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民生新闻以大众为收视对象,采用平民化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体现媒体对百姓的人文关怀。县级媒体距离百姓最近,开办民生新闻栏目具有独特的优势。以时效性为特征,加强对民生的关注民生新闻宣传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来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生计、生存,做好这类节目应该抓住新闻的时效性特征,准确及时地反映新闻事件,通过记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是百姓愿意关注,喜欢关注的一种新闻报道。但是多年来一些地方电视台由于把握不好报道方式,很多好的新闻线索并没有被充分地挖掘出来,也造成了地方民生新闻只报道表面现象,缺乏深入报道的现状。民生新闻容易触及到矛盾一方利益,所以把握不好就会出岔子,致使一些媒体对民生新闻报道的量不足,群众对这些媒体失去信心。一、要注重民生新闻的挖掘地方电视台应该以民生新闻报道为主,因为地方电视  相似文献   

3.
民生新闻以大众为收视对象,采用平民化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体现媒体对百姓的人文关怀.县级媒体距离百姓最近,开办民生新闻栏目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民生新闻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之态,各地电视台都能寻觅到其身影。作为备受关注的电视新闻栏目,民生新闻立足平民化视角,置身于百姓立场,对热门的社会事件进行挖掘、评论和报道,充分彰显出了对百姓与弱势的人文关怀。对民生新闻而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采访的视角和策略,与具体的采访行为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各基层电视媒体应高度重视民生新闻的选材与采访,切实提升民生新闻报道的质量。本文从民生新闻的概述入手,对如何做好基层电视媒体民生新闻的采访工作进行探析,就此提出相关采访策略,以期为提高优化民生新闻质量,促进基层电视媒体发展提供可行借鉴。  相似文献   

5.
报道民生新闻是现在许多媒体的追求方向,媒体可以从百姓生活人手,从身边的小事人手,关心百姓冷暖.于是平民的生活小事开始进入媒体的视野.但是有些媒体对百姓生活的报道是否真的体现了亲民意识,是否对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利益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闻的发展,在全国各媒体涌现出了越来越多以平民视角出发、关注百姓日常生活、关注百姓生存状态的电视新闻,这就是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的选材要贴近百姓生活 民生新闻的内容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停水、失火、被盗、被骗、投诉、求助等.它可以最直接和广泛地实现媒体下情上达的功能,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树立社会公共道德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生新闻作为近年来出现在媒体上的一个新产物、新现象,从老百姓的需求为出发点,从百姓生活中的点滴事入手,从大众的角度对百姓的大事小情进行新闻报道与评论,同时对社会经济发展、政府部门的工作举措进行报道、解读,民生新闻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媒体对群众的人文关怀本文浅谈笔者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8.
都市报的新闻题材多种多样,从近两年的发展趋势看,“民生新闻”是所有媒体争相拓展和挖掘的重点。做好“民生新闻”,其实就是从“百姓关注”的角度出发,对新闻题材、报道角度和方式进行选择、策划,以期形成一定的媒体风格,争取受众认可。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民生新闻的兴起,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何为民生新闻?我的理解是:媒体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广大百姓的需求出发,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他们关心的人和事,在反映百姓欲望、情感、意志的同时,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0.
吴玉光 《传媒》2011,(11):69-70
大众文化是当代通俗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复合体,这就决定了以大众文化为底色的民生新闻始终带有消费性、快餐性、娱乐性、商业性和产业性等特征。生活琐事、家长里短,原本是百姓茶余饭后闲聊的谈资,现在构成了媒体"民生新闻"的主要内核。但媒体对百姓生活的报道是否真的体现了亲民意识,是否对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利益问题的解决有所益助?都值得媒体不断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并不算一个新概念,说通俗点,就是反映老百姓生活状态的新闻.白小易在<解读民生新闻>一文中提出,民生新闻采用民生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困,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它是一种以大众为收视对象的新闻样式.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是当下媒介传播新闻的一个“亮点”。它表现为媒体从平民的立场出发.用平民的视角去观察社会、捕捉新闻、报道、评说百姓感兴趣的事件和话题.表达百姓意见、抒发百姓情怀.同时为百姓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3.
许海龙 《新闻世界》2008,(10):46-47
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民生新闻成为众多媒体主打内容。素以亲民形象赢得市场的都市报更是成为民生新闻的倡导者、先锋者、实践者。为了将民生新闻做足做大做强,他们开辟专版,设置专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关注百姓衣食住行,报道群众生老病死,这就大大丰富了新闻的内容,贴近了百姓的生活,赢得了读者的信赖。民生新闻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百姓工作生活的需要,深入研究民生新闻的特点和规律,积极主动地做好民生新闻,既是都市报关注民生、民情、民意的责任和义务,也是都市报发展壮大的必然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是以百姓的日常生活为报道对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近年来受众较为关注和喜闻乐见的新闻题材之一。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加速,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广播类民生新闻自身存在的同质化、泛娱乐化等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广播作为主流媒体公信力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播媒体唯有通过改革创新,推出更适合百姓需求,更容易接受的民生新闻作品,才能不断提升广播媒体的社会认可度,实现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从诞生到成为各类媒体的宠儿,前后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新闻类型,俨然成为时下最流行的新闻种类.从字面理解,民生新闻,即指关注百姓生计,报道市民生活的新闻.它不是新闻学上具有严格意义的概念.从广义上说,媒体刊播的所有新闻都应与民生有关,都应当是关怀民生、反映民意的.具体领域涉及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游购娱教,即老百姓居家过日子中遇到的难事、愁事、烦心事、不平事、高兴事、新鲜事,通过媒体报道,就成了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16.
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各电视台把民生新闻栏目看成提高新闻报道影响力和收视份额的一条重要途径.因其内容与百姓生活的贴近,在为百姓说话、解决难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牢牢地吸引了一大批受众的关注.但是,其新闻报道尤其是涉及批评类新闻的时候,媒体以第三方的形象出现,对事实双方不能全面掌握,经常会出现报道的失衡,进而不能"服众",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节目内容从"小民生"向"大民生"转变,体现主流媒体的话语权民生新闻节目的报道要贴近百姓的视角,符合受众的需求,但是民生新闻不仅要反映"柴米油盐"等百姓起居饮食、日常生活的事情,还要站在民生的角度,用群众的语言去解读党的方针政策、政府部门的举措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等具有导向性、前瞻性命题,把民生报道扩展为具有更深意义的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18.
电视民生新闻这些年收视率之所以比较高,是因为它报道百姓身边的事儿,比较贴近百姓的生活,获得观众的一致认可。但是它又呈现出了低俗化、娱乐化的发展倾向,本文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在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确保民生新闻报道的基层意识建构,体现了媒体的基层意识。  相似文献   

19.
电视民生新闻自产生之日起,就以其灵活多样的报道形式,贴近百姓的新闻内容和广泛的受众群,引起了广大民众和媒体工作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作为“喉舌”的新闻媒体。关注民生,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新闻工作“三贴近”的原则也要求媒体把视角投向基层百姓,关心和报道民情民意。近年来,媒体关注民生的报道深受群众欢迎,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如一些敏感性报道引发混乱、过度的舆论监督给政府添乱,以及个别媒体在追求报道平民化的过程中陷入庸俗化、媚俗化的怪圜等,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媒体关注民生、报道民生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