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陷入困境八十年代,电视服务节目曾经经历过一段辉煌。那时,中央电视台的《观众之友》《为您服务》影响大、收视率高,成为当时的名牌栏目,并由此产生了张悦这样和蔼可亲、诲人不倦的“生活百事通”式的名主持人。但是,九十年代以来,这类“百事通”式的服务节目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观众之友》《为您服务》被取消;各地电视台的《生活桥》《生活之友》《服务到您家》等也越办越不景气,不得不相继停办、改版。与此鲜明对照,时下的广播电台大开听众直拨热线,点歌、健康咨询、交友征婚、供求搭桥……服务节目一档接一档,十分红…  相似文献   

2.
中央电视台在今年对几套节目作了一些改革和调整。第一套节目(北京地区二频道)试办大型专栏节目。这套节目原有各类专栏节目60余个。由于栏目众多,时间分割得很碎,给观众收看带来不便。为此,中央电视台作了更改。从今年1月起,每周有一个晚上试行一种大的专栏节目板块结构。具体方案是,将专题部的7个栏目:《祖国各地》《为您服务》《兄弟民族》《规矩与方圆》《人物述林》《卫生与健康》  相似文献   

3.
中央电视台在今年对几套节目作了一些改革和调整。第一套节目(北京地区二频道)试办大型专栏节目。这套节目原有各类专栏节目60余个。由于栏目众多,时间分割得很碎,给观众收看带来不便。为此,中央电视台作了更改。从今年1月起,每周有一个晚上试行一种大的专栏节目板块结构。具体方案是,将专题部的7个栏目:《祖国各地》《为您服务》《兄弟民族》《规矩与方圆》《人物述林》《卫生与健康》  相似文献   

4.
《无锡县报》自1982年底开辟《科学园地》专栏后,几乎以每周一个整版的篇幅宣传科普知识,至今年4月底,这个专栏已出了350期。“《科学园地》帮我夺高产”、“《科学园地》使我走上致富路”、“《科学园地》是不见面的老师”……读者的厚爱溢于言表。实际、适用、通俗,是我编辑这个专栏,进行科普宣传的一点体会。实际。根据县报的读者大多在农村这一特点,《科学园地》的内容以农业科技知识、多种经营知识为主,同时配以卫生、生活知识。在宣传农技知识方面,辟有《当前农事》、《植物保护》、《农事顾问》等栏目,经常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和身体的健康。他们渴望从报纸等媒体得到有关医疗卫生知识,以便科学地安排生活,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投身于经济建设。为顺应这一潮流,除专业性报刊外,许多党报也相继开辟了卫生保健类专栏或栏目。嘉兴日报从1995年起也开办了《卫生与健康》、《医疗保健》专栏,具体由我编  相似文献   

6.
王丽萍 《青年记者》2007,(14):30-31
近年来,一个被统称为情感倾诉类的栏目先后登上了多家都市报的版面。如武汉的《楚天都市报》开设了“讲述”栏目,郑州的《大河报》开设了“都市倾诉”栏目,《东方今报》开设了“男左女右”栏目。该专栏一经出现,就备受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的青睐,阅读率较高,市场效益看好。短短几年,该专栏就迅速风靡大江南北的都市报。  相似文献   

7.
余丽蓉 《新闻前哨》2004,(11):41-42
以某位编辑或记的名字命名一个专栏或栏目,正在成为时下新闻媒体面对激烈市场竞争进行创新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仅以武汉地区报业为例,就有《楚天都市报》的经济专栏《龙女看市》、寻医问药专栏《寻呼方琳》,武汉晨报的舆论监督专栏《王浩峰的眼》,《武汉晚报》的知名个人专栏《范春歌工作室》及其民生新闻、服务新闻  相似文献   

8.
阎兆伟 《记者摇篮》2007,(7):116-116
《辽宁老年报》今年伊始,在一版编辑的策划下,开设了《不得不说》新的时评专栏,该专栏由我主笔,发表署名文章。该栏目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对社会上发生的、读者  相似文献   

9.
太阳刚刚升起,楚天都市报副刊部的门口就已经有人在探头询问:“请问哪位是邹编辑……” 找人的是楚天都市报的读者,他们或来投稿,或有事相求;被人找者是楚天都市报副刊部的副主任、多个副刊的责任编辑──邹晖。 与楚天都市报同步成长的她,短短四年,可谓名播荆楚。在楚天都市报上百万读者中,或许有人会陌生于她的名字,但提起由她编辑的一个个副刊,却鲜有不熟悉的。从《百姓生活》到《打工一族》,从《银发岁月》到《大学校园》,从《婚恋家庭》到《情感话廊》……邹晖与她编辑的副刊,伴随着楚天都市报的快速成长,早已深入到了读…  相似文献   

10.
纵观武汉报业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办报现象:自去年《楚天金报》率先推出“真情倾诉”专栏以来,不少媒体竞相仿尤,纷纷推出相关栏目,情感倾诉类的专副刊在武汉报界风行一时。 然而笔者在与不少读者交流时,他们更多地是称赞《楚天金报》的“真情倾诉”“蛮好看”、“读起来过瘾”,而且不少读者专  相似文献   

11.
市民报情感倾诉专栏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玲 《新闻前哨》2006,(4):25-26
在目前热销的市民生活报上,流行着一个口述实录文体的副刊专栏——由普通百姓倾诉自己生活中的情感遭遇,记者聆听记录而成。它们被统称为情感倾诉栏目。情感倾诉最早出现在电台晚间节目中,像几年前广为人知的《夜渡心河》、《心灵之约》等节目。1997年《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第10版记者安顿主持的“口述实录”专栏首开报纸先河。由于读者青睐、市场效益看好,于是各报纷纷开辟情感专栏。短短几年,情感专栏迅速风靡了大江南北的市民生活报。如大打情感牌的《楚天金报》的《真情倾诉》专栏,湖北发行量最  相似文献   

12.
奥运报道《楚天都市报》较早动手作了准备,一方面在日常新闻版中开设奥运栏目,让版面预热,让编辑热身,让读者关注;另一方面,开始购买奥运资料,贮备了逾千张图片,加强与网站的联系,以最大限度充实报道内容。 奥运会开幕当天,《楚天都市报》的8个版“金色奥运特刊”与读者见面。特刊分为A、B两大板块,分别侧重于新闻和服务。编辑思路和版面风格体现在版面的分配中:  相似文献   

13.
《四川日报》:"我在现场"从2011年8月开始,《四川日报》在一版开辟"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推出"我在现场""直击一线"等子栏目,为读者奉献出一大批散发着泥土芬芳、投射出生活热力、反映民众真实心声和诉求、采集于基层的鲜活报道.这些报道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提高了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截至10月下旬,《四川日报》已刊发百余篇专栏图文报道,受到读者好评和喜爱.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是读者的阵地,是他们抒发胸臆、纵论时事、扬善贬恶、设计问策的园地。因此,《读者来信》的策划方针有别于报纸的其它版面,它必须让广大读者成为版面的主角。 让读者唱主角,一是版面上“亮相”的应以读者面孔居多,让读者走进版面,走进专栏;二是让读者关心的内容成为版面的中心。《河南日报·读者来信》版栏目的几次调整,都是“坚持以读者为第一”的宗旨,具体体现在更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生产、工作和思想道德修养。一句话,把《读者来信》版办成读者的挚友。如《百姓话题》、《呼声与建议》、《为您服务》、《各抒己见》等专栏的设置,均体现了这一原则。即使看似与读者关系不那么直接的《社会调查》栏目,也是对群众反映强烈、带有普遍意义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及典型性强、影响较大的信访案件的调研性报道。但反映的仍是读者的意见、呼声和要求,并不会冲淡读者唱主角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从1990年济南日报理论部创办《百事说》言论专栏以来,经过5年的苦心经营,《百事说》逐步成熟了起来。由最初的不定期到一周三期到现在的一天一期,作为地方党报头版的群众性小言论专栏,《百事说》深受群众喜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成为《济南日报》的名牌栏目。近些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逐步深入,从严肃、权威的党报到生动、通俗的晚报,还有风格各异的行业报纸,都出现并活跃着名称不同又各具特色的专栏言论。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辽宁  相似文献   

16.
张燕 《新闻前哨》2013,(10):75-76
讲述类栏目最初出现在央视的《焦点访谈》,其内容宽泛,问题尖锐,吸引了不少关注。后来,这种形式被报纸借鉴。诞生了情感讲述专栏。以湖北地区为例,《武汉晚报》的“百姓讲述”、《楚天都市报》的“讲述”、《楚天金报》的“百味人生”、《武汉晨报》的“倾诉热线”……这些专栏一办就是好多年.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17.
读者之声     
湖南省洞口农药厂曾华忠:一九九一年第十一期《新闻与写作》的“读者之声”专栏,刊登了我三点意见,其中第二条是:“读者之声”栏目,应每期有读者最新的呼声,密切编辑与读者的联系。第三条是:增设“好稿推荐”栏目,每期刊登二三篇好新闻作品,供通讯员鉴赏。自这些意见刊载后,每期都有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生活? 1999年春,我接手《襄樊日报经济周刊》生活版的编辑工作后,一直都在苦苦思索这个问题。现今业界竞争异常激烈,各家媒体为赢得读者,相继都开辟了生活类栏目,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异彩纷呈。例如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其它媒体的“百姓创业”、“帮你打听”等林林总总的栏目,仅本社就有晚报的生活服务专版、日报的“晓慧看生活”专栏等等,那么经济周刊的生活定位应该是怎样的呢?如何在夹缝中寻找一方豁亮的天空? 选择百姓身边的话题。一张报纸办得如何,是否为读者喜闻乐见是报纸的生命和根本。以往,读者对报纸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记者》2013,(1):33
情感是人类最具共性的元素,情感栏目是都市类媒体内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吸引读者、增强影响力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十年历程,它面临新的拐点和创新需求。为总结交流这类栏目及文体的运作经验、采写方法,探讨其今后的前行与创新,《中国记者》与《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合办"都市报情感栏目的发展趋向及写作征文"。  相似文献   

20.
把美术编辑称之为报纸的美容师,确实形象。一张报纸的“仪表”能否给人以美感,与美术编辑的“梳妆打扮”是分不开的。正像人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注重仪表美一样,随着报纸的发展,也越来越讲求版面的形式美了。纵观国内报纸不难看出,《新闻出版报》《楚天周末》等报的报头,新颖别致,有强烈的现代感;《现代人报》《羊城晚报》等南方一些城市报纸的版式,点、线、面的大胆应用,形成了鲜明的个性,而那些装饰性的插图和刊头等,赋予情趣,体现出形式美和时代感。事实说明,一个形式美的报纸,能以它的直观性争得读者的第一视觉、第一印象,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增强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