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价值体系是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和人格核心部分。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建构的价值体系是否正确、健康,是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在面对复杂的杜会环境时能否做出积极有效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键因素,如果是不健康(错构)的价值体系,那么青少年心理发展中脆弱一面就容易被外界不良诱因所激发,产生内心冲突和矛盾,从而形成错误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而这些正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基础和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2.
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诸多原因之中,文化冲突是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外在诱发因素,是犯罪深层次原因;价值选择是青少年犯罪的内在动因,是犯罪心理基础.社会剧烈变迁必然引发文化冲突和文化失调,造成青少年社会价值选择的紊乱,从而导致违法犯罪发生.  相似文献   

3.
道德选择作为人类重要的认识活动,往往面临着不同价值观的影响,表现在道德主体的内在冲突、同一价值体系内的道德选择引发的价值冲突、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道德选择及其价值冲突等,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问题,对于处理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对立或冲突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教育乃至健康人格塑造。最深层次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去建构一个健康的价值体系,使当事者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一个自评、自控的参照系。价值体系是一个整体性的意义系统。是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和人格的核心部分。一个人的健康的价值体系是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相适应、相协调的。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说到底就是其在社会化过程中建构的价值体系与个体生存的社会环境失衡的问题。本文就人格发展中的价值体系的内涵。以及构建健康的价值体系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当前社会物质生活的差异、开放性流动性的增强、信息传播的网络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等方面的影响和冲击,导致青少年价值追求呈现分化与多样性的特点,甚至存在某种程度的危机。因此,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正确的方式和手段促进青少年抉择能力的提升和道德自觉水平的发展,引导青少年价值追求的分化和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的统合,建构更高水平的思想共识,这是青少年价值追求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思想政治品德塑造、社会环境优化等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6.
当代青少年道德信仰危机主要表现为他们对社会倡导的道德价值体系及价值理想目标的怀疑和对这种道德价值体系及价值理想目标依据或理由的背叛。研究青少年道德信仰危机,对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教育乃至健康人格塑造,最深层次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去建构一个健康的价值体系,使当事者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一个自评、自控的参照系。价值体系是一个整体性的意义系统,是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和人格的核心部分。一个人的健康的价值体系是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相适应、相协调的。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说  相似文献   

8.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重点重建社会认同,其根本落脚点在于强化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来看,要强化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必须提升青少年个体心理与社会健康水平、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改善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状况和净化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9.
价值观念作为文化的核心,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内在依据。价值自觉,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不断克服价值自发状态,提高价值自觉水平,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环节。我们需要从价值关系自觉、价值规范自觉、价值实践自觉三个维度展开诠释,以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不仅是价值生成的源泉,也是价值观生成的源泉。实践是价值生成的源泉主要体现在实践的对象性意义与本体论意义上。实践是价值观生成的源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生产实践是价值观生成的最终依据;交往实践是价值观生成的显著力量;文化实践是价值观生成的直接源泉。从实践与价值、价值观之间的逻辑关系中可以得出,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内在根据,同时也在三个方面体现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源泉,即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交往实践、文化实践分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根本源泉、基本源泉和直接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