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子君由于受新旧两种思想的纠缠与影响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从"五四"时的新女性形象滑入到同居后的安逸自足,从而最终走向覆灭.子君悲剧命运的归因是其思想使然,所以她的悲剧命运是无法逃脱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伤逝》中男女主人公涓生、子君在现实生活中的性格发展和悲剧性命运的分析,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阐释了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于敬龙 《科教文汇》2007,(8Z):182-182
子君是鲁迅小说《伤逝》中的主要形象,她敢于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毅然地与涓生同居生活,可以看出她的勇敢与无畏;但在男权社会里,她又是可悲和无助的,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子君向往着民主、平等、自由,但几千年的封建意识并没有彻底的在她的脑中消除,当她离开涓生时,已经预示着她生命的结束。  相似文献   

4.
子君是鲁迅小说《伤逝》中的主要形象,她敢于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毅然地与涓生同居生活,可以看出她的勇敢与无畏;但在男权社会里,她又是可悲和无助的,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子君向往着民主、平等、自由,但几千年的封建意识并没有彻底的在她的脑中消除,当她离开涓生时,已经预示着她生命的结束。  相似文献   

5.
子君是鲁迅小说<伤逝>中的主要形象,她敢于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毅然地与涓生同居生活,可以看出她的勇敢与无畏;但在男权社会里,她又是可悲和无助的,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子君向往着民主、平等、自由,但几千年的封建意识并没有彻底的在她的脑中消除,当她离开涓生时,已经预示着她生命的结束.  相似文献   

6.
江旭梅 《科教文汇》2009,(28):257-257,262
子君和安娜作为文学史上为争取个性解放、爱情自由与社会抗争失败的妇女典型,她们相似的追求和结局反映出相似的悲剧根源。本文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探讨了子君、安娜的悲剧根源,解读她们抗争失败的外在因素和自身局限。  相似文献   

7.
闫芳芳 《科教文汇》2010,(31):63-64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以青年人的爱情生活为主题的小说。它描写了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大胆追求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及其走向破灭的过程,并通过对涓生和子君人物形象的塑造,批判了走个性解放道路的脆弱性。向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揭示社会解放才是个性解放的前提,从更深的层面上揭露千百年来婚姻爱情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无事的悲剧——《伤逝》主题及人物形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璇 《科教文汇》2011,(20):55-56
文章以对《伤逝》的主题及主要人物涓生和子君的形象分析为主.探讨了小说通过无事的悲剧所阐发出的深刻意蕴,并试图对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做出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塑造了一个当代农村青年高加林的形象。同那些站在时代前列的先进典型不同的是,高加林属于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一类青年。他们敏锐地感受到时代变革的脉搏,但思想尚不成熟,在人生追求的道路上,他们的思想处于急剧的变动之中。作者有意将高加林这样一个有才干,然而过多纠缠于个人得失的人放在悲剧的道路上。作品围绕高加林的悲剧,深刻展现了决定其悲剧命运的种种矛盾和契机,概括了丰富的时代内容,具有深沉的现实主义力量。  相似文献   

10.
杨晓慧 《科教文汇》2014,(14):54-54
《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部悲剧作品。小说的女主角苔丝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农家姑娘。她一生经历了被奸污,被丈夫抛弃,最后被处以死刑的悲惨命运。前人曾经把苔丝的悲惨命运归结于她自身,而本文试图从苔丝的性格———纯洁性、反抗性和保守性出发,去探索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1.
李红梅  史平  胡方慧 《今日科苑》2009,(13):201-201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主人公苔丝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到两个男性的摧残,由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转变成世俗偏见的受害者,并最终沦为一名杀人犯走上刑场。许多评论家认为命运是导致苔丝悲剧的根本原因,的确,命运在一定程度上酿成了苔丝的悲剧。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直接或间接造成了这场悲剧。因此本文的主旨在于进一步分析究竟是什么"谋害"了苔丝。  相似文献   

12.
王佑琴 《科教文汇》2013,(23):69-70
老舍的《骆驼祥子》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几起几落最终沉沦的故事,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下层人民的悲苦命运。小说还刻画了许多祥子一样的小人物形象,他们虽际遇各不相同,然而悲剧的命运却是共同的。他们的遭际和悲剧是个人更是整个时代和社会的悲剧。要想彻底改变这悲剧,必须所有民众联合起来,推翻这吃人的社会与制度。  相似文献   

13.
哈代在他的悲剧小说中创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她们勇敢,具有叛逆的精神,凸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但最终都却未能逃脱悲剧的命运。在资本主义入侵的维多利亚时期,作为一个目光敏锐的作家,哈代将这种悲剧性的社会现象,人物的命运悲剧、性格的悲剧全部折射在他的"威塞克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身上。  相似文献   

14.
王晓珊  冯玉洁 《科教文汇》2009,(15):223-223
悲剧人物有自身的特色和情感。《史记》中,司马迁以愤激之情将刺客这一群体的悲剧命运尽斥笔端,展示他们或慷慨或雄奇的风范。作为社会底层人物,生存环境下性格的特殊性造就了他们的悲剧命运。聂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勇武仗义,知恩图报,至孝至情,最终却自残其身,被弃于市。聂政身上激撞着的不屈于命运、渴望被赏识、对道义和责任的精神追求折射出他炫彩的个体生命价值意义,强烈的震撼和激励给读者带来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5.
悲剧人物有自身的特色和情感。《史记》①中,司马迁以愤激之情将刺客这一群体的悲剧命运尽斥笔端,展示他们或慷慨或雄奇的风范。作为社会底层人物,生存环境下性格的特殊性造就了他们的悲剧命运。聂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勇武仗义,知恩图报,至孝至情,最终却自残其身,被弃于市。聂政身上激撞着的不屈于命运、渴望被赏识、对道义和责任的精神追求折射出他炫彩的个体生命价值意义,强烈的震撼和激励给读者带来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6.
《水浒传》又称《忠义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忠义思想是这部小说的主旨,忠义思想也是宋江性格的核心。这种双重性格,不仅造成了宋江的个人悲剧,同时也造成了整个起义军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聂杉杉 《科教文汇》2013,(13):100-101
哈代以自己的方式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在主客观综合因素之下的动人悲剧人物苔丝。本文主要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来探讨苔丝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阎冠羽 《中国科技信息》2011,(7):173+181-173,181
《推销员之死》是美国著名戏剧作家亚瑟.米勒的代表作。其中主人公威利.罗曼的悲剧形成与琳达.罗曼和威利.罗曼的情人息息相关。本文从主人公的妻子及其情人两个方面来论述女性角色对其悲剧命运的影响,进而得出女性角色对主人公悲剧命运的重要作用,并从现实主义视角分析当时资本主义底层社会阶级的没落生活。  相似文献   

19.
杨振喜  姜麟 《科教文汇》2007,(10S):186-186
《俄狄浦斯王》被亚里斯多德认为是“十全十美的悲剧”,对《俄狄浦斯王》主题的探讨一直是文学评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认为《俄狄浦斯王》的主题是个人意志与命运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0.
<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美丽、纯洁、善良、勤劳的农村少女苔丝短暂而悲惨的一生.表面看来,苔丝的悲剧是由一系列的偶然事件造成的.但实际上,十九世纪末期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现实和道德观念是造成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苔丝的悲剧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是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