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教育技术学与中国电化教育之比较张军征为了促进我国教育及电化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许多学界同仁不断将国外尤其是美国教育技术理论介绍进来。山西雁北师院的张军征先生从研究对象和领域、学科的形成背景、教育理论基础三个方面,对美国教育技术学和中国电化教育进行...  相似文献   

2.
教育技术学起源于二十世纪初,近一百年以来,教育技术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贡献。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94定义的出现,理论和实践领域的发展,表明教育技术学已经不再是一些媒体应用的经验和随意的漫谈。而是正在形成自己的体系。我国的教育技术学是从电化教育学演变而来,在发展中先后经历了二个主要阶段:第一是“电化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电化教育研究的现状,本文对电化教育研究中应重视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现律,注意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借鉴国外教育技术学的发展经验等内容进行了讨论,并在最后指出了电化教育研究中应重视的一些课题。  相似文献   

4.
杨红 《现代教育技术》2001,11(4):22-25,48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中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子学科 ;该文从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讨论了教育技术学中基本术语统一于“教育技术学”这一学科名词下的优势 ,进一步说明教育技术应用领域的广泛性 ;表明教育技术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学科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逻辑起点的特点,回顾了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历程,将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前期阶段(电化教育阶段)和信息化教育阶段的逻辑起点总结为借助媒体技术的教学活动和借助技术的学习活动,并进行了简单的验证。  相似文献   

6.
在多元化的教育技术思想中,南国农先生和萧树滋先生的电化教育理论以其鲜明的本土特色和不断创新,经受了大半个世纪的时间检验,为我国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依据南国农先生和萧树滋先生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文献,并与国外教育技术理论和国内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探索了两位先生的电化教育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技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很多专家都在总结和归纳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认为这是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石。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系统论等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这也是很多教育技术学的教材上概述的。本文于1999年在《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中发表,作者以独特的视角,以更深层次的角度——哲学的观点来探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当前我国教育技术中存在的主要误区。由于原文篇幅较长,我们刊出原文中的后一部分即教育技术观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8.
1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加世纪60年代,教育技术学正式诞生于美国。与国外相比,教育技术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经历了从电化教育向教育技术的演变过程。1919年我国开始使用幻灯和l尤声电影进行教学,这是我国电化教育起步的标志;20世纪20—40年代我国电化教育在内容上引进视听教育;90年代初,我国电化教育成功借鉴了美国教育技术的核心理论——教学设计。90年代末.我国的许多中小学校矧网迅速崛起,但由于缺乏相关理论研究和政策支持,大部分校园网并没有给教学和管理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2004年9月9日,“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工业园区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签约和挂牌仪式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丁新、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常务副主编曾祥翊应邀出席。丁新同志代表中央电化教育馆在签约和挂牌仪式上讲话,向该工作站的建立表示祝贺,并提出了希望。他指出,该博士后工作站是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站点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教育技术学在产学研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将促进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该博士后工作站将在教育技术应用评价、教育数据模型与数据挖掘、学习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0.
以2005~2009年教育技术学专业核心期刊〈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中的文章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总结复杂性理论和方法在教育技术学中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以期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该文采用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两种研究方法,结合第四届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研讨内容及相关文献,从教育信息化政策、相关实践项目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方面对中日两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积极从中发掘值得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于12月30日至31日在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举行。本届论坛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承办,《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和《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社协办。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的宗旨为交流协作、促进协作、激励创新。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会聚经验精英,开拓教育技术研究新视野。一、论坛主题报告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作了“思维复杂性理论与创新性突破”的主题报告,深入探讨了两个问题:“灵感”或“顿悟”的酝酿过程…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0):93-93
<正>会议定位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也是中国电化教育发展三十年纪念。现代教育技术脱胎于电化教育,其研究及应用取得喜人成绩。从事教育技术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高校逐渐增多,现有410高校培养教育技术学学士、70多家高校拥有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点、10家高校(含军事院校)具有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点。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和社会生活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4.
试论教育技术学专业及其开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化教育作为教育技术的初级阶段,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日趋成熟,发展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学科——教育技术学。这是现代科学技术与教育相结合而形成的新领域,是教育内部其它领域不曾涉及也无法涵盖的领域。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并不是表述上的一种简单变化,其内涵和外延在进一步的丰富和扩展,并自觉地融入到整个教育之中。近几年来,各师范院校相继开办了教育技术学专业。这里对开办教育技术学专业及其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一、教育技术的概念及由来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现状总结的基础上,依据CNKI引文数据库,对77个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近10年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开放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外语电化教学》等8种CSSCI来源期刊的论文被引情况进行统计,计算出每一个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h指数并予以分析,希望能为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发展及其研究生培养改革提供现实依据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入门课程.近年来使用比较广泛的导论课程教材有《电化教育导论》、《教育技术学导论》、《教育技术学》等,本文追溯各教材产生的历史背景,从教材的角度论述我国教育技术概念的演化以及教育技术理论框架的建构,并对本课程教材建设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增进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生学术交流,营造博士生群体创新性学术氛围,搭建研讨平台,培育学术新人,促进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繁荣,第四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将于2008年10月18-19日在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举行。本次论坛由西北师范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承办;支持单位有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社、  相似文献   

18.
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和规模是前所未有的。在当前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技术学专业(特别是在地方本科院校)的建设在国际上还缺乏比较系统、成熟的可借鉴经验,需要我们自己在实践中探索研究。该研究结合嘉应学院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定位、课程体系结构设置及其注意问题等,希望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建设能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0):I0004-I0004
<正>李龙教授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电化教育工作至今已经整整50年了。他是新中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事业发展全过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他主持创建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电教馆、电教系、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教育技术史博士培养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高速发展,是全国教育技术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不同的单位、不同的人所作的贡献大小不同。本文多维度、多视角地分析研究了中国教育技术学的权威刊物《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1997年—2006年间发表的论文,以期探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及教育技术专家学者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