美育于阅读教学之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高素质的语文老师可以重塑学生的人格,重铸学生的灵魂,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呢?  相似文献   

7.
班新红 《中国教师》2009,(Z1):543-544
<正>美育教育即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她通过自然美、社会美尤其是艺术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相似文献   

8.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文课实施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教学中,及时捕捉美的素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标准、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陈栋梁 《学语文》2005,(5):9-49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是以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也就是说,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依循着美的规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健康的审美情趣,追求高尚的审美理想,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美育,顾名思义,又称美感教育,旨在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积极健康的趣味,陶冶心灵,健全人格,从而提升人的境界。美育是塑造人灵魂的教育,能够帮助人们完成由本能情感到审美情感再到理智情感的建构过程,因此,美育对人的意义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李德明 《现代语文》2006,(8):105-106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它是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我们知道,美育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陶冶人的情操,点燃人的理想之光;美育可以锻炼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帮助青少年发展智力;美育可以使人精神饱满,心情舒畅,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唐宋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美的矿藏,这为语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在学的历史长河中领略美的情趣、感知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音乐与美育     
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亦即美感教育。它遵循美学原理,根据教育学的客面规律,研究怎样培养人们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的能力,怎样培养人们具有健康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情趣。美育包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四个层次。音乐是诸多艺术种类中最具感染力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教育也就是客观地具有高效的美育价值,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审美需要三个心理过程音乐审美是需要一定的心理活动过程的。音乐创作、表演、欣赏是音乐审美的心理过程的三个阶段,分别称为一度、二度、三度创作,三者是既独立…  相似文献   

13.
徐虹 《辅导员》2010,(10):J0012-J0012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具有独特功能,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美、演唱的情感美。作为一名音乐教师,  相似文献   

14.
美学家认为:美育是通过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理想,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感情、聪明才智和整个精神面貌.教育学表明:美育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他们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从美育与智育的关系来看:美育方法的自觉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快智能成长.高尚  相似文献   

15.
林东翠 《考试周刊》2009,(43):148-149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是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美绝不仅仅是外表和形式的,更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的健康的复合体。美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中的美育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促使学生爱美、健美、创美.从而获得美的仪表、美的心灵、美的行为、关的形体、美的动作,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6.
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通过感受、鉴赏、创造和表现美,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美育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四有”素质的建设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美育即审美教育,有时也称美感教育。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能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使我们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美化自身和改  相似文献   

18.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地成长。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它能帮助大学生从审美的角度获得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通过美育,大学生可以获得各种真  相似文献   

19.
健美操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教育是健美操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观念,而且能陶冶情操,塑造美的灵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美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及对美的欣赏水平,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