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发展,网络新闻对受众的影响力愈来愈大.单一的新闻消息并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当有重大新闻发生时,受众希望对信息的前因后果有更深入的了解,传统媒体采用深度报道、新闻专题报道等形式来满足受众的需求,而在网络媒体中,则出现了网络新闻专题这一形式.网络新闻专题作为网络新闻传播中一种特有的形式,在新闻网站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同时,作为一种深度报道形式的网络新闻专题也成为了各大新闻网站树立报道特色,加强品牌竞争的一种重要的工具.因此,对网络新闻专题及其如何策划制作应该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意在以此为主题对网络新闻专题的概念、特点及其策划做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第六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工作给评委们留下的一个深刻印象是:与历届相比,所有送评作品的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消息作为新闻写作中的弱项,这个基本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消息、言论纷的评委们指出:现在许多新闻单位比较热衷f抓热点透视,策划系列报道,搞长通讯、大特写,在消息上下的功夫不够C对于重大题材、重大典型的报道.总觉得写消息不过瘾,没深度,分量轻。可以说,对消息在新闻纸上的主体地位的认识,还远没有到位。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消息本是报纸的主要体裁,可在一些编辑部里消启、却常常成为“缺门货”,编辑手头…  相似文献   

3.
高钢 《网络传播》2004,(1):26-31
如何提高网络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对于中国互联网新闻从业者来说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大课题。近十年来,中国互联网新闻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创造出中国现代新闻传播业的全新景观。但是作为一个新的事业,它的发展依然存在着种种不足、问题和缺陷。  相似文献   

4.
肖珺 《网络传播》2010,(6):60-63
汶川地震的伤痛还未完全消散,今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在这个高原古城,使之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与汶川地震相比,此次玉树地震的网络新闻报道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首当其冲的便是微博力量的介入和互联网作为抗震救灾平台的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5.
马兵 《新闻传播》2013,(12):75-76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与发展,推动了网络新闻的快速发展,网络新闻的重要作用日趋凸显。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网络新闻编辑的主要特点,对网络新闻编辑在公共事务报道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网络新闻编辑公共事务报道水平的对策举措。  相似文献   

6.
战事报道领域的拓展——伊拉克战争中的网络新闻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超 《新闻界》2003,(3):33-34
每一次战争都会造就不同的媒体。正如第一次海湾战争中有线电视成为新闻媒体报道战事的主要渠道一样,互联网已成为报道这次伊拉克战争的骨干力量。美国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自从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77%的美国互联网用户上网都与这场战争有关,美国通过上网浏览战争新闻的人数创下了新纪录。①这意味着网络新闻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如果说伊拉克战争是第一次电视直播的战争,同样也可以说伊拉克战争是第一次互联网全面参与报道的战争。互联网第一次真正参与到战争的报道中来,并且显示出强大的冲击力。在报道战争的过程中,网络媒体展…  相似文献   

7.
苏红燕 《青年记者》2007,(3):126-127
随着高校网络新闻发展的日渐成熟,让高校网络新闻。深”起来已成为高校网络新闻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化高校网络新闻报道,笔认为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把握,宏观上做好高校网络新闻深化报道的策划工作,微观匕做好具体每一篇网络新闻报道的深化工作,从而不断深化高校网络新闻报道内容,形成自己的报道模式,充分发挥舆论宣传、新闻报道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浅析国内网络新闻与报纸网络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因特网(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应运而生,这就是网络新闻。网络新闻的出现不过短短的几年时间,但已引起世人的关注。网络新闻与网络版所谓网络新闻,即在因特网上利用网络功能,对新近发生的事件作全方位的报道。由于英特网在传播信息的快速和它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一些传统媒体特别是一些扩版后缺稿的地方晚报为了争夺市场和读者,将目光投向互联网,力求嫁接网络新闻优势,弥补自己在报道上的不足。因此,认真研究网络新闻,恰当地借鉴和利用网络新闻的优势,对于确保纸质媒体在网络新闻强大的诱惑力下不偏离自身本色,不违反新闻纪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新闻标题在互联网上的重要性,东方网对网络新闻作了相当研究。高国营先生提出:“当上百个新闻标题集中到一个页面上时,好标题就成为吸引眼球的关键。如果标题没有吸引力,其它工作做得再好,也有可能吸引不到网友的点击;如果标题形成了强势,整篇新闻就会从‘新闻标题的丛林’中跃然而出。”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应用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以手机为主的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信息与绝大多数人都息息相关。与传统的纸质新闻媒体相比,网络新闻的传播渠道更广阔,传播方式更便捷。但网络新闻也存在诸多的弊端,有着明显的缺陷。通过对传统新闻编辑与网络新闻编辑的比较,有助于对当代新闻编辑工作有一个更为深入和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西方新闻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纽约时报著名记者迪姆土·泰勒初涉新闻行当时,去采访一个著名女演员的首场演出,到剧场后发现演出已经取消,他就回来睡觉了。半夜,他突然被电话铃声惊醒了,编辑告诉他:其它各报都在头条位置登出了这个女演员自杀的消息。编辑气呼呼地说:“像这样的女演员首场演出被取消,本身就是新闻,背后还可能有重大新闻。记住:以后你的‘鼻子’不要再感冒堵塞了。” 这个事例说明,新闻敏感对于记者来说是多么重要。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新闻事业是随着互联网被用于新闻传播活动而产生出来的一种崭新的新闻事业,也是从媒体角度区分出来的一种新型的传播形态,随着网络新闻事业的发展,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凸现在人们面前,如何对待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或者说如何在整个新闻事业的格局中来定位网络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特网的迅速崛起与个人电脑的大规模普及,使得网络成为大众传媒家族中发展最快的全新大众传播媒介。它的蓬勃发展,造就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新闻受众群。这个群体不仅在数量上与日俱增,而且在索取新闻的习性上也呈现出一些全新的变化:本文从分析受众心理的变化入手,讨论与之相应的网络新闻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杨杨 《新闻传播》2010,(8):99-99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新闻已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网络新闻的管理也随着网络新闻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但是。目前网络新闻的公共管理制度、框架等管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网络新闻的公共管理还处在探索和发展进程中。可以说,随着网络新闻的影响和范围越来越广.随着网络新闻出现的问题不断增加,网络新闻的公共管理也会进一步改进,基于网络新闻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目前网络新闻公共管理所存在的诸多不足和漏洞,本文对加强网络新闻管理的对策做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杨娟  李杰  段业辉 《军事记者》2005,(11):40-41
胡乔木说:“我们当然要发表意见,但是最有力的意见乃是一种无形的意见。”这是针对传统媒体而言的,对客观性要求更高的网络新闻是否也遵循这一点呢?网络新闻仍是报道,这意味着记或编辑的出发点再客观,只要报道出来,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倾向性。下面我们把记或编辑的倾向性分为两种意图:评价意图和凸显意图。在此基础上,来谈谈网络新闻世界语言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相似文献   

17.
不交代新闻来源,由记者或通讯员直接出面对受众说话,这是当前我国新闻媒介报道新闻信息时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也是记者、通讯员撰写消息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其结果,不仅直接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而且明显地损害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在提高消息写作质量的时候,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新闻界同仁的应有关注。  相似文献   

18.
刘露  刘明 《现代视听》2013,(1):63-66
互联网的出现开创了一个新的信息时代,它的发展对于我国新闻事业有着革命性的意义。传统的消息、通讯、评论等新闻形式在原有形态上经过网络的传达,呈现出各自的新特点。网络新闻评论(以下简称网络评论)便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网络新闻形态,它以互联网资源为依托,借互联网的互动性、公共性、时效性等特点,更加充分地发挥着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19.
钟诚  刘唱 《军事记者》2011,(1):48-49
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不断推广,网络新闻成为实施舆论战的一种重要作战方式。目前网络新闻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由传统媒体自办网站发布的消息;二是商业网站的新闻频道发布的消息;三是一些网民个人发布的消息。从管控的角度来看,这三类新闻的管控度是依此递减的,与传统三大媒体相比而言,  相似文献   

20.
<正> 互联网对 广播电视的冲击 1、互联网与广播电视相比所具有的优势 互联网之所以对广播电视带来如此大的冲击,主要是互联网所独有的四个全新特征使然: 1)互联网信息的空前时效性。广播电视新闻的滚动播出周期一般是以小时或天计算,而网络新闻的更新周期却是以分钟甚至秒来计算的。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网络新闻的时效性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