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一个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当我们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要着重让学生打好基础,学会应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或她)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或她)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也可以产生动力。"  相似文献   

4.
孙国明 《成才之路》2010,(21):97-97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要着重让学生打好基础,学会应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她)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她)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也可以产生动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要着重让学生打好基础,学会应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或她)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或她)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也可以产生动力。"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利一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山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下面就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来谈谈笔者近儿年在教学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下而就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来谈淡笔者近几年在教学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他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所以,诱发学生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孕育希望,可以滋生动力,所以教学应该从兴趣入手。因此,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1.
一、激发创新思维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使人们积极地观察和认识事物.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轨迹的起点是他永恒的兴趣--对电脑网络的痴迷.  相似文献   

12.
雒红杰 《考试周刊》2012,(47):68-68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驰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学习也一样,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地去阅读、求问,就能愉悦快乐地接受新知识,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人门探究某种事物前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智力发挥,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其才能可发挥80%以上;做他不感兴趣的工作,其才  相似文献   

14.
1.培养兴趣对学生的发展作用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中,都是不断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要着重让学生打好基础,学会应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或她)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也可以产生动力。数学课本身所涉及的都是一些具体的问题,这些具体问题都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数学教学应遵循来自于生活、寓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  相似文献   

16.
《惠州学院学报》1984,4(1):88-91
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研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事物的这种特殊认识倾向也就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积极态度,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持积极的肯定的态度,并把整个有关的心理活动优先地倾向于而且集中于这一事物,力求去认识、研究这种事物,就是说他对这种事物发生了兴趣。例如,对学习数学感兴趣的学生,他会随时优先地对有关数学的问题、书刊等特别  相似文献   

17.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它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初中物理教学中,对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兴趣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它能使人主动地寻找满足他所产生的认识需要的途径和方法,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活  相似文献   

19.
一、激发创新思维的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使人们积极地观察和认识事物。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轨迹的起点是他永恒的兴趣一~对电脑网络的痴迷。杨振宇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成功的动力,兴趣是成功的先导。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前提,一个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表现出特别注意的倾向。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