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基于理论分析基础,采用丹尼森系数法分析锡、苏、常、通、淮五市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采用匹配值法分析五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采用DEA模型法分析五市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相对行业发展的效率,分析表明苏南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苏南高职教育专业与行业匹配值比苏中、苏北地区大,苏中、苏北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使用效率比苏南高。为此,为提高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苏南、苏中、苏北都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强化专业设置与行业匹配,而苏南高职教育还需要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苏中、苏北高职教育则还需要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加强资源的引进。  相似文献   

2.
由于历史和地域等因素的影响,江苏经济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为定量分析江苏经济发展的平衡程度,构建人均GDP、人均进出口额、三产GDP所占比重等8个指标,运用TOPSIS法对2004-2008年江苏三大区域各地区的经济状况进行评价,得到如下结论:从2004年以来,江苏区域经济发展一直很不均衡,苏南经济发展很快,苏中经济发展次之,苏北经济发展较慢,总体上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阶梯式落差,且到目前为止这种落差不仅未被打破,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产业区域转移的速度和规模越来越大是近年来长三角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和新趋势。这种现象在苏南和苏北地区之间表现的最为明显。通过调研发现,苏南苏北地区产业转移加速了苏北地区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促进了苏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但是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存在苏北地区专业人才缺乏、思想观念落后、苏南地区对产业转移推力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加快改革步伐,推动体制改革,加大政策法规建设力度,发展服务业与提高地区服务水平,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进一步促进长三角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4.
论优化苏北经济结构与实现江苏区域共同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量统计数据表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苏南苏北差距继续扩大的状况,造成这一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中存在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而扩散效应大大滞后和小于集聚效应。实现江苏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就必须发展苏北、优化苏北经济结构,具体对策和途径有:所有制结构以非公有制为主,产业结构调整从提高产业结构聚合质量着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内力与外力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采用加权求和法对江苏三大经济区域高职教育发展水平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发展水平从高到低的排序是苏南>苏中>苏北。苏南和苏北之间、苏中和苏北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苏南和苏中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小。政府应根据不同区域高职教育发展特点,制定针对性和差异化高职教育发展战略,加强对全省高职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苏北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滞后,使得报业发展经费和人才短缺,保守的社会风气也制约着苏北士子投身报业,此期江苏籍报人主要来源于苏南.而其活动区域则受当地报业与经济发展情况、政治中心诸因子影响,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和武汉等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苏省报业亦得到进一步发展,苏北籍报人不断增多,苏籍报人活动区域也相应扩大了.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相比之下,苏北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苏北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积极发展苏南、大力发展苏北”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充分利用科技、人才优势,克服因地理环境、历史环境带来的种种劣势,充分利用苏北现有的职教运作系统为苏北的经济发展助一臂之力。学科学,重人才,迈开大步奔小康成了苏北人民的心声。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已成了小康工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地区经济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复合作用,苏北(指徐、淮、宿、盐、连五市,下同)与苏南(指苏、锡、常三市,下同)的经济差距依然较为突出,并在近几年又趋扩大,1984年苏北、苏南人均GNP分别为596元和1354元.两者之比为1∶2.27,到1994年苏北、苏南人均PNP分别上升到2787元和12310元,两者之比扩大为1∶4.42。区域间的经济差距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江苏在区域间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并存的状况仍将存在较长时期。加快发展苏北地区的经济是缩小区域间差距的重点所在。如何加快发展苏北经济,是多年来各方人士殚精竭虑,共同探索的一个问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深入探索这一问题尤为重要。本文就加强苏南与苏北欠发达地区间的横向经济联系,实现区域共同发展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近年苏南苏北农村初中办学质量的对比,笔者发现,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今天,双方办学质量的差距却越来越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校精神文化是制约苏北农村初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苏北农村初中流于形式的学校精神文化,或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或缺少真正的文化内涵,导致苏北农村初中办学质量一直在低位徘徊,难以走出困境。一、苏北农村薄弱初中陷入办学困境因素的分析与苏南相比,苏北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直接影响和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内部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经济梯度差异发展的现象。江苏省内部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经济在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梯度经济差异。原有的经济基础、区位、政策、交通、人才等方面的因素差异构成了三大区域经济梯度差异的成因。江苏省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倾斜,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加大教育投入来促进江苏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苏地方文献具有分布广泛、数量巨大、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等特点。江苏地方文献是江苏历史文化的真实书写,为江苏的历史叙述提供了重要依据。江苏地方文献显示了底蕴丰厚、独具禀赋的江苏文化的巨大成就。江苏地方文献中有许多文献性质相同,由此形成了许多相应的专题文献,这为江苏研究提供了许多选题。江苏地方文献的传藏,是江苏重要的文化现象。江苏地方文献是江苏珍贵的文化遗产,调查、整理、研究这份文化遗产,对建设江苏、宣传江苏,发展江苏文化事业,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经济辐射与近代江苏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上海的经济辐射对江苏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近代江苏南北在接受经济辐射方面存在的差异也直接导致了苏南与苏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苏南拥有主导产业和经济功能较强的较大城市构成的接收极,因此接受辐射能力较强,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苏北则既无主导产业,也无较大城市,难以有效地接受辐射,从而导致了经济的滞后。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仓储害虫的种类及分布(二)非鞘翅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非鞘翅目害虫共有25种,分属4目11科18属,其中,新记录种为8种,依照本次是结果,对江苏省非鞘翅目仓储害虫的分布,种类组成及变化进行分析讨论,种 的增加与农土特产等物资交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从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和教育的供需矛盾来看,它是十分必要的,从江苏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尊师重教的风尚等来看,它又有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其基本思路是:理论研究与区域实验相结合,整体设计,分步推进,改革创新教育制度,努力体现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目前江苏省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本论文从市场管理学、营销学等制度,结合社会学、经济学理论,对经营者情况进行调查,对健身俱乐部经营本身与外部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对策,以求达到推动江苏省健身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为江苏省体育行政部门规划群众性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苏南地区寺庙分布之广泛由来已久。为赡养僧道,寺观还必须拥有一定的资产作为开展宗教活动的物质基础。其中,作为寺院不动产的土地——庙田占据了重要地位。近代苏南庙田的来源是多渠道的,除了寺院的原有土地外,还通过皇室赐给、信徒捐献施舍、僧置产业、侵夺沙洲滩地等方式获取,从寺志、碑刻资料、地方志、农村调查资料中钩稽、排比史料可以分析其来源。  相似文献   

17.
江苏老山山地蝶类生态分布与区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江苏老山山地蝶类8科52属71种,其中凤蝶科7种,绢蝶科1种,粉蝶科10种,眼蝶科11种,蛱蝶科21种,喙蝶科1种,灰蝶科12种,弄蝶科8种,计得江苏省新记录13种。蝶类区系组成中广布种占53.52%;东洋界种类占38.03%;古北界种类占8.45%。由江苏省六大山地相似度分析,老山山地与方山山地蝶类多样性相似度最高。说明老山山地处于昆虫区系古北界与东洋界的过渡区内。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是经济大省,其对外贸易规模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二,但近年来,由于国际国内多方面的原因,江苏省外贸增长幅度放缓。文章在分析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在发展中存在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低、区域发展不均衡、国际市场较为集中等问题,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法、现场统计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九届全运会男子排球8轮46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第九届全运会冠军江苏男排的进攻与防守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男排的实力主要体现在接发球及其进攻和发球方面;技术稳定,质量较高,失误较少是其获胜的重要条件;队员年轻,敢于拼搏是其获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文学名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江苏不仅是中国众多文学名著的发源地,也是四大名著产生的重要背景地。江苏如何挖掘文学名著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当前江苏打造文化强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