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06年是北京市东城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改革的第三年。三年来,东城区教委从学区化管理、课程改革、“蓝天工程”等着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各学校的发展,实现“优质均衡”。目前,区域内各学校正朝着“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目标努力。  相似文献   

2.
促进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一直是东城区乃至北京市亟待破解的难题。2008年4月,史家胡同小学、东四七条小学在北京市东城区教委的领导下结为“深度联盟校”。三年多来,两校不断推进联盟建设,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史家胡同小学、东四七条小学深度联盟建设经历了资源共享、机制联建、顶层互构三个台阶。  相似文献   

3.
东城区 2008年,东城区教委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化学区化管理,启动学校联盟试点工作,启动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深入推进初中建设工程,举行了学区工作年度论坛、"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创新实践研讨会--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系列研讨活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加强队伍建设,稳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着力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启动学习e网通建设,召开了第三期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及"621骨干教师引领工程"启动会,东城区名校长、名教师教育实践研讨会以及高中新课程系列研讨会的年度教育教学工作会等,促进了教育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石家庄市以建设现代一流、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在推广桥西区“联合校”、井陉县“学区一体化”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紧紧抓住“管理和质量”这个核心,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在2009年召开的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  相似文献   

5.
全面启动学区化管理,实行“621“骨干教师引领工程,成立297个中小学学区学科教研组,成立第二批23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加快干部教师队伍均衡迅速发展。继续实施办学条件达标配置工程和初中建设工程、小学规范化工程,重点扶植一批较高水平配置的实验室,促进硬件建设。举办各类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开展工读学校问题生案例追踪调研,召开问题生教育专题研讨会,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整体推进“蓝天工程”。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制定颁布《东城区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导意见》,拟定《东城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指导性意见》,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6.
东城区 东城区深入推进“优质均衡”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度重视区划调整工作,深入调研,积极探索融合发展的教育模式。组织召开全系统教育工作会,明确了十项教育优势,确立了五大发展战略。统筹安排,以推进“校安工程”、“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高中课程改革”为契机,  相似文献   

7.
朝阳区建立小学三级管理体制,推进学区管理模式创新落实国家和北京市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北京市朝阳区把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新时期的重点任务。针对区内小学数量多、分布广、差异大、类型杂的特点,朝阳区从实际出发,构建符合朝阳区情的小学三级管理体制,实行学区管理模式,不断缩小学区内小学教育差异,建立有利于每一所小学发展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知易行难,志远行近。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已成为中国义务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成为中国教育人的共识,但公平、均衡之路并不好走。作为北京市教育先进区和教育改革实验区,北京东城区将全区教育资源视为有机组合的一盘棋,统筹规划、系统设计,推行学区化管理,大力发展学校联盟,打破传统的办学资源为一校所有的资源固化观念,形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资源开发、利用、分享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事业发展一直保持着领先优势,先后被评为“北京教育先进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获得“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并被批准为国家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区。新区成立后,全区共有中小学校114所,教育资源的扩大,教育文化、理念特色的交融,为新东城教育发展孕育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东城区是首都核心功能区,同时也是一个名园多、老园多,有着丰厚教育底蕴的城区。在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实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目标指引下,东城区学前系统干部教师依托“学区化管理”平台,培育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区域园所整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和湖北省教育厅实施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我中心校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改革,从切实办好每一所学校、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宗旨出发,以优化高效、均衡发展为原则,积极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配置,统筹城乡教育科学发展。逐步探索出“联校走教”、“资源整合”、“挂职交流”、“以强扶弱”等管理模式,扎实地推进了我学区义务教育的科学、均衡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教育质量,保障了每个学龄少年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总体目标的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教育的需要.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如何实现天津市河东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差距,下面,谈谈我区近年来的几点做法. 完善学区管理,推进校际教育资源均衡 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河东区于2007年5月颁布《关于建立河东区中小学"教育发展协作校"的实施意见》,正式建立了"教育发展协作校"机制,依据地理位置临近,强弱搭配的原则,全区成立了4个小学协作校组织、4个中学协作校组织.  相似文献   

13.
日前,457项教学设施开始在北京市东城区的学区内交互使用,15万余人次共享402项校本课程,近2000名教师跨校结对交流,以学区为载体,北京市东城区各学校之间打破校际资源壁垒,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记者从在史家小学召开的北京市学区化管理改革经验交流现场会上获悉,北京将大力推进学区化管理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14.
郭会桥 《成才之路》2010,(6):I0011-I0011
由优质小学或初中牵头.设立试验“学区”。通过学区内教育资源共享、师资交流等方式.打破学校间的“围墙”,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各校均衡发展.遏制“择校热”。  相似文献   

15.
一门名为博览课的课程从本学期开始将逐渐在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普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博览课以北京市东城区蓝天工程博览课为基础,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朝阳区建立小学三级管理体制,推进学区管理模式创新落实国家和北京市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北京市朝阳区把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新时期的重点任务.针对区内小学数量多、分布广、差异大、类型杂的特点,朝阳区从实际出发,构建符合朝阳区情的小学三级管理体制,实行学区管理模式,不断缩小学区内小学教育差异,建立有利于每一所小学发展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学区化管理 为减小校际间差异,东城区进行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益尝试,学区化管理与校区化建设应运而生。学区化管理即按照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分布状况和行政区划,将北片10个街道划分为五大学区,学区内校际间结成联盟,共同开展教研、科研、考研的一体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云南教育》2014,(8):20-21
玉溪市红塔区自2011年探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区化建设以来,加强学区化建设,逐步实现了城乡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不断缩小了校际、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在缓解“择校热”、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公民基本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北京市东城区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一五"时期,提出了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从均衡配置硬件资源、促进软硬件资源共享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面对老百姓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呼声的转变,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2014年伊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北京市东城区启动学区制综合改革。在一年的时间里,东城区先后进行了两轮改革,让东城教育从学区化走向学区制,也从“有教无类”走向“优教无类”,通过新建深度联盟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带、初中双优工程建设、研修合作办学、教师轮岗交流等多种途径,推进区域教育资源的品牌化建设,促进教育公平与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