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再丰 《百科知识》2007,(12S):10-11
如果老化的塑料能够自我修复该有多好啊。最近,这个课题有了进展,科学家研究出一种能自我修复内部“劳伤”的全新塑料,它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需要氧气,而且有趣的是,一旦修复完了,它竟然背‘排泄物’排出。据说这种全新塑料已在具体的产品上开始使用。  相似文献   

2.
眼界     
《科学与生活》2009,(2):22-25
<正>液态的木头与玩具大多数塑料都是源自石油产品,如果能够有一种可再生利用的生物原材料来代替塑料,那么将会节约大量的石油。科学家们研究出了甚至可以制造圣像的生物塑料。  相似文献   

3.
机器与生物的重要区别是生物可以繁殖后代,而机器只能靠人来制造。然而,在许多科幻片中,机器人和人的差别慢慢消失,不少机器人学会了复制自己,最终有了取代人类的“阴险”想法。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发明了种能够进行简单地自我复制的机器人,虽然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将主要用于制造和自我修复,但是有专家担心会“繁殖“后代的机器人如果不加以控制,真的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4.
高分子材料广泛适用于航天、国防等高科技行业,自我修复性的高分子材料是一种智能材料,这种高分子材料本身具备自我诊断的功能,同时对于其中的微小裂缝能够进行自我修复。本文对制备结构用自我修复高分子材料进行了分析,使用力学、化学、物理学的理论,研究出了自我修复型的高分子材料。除此之外,对于高分子材料的合成、配方、制造工艺、性能等等,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科技新时代》2010,(9):104-104
A:自古以来,人类一直梦想着能够永葆青春。但是直到上世纪,人类才开始真正地研究长寿的课题。上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严格限制小鼠饮食中的热量可以延长它们的寿命——饮食受到限制的小鼠比不受限制的小鼠寿命要长40%。  相似文献   

6.
宇宙飞船的自我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人类有一天要到外太空进行星际旅行,就必须对宇宙飞船的现有材料进行更新换代,以使宇宙飞船的构造更加牢固、安全。目前我们在宇宙飞船上使用的复合材料最大的一个弱点是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极其细小的裂缝,久而久之,这些细微裂缝就会造成重大损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正在研制在材料破裂时能进行自我修复的新型合成材料。  相似文献   

7.
自我修复的新型材料法国一科研小组发明了一种可以不借助任何黏合剂就能自我修复的弹性材料物质。该种新材料的问世,为今后制造出可自我修复服等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各类产品提供了可能,而这种衣服过去只是在科幻电影中才会出现。  相似文献   

8.
《大众科技》2011,(2):9-10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期报道,美国研究人员正在研制一种新式太阳能电池,通过使用碳纳米管和DNA等材料,该电池能像植物体内天然的光合作用系统一样进行自我修复,从而延长电池寿命并减少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9.
如果人类有一天要到外太空进行星际旅行,就必须对宇宙飞船的现有材料进行更新换代。以使宇宙飞船的构造更加牢固、安全。目前我们在宇宙飞船上使用的复合材料最大的一个弱点是纯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极其细小的裂缝,久而久之。这些细微裂缝就会造成重大损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正在研制在材料破裂时能进行自我修复的新型合成材料。  相似文献   

10.
《大众科技》2008,(5):9-10
最近,法国一科研小组发现了一种可以不借助任何黏合剂就能自我修复的弹性材料物质,该种新材料的问世,为今后制造出“可自我修复”衣服等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各类产品提供了可能,而这种衣服过去只是在科幻电影中才会出现。  相似文献   

11.
法国一科研小组发明了一种可以不借助任何黏合剂就能自我修复的弹性材料物质。该种新材料的问世,为今后制造出“可自我修复”服等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各类产品提供了可能,而这种衣服过去只是在科幻电影中才会出现。  相似文献   

12.
人类为什么会说话——语言基因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个星球上,人类是唯一的可以用语言来交流的生物。科学家宣称,在人类众多基因中,已经发现能使人类说话的基因,如果没有这个基因,语言与人类的文明就没有发展的机会。在过去的20万年间,这个基因的改变,促使人类在演化上,能与其它生物朝向不同的演化路径,这个基因就是FOXP2。FOXP2基因的损坏,会造成罕见的语言疾病,语言文法的使用将出现问题。科学家在前年发现这个基因,现在,科学家在灵长类的研究中,观察这个基因在它们身上的表现情形与影响,这些动物包含黑猩猩、大猩猩、猩猩、恒河猴、猴子与老鼠。科学家想要知道…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1,(8)
开关和插座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电气设施,新装或更换均需使用到底盒,而固定这些开关和插座的底盒大多是塑料材质,塑料结构由于本身特性或是老化等原因容易损坏,尤其是用于固定开关插座面板的螺丝孔部位,损坏将导致面板无法固定而脱落,产生一定的用电安全隐患。更换底盒需要对墙面进行损坏和修复,费时费力,而胶带外贴面板固定又影响美观。因此,笔者结合国家标准GB/T13869-2008《用电安全导则》设计了一种操作简单、适用面广、可靠性强、不影响美观的底盒修复装置。  相似文献   

14.
国外新产品     
美联社3月1日报道,科学家们宣布,巴西坎皮纳斯大学开发的一种新物质可以充当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代用品,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化学家里卡多·维奇诺说:“这种新材料与普通塑料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主要是用天然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制成的。”制造“生物泡沫材料”的原料70%是从玉米、大豆、蓖麻中提取的植物油,另外大约30%的成分是石油衍生物。维奇诺说,“生物泡沫材料”可用作轻型包装材料,可在自然条件下用不到2年的时间迅速分解,是取代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理想产品。维奇诺说:“这种生物泡沫材料生产成  相似文献   

15.
《大众科技》2010,(5):10-10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期报道,科学家模拟大脑的工作原理,首次在有机单分子层上制造了一个同样具备自我进化功能、能够解决复杂运算问题的电路,这是科学家首次制造出类似大脑的、能够自我进化的电路。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人》2009,(3):42-42
印刷电子器件在制造廉价消费及医疗产品方面有巨大潜力.新应用正在迅速出现。但器件应用受到这样一个事实的制约:现有塑料半导体几乎全是”空穴传输”型材料.它们通过正电荷的传导来工作。如果能够找到一种电子传输型材料(这样的材料可保持良好的电传输性能、化学稳定性和易处理性).那么将有可能将其与现有塑料半导体串联使用.用来制造功能更为强大的器件。这样的组合被称为”互补性”电路。在美国Polyera Corporation实验室及德国巴斯夫工作的一个小组制成了一种实现了该目标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和美国的一些科学家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固体材料,称为纳米固体材料。从研究发现,这种材料具有全新的结构和十分奇特的性能,科学家把它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大家都熟悉“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纳米”是极其微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0~(-9)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信息》2003,(19):26-26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两种由植物产生的物质能延长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寿命,其中较为有效的一种能使寿命延长达70%。这一发现为抗衰老研究开辟了新路,不过科学家告诫说,这离能够延长人类寿命的“长生药”还很遥远。 近年来许多科学研究发现,控制生物的营养供应可以延长其寿命。据认为,限制生物摄取的热量可以调整新陈代谢和氧消耗,经过一系列反应,激活生物体内一种称为Sir_2的酶,这种酶与寿命延长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最近,法国一科研小组发现了一种可以不借助任何黏合剂就能自我修复的弹性材料物质,该种新材料的问世,为今后制造出“可自我修复”衣服等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各类产品提供了可能,而这种衣服过去只是在科幻电影中才会出现。该研究成果刊登在新一期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20.
《发明与革新》2011,(3):37-37
割伤的皮肤、断裂的骨骼会随着时间自动愈合,而汽车喷漆的刮痕、飞机机翼的裂缝却没这种能力。最近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材料,只需紫外线照射就能重新长在一起,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耐用性,也更容易维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