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素推断题集物质结构初步知识、化学用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于一体,覆盖面大,综合性强,要想快速而又准确地解答此类题目,就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多下功夫,以把握住解答题目的突破口。一、熟记元素排列顺序初中阶段要求同学们推断的元素,其核电荷数都在20以内。其中,氢、氧、钠、镁、硫、氯、氩等则是重点推断对象。采用分段记忆法把1-20号元素  相似文献   

2.
核电荷数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是大纲和高考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尤其在高考推断题中,常以1-20号元素或短周期元素为前提,从不同角度对其原子结构加以叙述.只有熟练掌握它们的结构特征和有关的基础知识,才能对元素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第八单元怎样审度题目,准确把握题意〔单元训练要求〕1、明确审题的正确步骤和科学方法,提高审题能力,掌握审题技巧。2、熟悉各类文题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思维的准确性、方向性、深刻性和灵活性.〔写作病历卡〕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数。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体会11~20各数的组成。3.在实践操作中,初步了解"十"的计数单位,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奥赛题中,有些题目利用不定方程求解,可使解题过程简捷,思路清晰,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例1〕甲乙两数是自然数,如果甲数的5/6恰好是乙数的1/4,那么甲、乙两数之和的最小值是____。)(1991奥林初赛试题) 分析与解:设甲数为X,乙数为Y。依题意列方程:  相似文献   

6.
在不少课外读物和习题中,经常可看到这样一类题目: 填表: 此题的目的显然是要求从某元素的原子量求得质量数,再从质量数和质子数求得中子数。这种从元素的原子量求质量数的方法,从概念上讲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教科书P84~85的例1~3,练习十六的T1~3.教学目标1.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8.
第1课 燕子 〔重点〕1.了解作者观察和描写燕子的顺序,掌握每段所写的燕子特点。  相似文献   

9.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在熟练掌握10以内各数的大小和相关的加减法后数的扩展。学习20以内的数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写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教学目标:1.正确数出11~20每个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进制,正确、迅速读、写11~20各数。2.通过数11~20的物体的个数,增加数感,了解数的顺序;学生自由数一数,读一读,写一写,提高学生学习能力。3.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中,增加学习兴趣。具体编排例题安排例1.数一数,初步…  相似文献   

10.
一、复习要求1 掌握根据化学式的基本计算。即由化学式计算物质的式量、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或某元素的质量分数。2 熟悉有关化学式计算的逆运算。如由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或质量分数推求化学式 ,或由式量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原子量等。3 熟悉化学式计算的深运算。如化合物质量与元素质量的互算 ,样品纯度的计算等。二、常用解题方法1 公式法 根据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 ,可推导出下列计算公式 (以化合物AmBn 为例 ) :( 1)式量=A的原子量×m B的原子量×n( 2 )A的质量分数=A的原子量×mAmBn 的式量 × 10 0 %( 3 )A、B的…  相似文献   

11.
〔大纲要求〕掌握记叙文的一般特点.阅读记叙文,能理解文章的意思和记叙文的特点.〔教材依据〕《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观察和记叙》(初中第1册),《记叙的中心和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中考中有关求原子量的题型是一类重要题型,但课本中却少有叙述。现对求原子量的题型归纳如下:一、根据原子里的概念求算倒1如果用作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千克,则该原子的原子量是()。,。、a,、、、b,_、12b,_、12a(A)子(B)“(C)——(D)op”““”b”一”Q”一”Q”一”b用析根据原子量的概念,该原子的原子量。选(C)。练习1如果某原子与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均为6个的碳原子的质量比为4:3,则该原子的原子量为二、根据式量求原子显例2某元素A的氧化物A刀,的式量为M,则A的原子量为解析…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3~74页。教学目标:1.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品的个数,理解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2.经历摆小棒数数的过程,体会十进制,获得初步的数感。3.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 1 C 12 016 Ne 20 Cu64第I卷一、选择扭{本顺共,3小厄.在每小.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扭目要求的.) 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一于一十*十十,,,十十十+十之兰众十,,十,,A.〕二〔:二〕瑞:丰之二〕二二二〔B.〕〕〔〔:〕吞粼:片屯〕〕〕〕〔〔++++++++~一--一++++++++ ++++++++一-一-一++++++++ +十十十于十六二二沂…  相似文献   

15.
译文五忌     
一忌误解原意①上兵伐谋。(《谋攻》)〔甲〕上等的用兵要打破敌方的计谋。〔乙〕上等的用兵是以谋略攻打敌人。结合文意看,译文〔乙〕准确。“伐谋”即“谋伐”,也就是题目“谋攻”之意。它的  相似文献   

16.
例1 a、b、c、d是1~18号元素中的州种元素。a、b元素的阳离子和f、d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b元素缘于的最外层电子数比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c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比d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多。它们的核电荷数的大小关系是( )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第一册“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目的是: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学会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与此同时,培养学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84页-第85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数出11~20个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数;2.初步了解十是计数单位.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复习圆周运动的有关基础知识,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圆周运动的特性。〔教学内容〕 1圆周运动一、实例 (边讲边画出图一中各示意图) ①绳栓的小球  相似文献   

20.
7.击鼓传花     
7.击鼓传花胡薇芳(九江市双峰小学)〔活动要求〕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训练学生灵活地运用拼音和字词的能力,风固学生笔顺规则的掌握。〔活动准备〕1.鼓一面,红花一朵,纸盒一个。2.纸条若干张,上面写好各种题目。3.需要动笔做的,题目用小黑板准备好。〔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