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言文注释是中学语文教材注释的难点和重点。注释是否恰当准确直接影响文言文的教与学。然而,中学语文教材在文言文注释方面存在有待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注释有一些瑕疵:一些词语注释存在解释简单、含义笼统含混的情况,甚至有些个别的注释还有望文生义与今意强解的现象,有些释义错误或者该释未释。这一系列的注释问题给文言文教学带来了很多不便,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了教材编者和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初中语文的文言文学习可谓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们接触文言文的最主要途径仍是教材,然而,因教材注释的欠精确和争议性,致使师生可能被误导、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本文结合具体的初中语文教学实例,首先就学科中暴露的问题、现象做一番论述,接着给出若干可行性的解决策略,探析已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入选于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有注释,这些注释对于语文教师从事教学起到了很好作用,是教师备课、教学必须参考的重要材料。应该肯定,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在文言文注释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多数注释是可靠的。但是,毋庸讳言,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注释,尽管不断修订,远未臻致完善的程度。只要备课用心钻研,时时可以发现一些败笔、疏漏。对此,中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予以纠正、补充,切不可盲目依从,尽信其注,甚至奉之为金科玉律,以讹传讹,误人子弟。归纳起来,大致上有五种类型。由于受篇幅限制,本文每种类型但举一例说明之。第一,由于入选课文…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教材中难免存在一些可以进一步优化的古诗文注释。从汉语史的角度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几处古诗文注释进行考证,通常可以找到优化方案。中学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还可以借助合适的工具,如参考权威词典和语料库等对教材注释进行精细化处理,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词义和句义。  相似文献   

6.
现行中学文言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虽其所附注释已经过严谨周密的论证考究,然而在词义、语音、语法、修辞等注释内容层面都有待完善,表现为该注而未注,注错,注而末详,注释术语不系统,不明词例,多注,注而不透,释义过简等形式。这里重点谈谈占今异义方面的注释。  相似文献   

7.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文言文释义指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言文释义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注释的难点和重点,它与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密切相关。该文以2000年秋季发行的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为对象,对其文言文释义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概括义与具体义、词汇义与语法义、词义范围的支离扩大与缩小、通假字与古今字、释义过浅等五个方面做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柯昌苹 《考试周刊》2009,(33):47-48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生要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中学语文教材作为教学的基本依托。当然承担着培养中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任务。在语文教材文言文的选择上,教材编写者们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水平,以时间为序,精选不同时期的、有代表性的文章作为中学生的文言阅读材料。在注释上,编写者们旁征博引,  相似文献   

9.
李卫全  田力 《现代语文》2014,(1):151-151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认为新人教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基本是准确的,但也发现个别文言文注释存在以下问题:有的词语,编者给予新解,造成语义误解;有的费解处却又不做注释;有的注释不合语境。这都给古文教学和学习造成不便。现把商榷处例举几处,和大家一起探究。  相似文献   

10.
语文统编教材选编了15篇文言文,它们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教学价值。教师要深入研究文言文的教学,并从学生视角、文本视角、注释视角、插图视角等对文言文进行解读。在课堂上,通过引领示范、古今对比、唤醒旧知等策略,引导学生读背文本、讲述故事、扩展阅读,这样使学生爱上文言文。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注释的研究是课程改革过程中多版教材出现后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考证对勘的方法,以《四部丛刊》《十三经注疏》等作为版本校对的主要依据,对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文进行选文注释方面的校对工作。在选文校勘的基础上,具体采取比较的方法比较选文校对前后的优、缺点,指出教材中文言文选文中值得商榷的地方,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程森 《现代语文》2014,(4):146-148
初中语文教材自2001年第1版刊出以来已历时十余载,印刷多次。期间08年7月刊出第3版,在再版中除文言文篇目稍作更改外,一些文言文注释也做了调整。如:九(下)第23课《愚公移山》中对“陇断”的注释:“垄,高地”。文中为“陇”字,而注字为“垄”,显然错误。再版中已将误注订正为“陇”通“垄”。  相似文献   

13.
教材不只是教师的“教材”,更应该是学生的“学材”。我国的统编版教材文言文注释的编写致力于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这主要体现在:在数量上,初中语文教材的注释编写随年级上升,逐步增加学生与文言的接触;从形式上看,注释编写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内容上,注释致力于学生语文知识的补给,包括文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4.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上册绝大多数注释可靠、简练、准确、深入浅出,但有一文言文注释“城郭,指城市”似有疏漏。结合课文前后语境和当时历史文化背景分析,此处“城郭”当指城墙。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注释是中学语文教材注释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学语文教材注释的难点和重点。课文注释是中学生阅读文言文必不可少的辅助资料。因此,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文言文教学的效果。然而2003年秋季发行的新版高中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文言文中文意注释方面却存在着砂谬误。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是高语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重点。学好文言文不仅能使人了解我国古代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更能使人在与古人的对话与交流中,获得生活上的哲理和精神上的愉悦。当然博大精深的文言文的学习却有巨大的困难存在,因而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注释。作为教材中的注释,笔者认为,至少它应具备两个特点:有效性和必要性。有效性是指注释应力求准确到位,它可用“好不好”或“对不对”来判定。至于必要性则指每个注释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可用“要不要”来界定。  相似文献   

17.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的注释有三种瑕疵:当注未注、注释欠妥、后注前不注。如果我们有历史观,注意古今异义词,尽可能字字落实,既可减少翻译错误,又可培养学生直译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现行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中少许的词语注释较为笼统、含混、简单,值得商榷。如:“寡”、“揖”、“用”、“必”、“夺”、“与”、“击节”、“左司马”等词。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课文注释,是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解释和说明,特别是文言文的注释,有助于培养学生凭借注释进行阅读的能力,正确理解进而深入掌握课文内容,"学习文言文的人,时常要通过注释来理解难词难句,注释是文言文阅读不可缺少的拐杖"。[1]注释的准确、简明、系统对于学生学习文言文来说有着重要的助读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古文的释义是一项细致深入的工作,须要“不同的声音”多角度分析,以期获得对文章更为准确、深入的理解。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的注释更应该精益求精,让学生打下良好的古文根底。以下是笔者在教学、教研时发现的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中文言文一些注释存在的问题。兹列于此,求教于语文界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