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众科技》2007,(8):4-5
银行创新产品、风险投资、天使基金、券商保荐等多种市场工具和要素一一齐全,将使深圳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一路通畅。近期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国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国际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在五洲宾馆签署了《中小企业上市战略合作协议》。此举标志着国内首个为中小企业同时提供跨越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混合金融服务平台正式成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金融全球化的到来和中国加入WTO,使金融业务和资本项目的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加剧。本文通过对国际国内金融环境变化的分析,阐述了必须把银行培育成真正的市场主体以适应金融全球化的竞争;注重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扩大银行业务范围,逐步实现银行全能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入世后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及其进入路径的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以后,外资银行加快了在华开设分支机构的步伐,但从资产总额、存贷款市场份额、盈利水平等指标来看,对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结构并没有产生实质影响.分析表明外资银行是通过投资参股国内银行的方式来弥补其在网点分布和客户基础方面的不足,并以此来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随后通过对外资银行在各新兴市场国家进入路径的国际比较,建议中国政府应进一步完善银行业开放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4.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和升级,国际金融大海啸席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严重而深远的影响。随着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经济的下滑、货币政策的改变及国际资金流向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已经通过进出口贸易、资本市场等多方面对我国的经济金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揭示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主要影响,有针对地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和升级,国际金融大海啸席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严重而深远的影响.随着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经济的下滑、货币政策的改变及国际资金流向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已经通过进出口贸易、资本市场等多方面对我国的经济金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揭示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主要影响,有针对地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金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金融市场实现了迅猛发展,跨国资本流动、金融创新及金融科技等,给中国金融发展带来了机遇。然而,金融国际化也带来了诸多挑战: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与系统性风险、影子银行体系的扩张及企业杠杆率的上升等。对此,文章提出了加强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促进金融创新与市场发展及深化金融改革与国际合作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红 《中国科技信息》2006,(4):191-191,194
金融是市场经济的中枢神经,是资本运营的核心。中国的金融体制渊源于计划模式,资源配置主要靠财政,不是银行。在体制转换中,面临着艰巨的改革任务。中国金融需要重新构筑金融体系,鼓励发展民营银行,实行国有银行的股份化改造,促进金融市场的深化,扩大金融市场的开放,尽快和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8.
短期国际资本、广义货币供应量与经济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起短期国际资本对实体经济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对短期国际资本、广义货币供应量和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短期国际资本影响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是:在短期内,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显著引起广义货币供应量变化,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又会显著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出现波动.本文进一步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波动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发现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波动率是经济增长率发生波动的单项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率的波动中有约20%是由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波动率发生异动所致.  相似文献   

9.
刘蕾 《未来与发展》2012,(12):12-15
国际货币新秩序的构建离不开国际法治。本文以国际法治为背景,从权力制约角度对国际货币新秩序的构建路径进行了评析,认为超主权储备货币更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并提出要构建国际货币新秩序应该发挥IMF的全球中央银行的功能,完善SDR货币职能,改革IMF决策机制以及完善IMF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揭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模式存在重大缺陷及金融市场的监管不足外,更说明了当今以美元纸币系统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本文从货币地位差异的角度分析了金融危机对储备货币国与非储备货币国影响的差异.得出了危机发源国货币地位的不同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以后,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逐渐加强,并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行业性特点.作为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天津市,以滨海新区为依托,积极吸引国内外资金,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和重点行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扩大内需谋发展,有效地克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促进了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对各地区"保增长促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国际竞争和金融安全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大大提升,在此背景下,在中国大陆建立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在阐述国际金融中心产生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机遇和制约因素,给出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并提出了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几点战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经济周期理论出发,认为危机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现象,而是经济中周期性波动的几个阶段之一,提出对危机成因的理解。对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不只看其表现出来的形式,更进一步挖掘其经济学意义上的深层原因,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尽管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其成因看起来也是复杂而多样的,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由于经济体自身的失衡引起的。对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失衡主要是指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能引起危机的经济失衡就是指生产的相对过剩,并以美国的次贷危机为例进行了分析说明。由预警金融危机的方法有待改进及对其成因的认识,提出预警金融危机的体系中应该有体现危机根本成因的反映生产过剩的指标,尤其存货投资这一指标是不应被忽视的。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建筑业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1997-2008年中国建筑业有关统计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国际金融危机下建筑业产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建筑业为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建筑业产出与固定资产投资和银行贷款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为了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建筑业的冲击,提出扶持农民工上岗、加大财政支出对基建投资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赵优珍 《未来与发展》2010,33(12):34-37,9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纷纷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经济危机的手段和未来战略的新起点。本文首先阐述了国际金融背景下全球新能源发展的新动向,接着分析后危机时期我国发展新能源的必要性,并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例,探讨了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最后从新能源产业整体和太阳能光伏产业个体等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国际金融风暴已经对我国的商业银行产生了潜在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要通过加强金融监管、信贷资金证券化和强化内部管理机制来加强其危机管理。但要从根本上消除不良影响。必须加强支农力度,从源头上增加农民消费能力,拉动内需,推动我国经济的稳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出口大幅度下降,依赖外需带动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国家遂将经济增长的重任委以内需,然而内需和外需作为中国经济两大主要成分.二者之间存在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文章重点对中国内需与外需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近年来中国内需与外需之间存在相互抑制和替代的关系,尤其是外需对内需的抑制和替代。这给中国经济造成了诸多的负面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改善中国内需与外需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反思过去基于金融信贷高消费的模式,重新审视实体经济在可持续增长中的地位与作用,各国将发展制造业视为解决本国就业问题以及克服经济衰退、度过经济危机的关键。在这样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再工业化的动因及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意义,进一步分析再工业化的进程,最后阐述再工业化的前景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马宇 《软科学》2010,24(11)
利用26个省市1996~2008年的有关数据,就经济结构、金融危机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单位GDP能耗越高,越是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率越低;市场化程度越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越是宽松,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对我国的启示是:继续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的政策;做好应对危机的各种预案,建立金融危机的预警体系,争取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继续执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抵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金融危机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双重压力下,绿色增长作为一种追求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型增长方式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并已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以OECD绿色增长评价框架为基础,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自然资产、生活质量与政策支持5个方面选取指标,建立绿色增长影响因素指标集。针对主观筛选法的缺点,利用相关分析(CA)与变精度粗糙集(VPRS)对影响因素指标进行客观筛选,删掉同一准则层内信息重复性大且对评价结果没有显著影响的指标。基于CA-VPRS方法的实证分析,既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又为我国经济实现绿色增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