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度戒是瑶族社会中的一种重要宗教仪式。对于小林香人来说,度戒仪式是成年男子获得社会地位认可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赋予瑶族男子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手段。本文以小林香的盘文飞于2011年农历11月17日至20日举行的度戒仪式为主线,并以仪式中的各步骤为重点,以此揭示出整个度戒仪式过程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2.
度戒仪式是盘瑶地区的一种宗教习俗,瑶族男子只有接受度戒仪式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瑶族师公也需经过度戒仪式来实现身份的转换。"挂灯"——作为度戒仪式中必经的阶段,它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它体现了家庭和家族层面间的联系,并表达了对民间信仰的共同认知。以昭平县仙回瑶族乡小林香屯的挂灯仪式为例,试图从中探讨挂灯仪式在瑶族社会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滇越瑶族崇信"万物有灵",并道教经义和佛教教规为核心,又结合本民族原始宗教及伦理道德,发展成具有个性名称和用途十分繁杂的瑶族宗教经籍。度戒是瑶族男子的成年礼,既是瑶族男子度戒入教仪式,又是其宗教以沿袭的传承形式,是瑶族社会生活中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重要内容。滇越瑶族宗教活动,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除崇奉的神祗大体相同外,使用的法器与道教无甚差别,对滇越瑶族宗教的教义和活动调查研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发扬光大滇越瑶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永州辖属九嶷山区的六个县居住着汉族、瑶族、壮族等民族,九嶷山区是中国瑶族主要的集中居住地。千百年来,瑶、汉民族文化互为渗透、互为影响,形成了独特宗教氛围。在九嶷山区的汉族古村里至今仍保存一些阳事道场仪式,如赶师公仪式,瑶族也有度戒等仪式。度戒与赶师公仪式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参加仪式的人员都是男性也叫会首,主持仪式的也叫法师或师公;其次度戒与赶师公整个仪式的过程大致相似,度戒只是多了许多巫术,更具有神秘性;再次,这两种仪式的基本功能相似,参加度戒后的会首成为真正的"人",并祈神能佑平安;参加追赶师公的少年也就成"人"了,以后需要承担社会责任;村子举行这种仪式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祈神保村子的平安,少灾少难,村民能安居乐业。瑶汉民族的这两种仪式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它们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根源联系,值得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5.
瑶族宗教重要而隆重的仪式——度戒,与道教的斋戒,表现了某些共同的现象,瑶族度戒是否受道教斋戒的影响,它们之间有无内在的联系,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在较长时间以来,国内外研究者较为普遍的看法,是瑶族宗教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有的论著还认为,现时的瑶族宗教已经深度的道教化。1989年11月,在云南个旧市召开的全国瑶族研究座谈会上,有的学者认为瑶族度戒的仪式完全按照道教受授门徒的皈依方式,也完全遵循道教的基本戒律。因而,将瑶族宗教与道教相类似的宗教仪式进行对比分析,对更深入地研究瑶族宗教与道教的关系,特别是它们的内在联系,应该说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一些瑶族文化研究者把瑶族的宗教信仰界定为道教.《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有一篇《瑶族度戒与道教斋戒》的文章说:“在较长时间以来,国内外研究者较为普遍的看法,是瑶族宗教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有的论者还认为,现时的瑶族宗教已经深度的道教化.1989年11月,在云南个旧市召开的全国瑶族研究座谈会上,有的学者认为瑶族度戒的仪式完全按照  相似文献   

7.
度戒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民间传授道教戒律的活动,也是培养民间道教传人的仪式;度戒还是进行伦理道德和法规范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度戒活动由固有的习惯法进行调整。度戒习惯法包括主体规范、组织规范、行为规范、仪式规范等,这些规范基本传留在当今金秀的山子瑶社会。度戒习惯法在培养度戒者和参加观看者成为遵规守约、遵纪守法的人方面具有积极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瑶族是一个不断迁移的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然而,这个民族却依靠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度戒",在民族历史进程中没有因为不断迁居而解体,反而保持了自身鲜明的民族特色,维系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从云南蓝靛瑶"度戒"仪式入手,透过仪式的象征秩序和象征意义,能够揭示出仪式与少数民族集体记忆建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化人类学研究宗教旨在探究人类文化,而在宗教文化系统中,宗教行为即仪式极为重要。度戒作为瑶族重要宗教文化又超越其宗教内涵,在一定程度上承载厚重的民族文化使命,借助这一制度性仪式给即将走上社会的男子灌输传统道德、社会责任、生活礼仪和文化教育,富有象征意义和内涵的度戒仪式本质上合理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民族与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0.
“诗言志”是一种教学内容,是成年礼仪式上展演的一个节目。尧舜时代成年礼中有言志活动,它影响到西周以后冠礼仪式上的言志文学活动,冠礼言志以述祖德、祝寿考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原始社会的"成年礼"仪式是原始社会个体"通过仪式"的重要阶段,是原始社会检验年轻一代是否成熟,是否被社会承认和接纳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一些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民族仍保留举行"成年礼"仪式的习惯,并且有男、女孩的区别。原始社会"成年礼"仪式的出现对后来学校教育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周思宇  张敏 《考试周刊》2013,(17):156-157
成年礼作为青少年迈向成人的仪式,广泛存在于西南民族地区。本文从梭坡乡嘉绒藏族女子成年礼的来历、举办的程序出发,探究成年礼在儿童社会化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成年礼在山西晋城一带又叫开锁、圆十五、圆(元)辫等,现在通称开锁,其仪式过程较为复杂,基本上由请神、戴锁、开锁、谢神四部分组成,同其他地方成年礼一样都是表明一个孩子的身份转变仪式,但因地域不同,文化传承不同,晋城成年礼又表现出了其独特的"回家"、启智等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14.
成年礼在山西晋城一带又叫开锁、圆十五、圆(元)辫等,现在通称开锁,其仪式过程较为复杂,基本上由请神、戴锁、开锁、谢神四部分组成,同其他地方成年礼一样都是表明一个孩子的身份转变仪式,但因地域不同,文化传承不同,晋城成年礼又表现出了其独特的"回家"、启智等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15.
渡海神话记载了瑶族先民艰难迁徙的历史。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性表述,渡海神话的传承使瑶族族群文化的规约得以形成。同时,它体现了瑶民祖先崇拜的心理,是瑶族仪式文化演绎的重要内容,因而成为维系天下瑶民的心灵纽带。  相似文献   

16.
在瑶族信仰中,雷神是具有复杂社会职能的神,其关键职能就是生殖功能,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国即为繁衍生命和丰饶农业。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诸神中雷神在瑶族中占的地位十分重要,瑶族先民把生殖的祈盼寄托于雷神,雷神的生殖功能通过许多文化形式来体现,如洪水神话、祭雷仪式、禁忌等。  相似文献   

17.
学校仪式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学校通过程式化的仪式对不特定多数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仪式的组织主体和举行地点,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仪式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前者包括开学典礼仪式、毕业(学位授予)仪式、青年礼仪式、校庆仪式、运动会仪式、升旗仪式、主题教育仪式等,后者包括成年礼仪式、纪念仪式等大众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8.
成年礼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史前时期都普遍存在过的习俗,受礼者要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接受各种严峻考验,然后才能被接纳为民族的正式成员。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小说《妈妈走了》可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运用原型批评方法进行解读。主人公尼基在母亲遇害后一年间的经历,构成了一个"不成熟——考验——成年"的情节框架,它与远古的成年仪式在深层意蕴方面相契合,两者有着同构关系,尼基的精神蜕变过程恰似经历了一场象征性的成年礼仪式。  相似文献   

19.
学校仪式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学校通过程式化的仪式对不特定多数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仪式的组织主体和举行地点,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仪式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前者包括开学典礼仪式、毕业(学位授予)仪式、青年礼仪式、校庆仪式、运动会仪式、升旗仪式、主题教育仪式等,后者包括成年礼仪式、纪念仪式等大众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0.
过山瑶民歌"飞柳飞"是一种仪式音乐,因其中的衬词"飞柳飞"而得名,音乐旋律在五度音域内来回变换,独具韵味,通过独唱、对唱和齐唱的形式,在祭神祭祖祈福美好生活中演唱,音乐简洁淳朴,民族风格浓郁,探析悠久的瑶族音乐文化,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和今天乡村振兴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