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堂时期是杜甫诗歌创作一个重要阶段,特别是在七律上,杜甫进行了不同以往的大量诗歌创作实践.在开拓七律诗歌内容的同时,还大量的运用了叠字以及"诗中有画,画中有事"的事态叙写,使七律诗臻于完美、更加多样化的表达出作者的主旨.  相似文献   

2.
正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说到杜甫,相信同学们已经诵读过不少他写的诗篇。杜甫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作为杜甫诗作中的精品,这首《登高》也常被推举为七言律诗中的上乘之作,被称为"七律之冠"。  相似文献   

3.
曾小艳 《科教文汇》2007,(8S):162-162
杜甫对儿女的呵护疼爱,在其诗里表现得很是充分。诗如其人,透过儿女诗,杜甫向我们展现了他人性中的慈父形象,使其“诗圣”形象更加可亲可敬。  相似文献   

4.
杜甫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中国史诗的杰出代表,号称“诗圣”。杜甫的诗“尽得古今之体,而兼从之所独专”(元稹《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铭》),“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宁祁在《新唐书&;#183;杜甫传》)。杜甫一生博学广敛,集众家之长,其诗丰富多彩,清新隽永,韵律严谨,以仗工稳,字里行间苛求完美。尤其描写景致、刻画人物,生动活泼,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5.
才子与数序     
郑友消 《知识窗》2007,(6):47-47
一祖唐代大诗人杜甫。元代文学家方回在诗论中贬斥西昆派,推崇江西派,提出“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唐时之冠,是为“一祖”。  相似文献   

6.
唐朝诗人杜甫曾写过十多首怀念和凭吊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诗。上元元年春天,他初到成都谒武候祠后,曾写一首题名“蜀相”的七律:“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为大家所熟知的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辅佐刘氏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人们心中是智慧的化身。但六出祁山,由于不重视军事情报,以致兵折将损,五丈塬“星陨”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在军事战略上是有深刻教训的。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七律·长征》的创作过程,分析其音乐特点。  相似文献   

8.
杨玉华 《科教文汇》2007,(11X):F0002-F0002,F0003
李白与杜甫的友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世上评述李白和杜甫的文章,也早已充栋,何容再言!只因读了9月23日《新安晚报》文学随笔《谁比杜甫更懂李白》一文,感觉作者由误读到猜想,说杜厚于李,而李薄于杜,这真是天大的冤枉。  相似文献   

9.
王雪 《科技风》2012,(11):226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杜诗众体皆备,尤以其叙事诗值得珍视.在杜甫之前,文人笔下的叙事诗很少,涉及到百姓生活的叙事诗更是少之又少,而叙事诗发展到杜甫,已经有了质的改变.本文以“三吏”“三别”为例,从四个方面简要分析杜甫的叙事诗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自建安时期曹植将游侠题材引入诗歌创作领域,以游侠作为吟咏对象的诗歌创作开始成为各时代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时期都因其独特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而导致各时期游侠观念有所不同,投射在各时期的诗歌创作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以唐代游侠观念转变入手,论述唐代游侠观念转变及其对唐代游侠题材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唐代诗人写了诗后,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发表": 呈示寄赠这是最普遍的方式,如李白的诗<赠汪伦>、<沙丘城下寄杜甫>.有些诗虽不以"寄"、"赠"为题,但也是赠送给别人的.有时诗人直接把自己的新作向友人吟诵.杜甫的诗友苏涣曾到杜甫船上拜访,当面吟诵自己的诗给杜甫听.  相似文献   

12.
自建安时期曹植将游侠题材引入诗歌创作领域,以游侠作为吟咏对象的诗歌创作开始成为各时代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时期都因其独特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而导致各时期游侠观念有所不同,投射在各时期的诗歌创作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以唐代游侠观念转变入手,论述唐代游侠观念转变及其对唐代游侠题材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杜甫很忙     
近日,诗圣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俨然成了微博红人,并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相似文献   

14.
季南 《科教文汇》2014,(29):88-89
杜牧诗个性鲜明,在晚唐文坛独树一帜。其诗文受到中朝诗家不同程度的关注。对杜牧诗歌的总体风格和“拗峭”特点中朝诗家认识一致,但对杜诗“拗峭”特点形成的原因却有分歧。本文试以杜牧七律作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中朝诗家对杜牧七律风格的批评,为人们更好地理解杜诗提供域内、域外两个诗评视角。  相似文献   

15.
董冶 《科教文汇》2008,(3):143-143
杜荀鹤是晚唐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受到晚唐佛教思想的影响,加之他一生执着于科举却不得,饱受精神之苦的折磨,这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诗歌创作中,有一种“通感”的运用,利用通感,常常可以使诗歌的语言变得很新,从而达到诗化的效果。例如这样两句诗“烟囱翻阅秋荷/小杜的江南诗删改得面目全非。”本来是视觉形象“滚滚浓烟污染了环境,看,荷塘的荷花也枯萎了。”如果这样写,何来诗意?但是在创造领域中,人的感官是相通的,同样的污染,诗人用触觉形象把它表现出来,环境污染便得到诗化,且让人触目惊心:“烟囱翻阅秋荷/小杜的江南诗删改得面目全非。”诗中打黑点的字,便是触觉,有了它,真是平凡生活诗化的神来之笔。诗歌创作与技术发明都是创造性劳动,很多技…  相似文献   

17.
晏殊小令词,备受世人瞩目,研究之文满案盈箱。其诗歌却受尽冷落,其实晏殊的诗歌创作也有别具一格之处,成就明显。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当年晏诗声名盛大。之所以研究者甚少是因为晏诗大量佚失。本文将通过对晏殊与西昆体、李商隐之诗的比较,浅要论述晏诗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赵莉莉 《科教文汇》2007,(10S):179-179
曹操诗歌在中国诗史上的最大价值是突破了两汉经学的藩篱,第一次把天下意识和忧恶意识注入诗歌创作,开创了悲壮的诗风和阔大雄奇的意境,进而创作出了具有动天地,感鬼神之魅力的诗篇,为中国诗史开一坦途。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梳理杜甫涉及儿女的作品,探讨杜甫的教育观,获得以下结论:一、杜甫本着"人生贵是男"、"男儿性命绝可怜"等心态,对待儿女的态度不同,对儿子的教育的重视远胜于女儿。二、杜甫虽然常年流离在外,少有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但却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孩子的机会,其教育观源于生活,渗透到日常生活里的每一件琐事之中,可说是一个尽责的父亲。  相似文献   

20.
杜甫对儿女的呵护疼爱,在其诗里表现得很是充分.诗如其人,透过儿女诗,杜甫向我们展现了他人性中的慈父形象,使其"诗圣"形象更加可亲可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