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是中国新文学的开山鼻祖,也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人。在他伟大的一生中,曾与儿歌结下不解之缘,为幼儿文学的发展作出过贡献。“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先生当年就曾自编自唱音韵和谐的催眠曲,用来催眠他的孩子海婴的入眠: 小红,小象,小红象, 小象,小红,小象红; 小象,小红,小红象, 小红,小象,小红红。有时他又改口换了调子: 吱咕,吱咕,吱咕咕呀! 吱咕,吱咕,吱吱咕。  相似文献   

2.
1.红,红,红目的;锻炼四肢活动的能力,提高对色彩的反应能力。玩法:场地两端画一条起跑线和一条终点线。孩子并排站在起跑线外,老师(或请一个孩子)喊出三种颜色。如喊的颜色不一样,如“红,红,绿”或“蓝,蓝,红”等,孩子  相似文献   

3.
一阵微风拂过,飘来了一个鲜艳的红气球。它不知不觉地来到一片绿油油的西瓜地。看见一个个大大的绿绿的和自己长得相似的西瓜,它想:"它们哪有我这么红,红得那么美丽鲜艳;  相似文献   

4.
目前,关于“红舞”的研究非常欠缺,滞后于红色文化发展热潮,研究“红舞”的历史演进概况,发掘其不同时代的特性,在当前甚有必要。中国“红舞”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均有鲜明特色,体现在:1919--1949年,以“革命救亡”为本色和主题的“红舞”启蒙和发展;1950--1965年,以“生产建设”为内涵和主流的“红舞”演进和突破;1966—1978年,强调“政治斗争”、“个人崇拜”的“红舞”样板化和异化;1979年至今,“复古”与“创新”冲荡交织的“红舞”新生和兴盛,把握“红舞”的发展概况和不同时代的美学特性,能为今天的“红舞”编创提供学理依据和思想创意。  相似文献   

5.
小红上小学五年级了,她的学校其实离家并不远。早晨,妈妈会开车把小红送到学校后再去上班;下午,不管自己多晚下班,她一定会亲自接小红回家。妈妈说虽然辛苦,但是值得,毕竟不放心让小红自己一个人去学校读书。有人问小红妈妈说:“你干吗不让小红和同学一起去上学呢?估计你们邻居中也有孩子是和小红在同一所学校上学的吧。”  相似文献   

6.
<正>在红、黄、蓝三原色中,我最喜红色;在五色土里,我最爱红色的土地。 江西多红壤土,土质脊薄,然颜色鲜红。 在革命年代,这块土地,是战火熏蒸,热血浸漫的红色土地。罗霄山脉、武夷山与五岭的交结延伸的崇山峻岭,是红土地的魁伟身躯,它曾是红军和红色政权的摇篮。红山茶、红杜鹃、山花红烂漫,红军、红马、红缨枪。毛泽东“在马背上哼成的”大量史诗里用:“赣水那边红一角”、“风展红旗过大关”等大量诗句,用“红”来形容革命战争的火红景象和大好形势。红色,是时髦,是荣誉:如“红色区域”、“红军”、“红色儿童团”、“红孩子”、“红嫂”、“红属”、“红井”、“红色饭店”等。红色,革命年代的绝对流行色! 无论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上说江西及其与邻省接壤的边界处,都是红土地。这块红土圣地的历史是何等神奇而厚重啊! 我深为红土地历史和红土地精神感动与征服。 六十年代起,我主要从事革命历史题材即“红土地文艺”创作,在“红土地”上苦苦耕耘。30多年来,为深入生活,我跑遍了土地革命时期的几个红色根据地,作现场采访,实地考察。我到过赣东北的闽浙赣苏区,采访方志敏与红十军素材,几次去湘鄂赣、湘赣苏区参观“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和“平江起义”旧址;赴红色粤赣边采访陈毅及坚持三  相似文献   

7.
倾诉与象征     
师文浩同学告诉我们,瑞德·安布瑞他度过整个中学生活的红雨伞。很显然,他把这把红雨伞拟人化了,红雨伞是他心中的一种象征。象征着什么呢?朋友,友情,也满怀感情地说:“我觉得自己正在被你的目光融化。我位起你的手冲出雨帘,仰面高呼‘我是最幸福的人!’”他也不会在“因  相似文献   

8.
扩红运动时期,中央苏区妇女在提高扩红成效、延长扩红时效和降低扩红负面影响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在扩红运动中,苏区妇女通过口头、文艺、传媒等动员方式,对苏区民众进行了全员参与的广泛动员和全程持续的实时动员,深化了扩红运动在中央苏区的影响力,使扩红运动呈现出全民性和持续性特点,提高了扩红的成效,也延长了扩红的时效。此外,苏区妇女成为后勤保障的主力军,缓解了因扩红而造成的劳动力缺乏问题,为不断扩大的红军提供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持,有效降低了扩红运动的负面影响,对中央苏区坚持反"围剿"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和倍问题”与“差倍问题”的应用题,结构比较相似,同学们要注意区别。“和倍”应用题的题型是:已知两个数的和,又知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例1】红气球和黄气球一共有32个,已知红气球的个数是黄气球的3倍。红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个?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轧后不同快速冷却工艺对低碳低硅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轧后快冷返红温度为600℃时,试验钢的冲击韧性最好;返红温度为550℃时,钢的强度有所上升但塑性降低,冲击韧性有所下降;返红温度控制在650℃时,粗大碳化物从奥氏体晶界析出,导致低温韧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国民军二军在控制河南期间与当地民间武装红枪会交往颇多,关系复杂.胡景翼的"豫人治豫"政策使其与红枪会尚能和平共处;岳维峻的残暴统治终激起了两者之间的激烈冲突.最后,其关系以红枪会将国民军二军驱逐出豫而告终.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20年代,国民军二军在控制河南期间与当地民间武装红枪会交往颇多,关系复杂.胡景翼的"豫人治豫"政策使其与红枪会尚能和平共处;岳维峻的残暴统治终激起了两者之间的激烈冲突.最后,其关系以红枪会将国民军二军驱逐出豫而告终.  相似文献   

13.
《百家讲坛》的“圈内不红圈外红”现象引起了大家对文化的深层次思索,同样,教师中“红与不红”的现象也值得引起关注,教师之“红”大致分为一类:一是校内小红校外红;二是校外不红校内红;三是校内、校外一片红,能够到达到第三类境界的,我想纪连海算一个。  相似文献   

14.
以壶瓶枣和梨枣为试材,探索枣果采后转红与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枣果采后转红过程中果皮活性氧清除酶SOD、CAT活性均呈下降趋势,O_2-生成速率、H_2O_2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果皮SOD活性与O_2-生成速率、H_2O_2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果皮SOD活性与O_2-生成速率、CAT活性与H_2O_2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果皮褐变度显著增大,表明枣果采后在转红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氧的清除能力降低,导致活性氧积累;枣果采后转红过程中,相对电导率增大,MDA含量增大,表明枣果果皮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说明枣果采后转红过程中果皮活性氧代谢失调,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褐变发生。  相似文献   

15.
红赤系色彩是唐宋志怪文学中刻画精怪形象的重要手段。文化象征源于火焰的红赤系色彩与鲜血的文化意象相叠加,衍生出两元文化象征:一方面红赤色成为唐宋精怪世界中位高而权重、辟邪与降福的威灵象征;另一方面红赤色在唐宋精怪世界中也具有灾异与不祥、邪祟与厄运的恶力象征。这种两元文化象征属性,使红赤色精怪成为唐宋志怪文学中的重要主体。  相似文献   

16.
《青年实话》大量文论涉及苏区共青团的扩红,展现出苏区共青团扩红的一些基本特点,即:开展团员征收运动和扩大少年先锋队,培养红军后备军的主干力量;建立地方青年和红军的联系制度,加强地方青年及红军的心理建设;树立和宣传扩红的典范,推介各地扩红的方法和经验,批评扩红中存在的错误;宣传鼓励从各方面支援红军及其家属,切实推动扩红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网红经济及其各种网络衍生品正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态的变迁,冲击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网红经济凸显了消费符号化,改变着大学生现代文化生活方式;网红经济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真正的情感归属;网红经济带来人际关系的物化,其商业属性淡化了自律属性。网红经济碰撞下针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培育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强化消费道德教育,创新消费行为与文化,探索协同合力育人的方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红经济迅猛发展与行业规范走向的同时并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重视外部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不断与时俱进,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科学与健康的消费理念,注重和发展大学生精神与文化消费,进一步明确和培育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8.
《青年实话》大量文论涉及苏区共青团的扩红,展现出苏区共青团扩红的一些基本特点,即:开展团员征收运动和扩大少年先锋队,培养红军后备军的主干力量;建立地方青年和红军的联系制度,加强地方青年及红军的心理建设;树立和宣传扩红的典范,推介各地扩红的方法和经验,批评扩红中存在的错误;宣传鼓励从各方面支援红军及其家属,切实推动扩红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天台山红脉钓樟的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红脉钓樟种内竞争较之与其伴生树种七子花间的竞争弱。红脉钓樟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的大小顺序为:七子花>种内>苦枥木>青钱柳>江浙钓樟>红果钓樟>阔叶蜡瓣花>榔榆>尾叶樱>柳杉。竞争木对对象木的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个体大小服从幂函数关系,竞争强度随对象木个体大小的增大而减小;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大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气球与西瓜     
一天,风爷爷把红气球带到了一片西瓜地的上空。红气球摆着一副学者的风度。对西瓜大声说:“小家伙们。你们抬头看看,知道我是谁吗?我是赫赫有名的红气球先生!”西瓜们惊奇地望着红气球。红气球更神气了:“看看你们,穿着平平淡淡的绿衣服,简直是个俗气的土老冒!看我,一身红袍,多么耀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