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新兰用光脑机测了一下方位,发现自己已处在沙特阿拉伯境内红海边的沙滩上,他必须渡过红海才能抵达埃塞俄比亚,然后走捷径赶到过去的赤道,现在的日边带。柳新兰迈步前行。经过几个小时的步行,他透过夜视镜发现前面竟是一片波光粼粼,这就是红海了。  相似文献   

2.
甄里甄梅兄妹进中学后比小学时成熟多了。他们说话办事日益有条有理,遇事还会考虑前因后果,喜欢推理判断。这不?近来逻辑也成了他们的热门话题。甄里借来美国马丁·加德纳的几本趣味逻辑书,津津有味翻阅起来,不时嘻嘻哈哈笑上几声,甚至还猛拍一下桌面,这都说明他已到了如醉似痴的地步。  相似文献   

3.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53-54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Darwin,Charles Robert,1809-1882)(邮票D6a)是医生之子,在幼年时代,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出息。他首先攻读医学,但证明他没有学医的才能。他看见别人给儿童做手术,就惊恐不已。他从事神职工作,发现也不适合,父亲怒斥他,认为他将使达尔文家族蒙受耻辱。然而他在读了洪堡^H32。的著作之后,就把博物学当做自己的业余爱好。在剑桥时,他在这方面的兴趣有增无减,日益深厚。这才是他发迹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陶松垒,一个在平凡岗位中制造了传奇的人。他没有专业的学历,却是我国专利法实施以来第一批申请专利的人之一,几十年来,他共获得机械、电子、化工、土木以及日常生活类专利30余项。他主持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他曾获商业部重大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际发明奖2次  相似文献   

5.
《科协论坛》2015,(3):49-52
<正>陈果成:帮助父老乡亲种好田收好粮过上更好的日子我虽然是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同时我仍然是个农民,以后我一定带领我的农民兄弟,帮助我的父老乡亲,种好田,收好粮,过上更好的日子。——陈果成安徽省旌德县优质稻米产销协会会长陈果成,上个世纪80年代,中学毕业的他在外地打了两年工,又回家种了几年田。但同样是种田人,陈果成可没有向别人一样死守着土地一成不变,爱动脑子、热心钻研的他逐渐成了三溪当地远近闻名的农民技师。到  相似文献   

6.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213-214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Thomson,Sir Joseph John,1856--1940)(邮票T10a)1856年出生在曼彻斯特,一个商人家庭中,家里指望他日后能继承祖业,但他却迈上了科学家的道路。汤姆逊14岁时进人曼彻斯特的一所专科学校,本打算学工科,但却对物理学逐渐发生了兴趣。1876年,他靠奖学金进人剑桥大学读书,此后便在那里度过了他的一生。他毕业时的数学成绩名列全班第二。1883年,他接替退休的瑞利^R6N任物理学教授,当时他只有27岁。1884年,他又接替瑞利的卡文迪许0实验室主任的职位,领导该实验室达30余年之久(直到1919年)。英国能够于20世纪前30年在亚原子物理学领域保持显赫的领先地位,主要有赖于他的指导和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122-124
美国天文学家哈勃(Hubble,Edwin Powell,1889—1953)(邮票H31a)在芝加哥大学学习时,受天文学家海耳^H3启发开始对天文学发生兴趣。他在该校时即已获数学和天文学的校内学位;但毕业后却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学习法律,1913年在美国肯塔基州开业当律师。后来,他终于集中精力研究天文学,并返回芝加哥大学,在该校设于威斯康星州的叶凯士天文台工作。在获得天文学哲学博士学位和从军参战在法国服役以后,他便开始在威尔逊天文台(现属海耳^H3天文台)专心研究河外星系并做出新发现。他在那里可以使用254cm(100英寸)望远镜,并在那里度过他的余年。  相似文献   

8.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202-203
英国化学家冉赛(Ramsay,Sir WiUiam,1852—1916)(邮票RSa)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年轻时喜欢音乐和语言,后来又对数学和自然科学产生更大的兴趣。他还是一个体育爱好者。不管什么只要他想干,干开了,他总是干得很好。他甚至还是一个第一流的玻璃吹制工。他在后来因此而成名的气体研究中所使用的绝大部分玻璃仪器,都是他自己吹制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142-142
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Lawrence,Ernest Orlando,1901-1958)(邮票L12a,其中EARNEST里多印了一个A)的祖父是挪威移民。1922年他大学毕业,除了自然科学外,其他学科的成绩并不特别优秀。原先,他盼望进入医学界。明尼苏达大学的一位物理教师唤起了劳伦斯对物理学的兴趣,使他选择了这一专业。1925年,他在耶鲁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自1927年起一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  相似文献   

10.
杨义 《今日科苑》2008,(3):22-25
"早年虽然酷爱文学。但是因为读了那篇著名的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而考进了四川大学数学系。后来又是在几乎无意中考取了中国政府公派留日学生并得到日本政府奖学金。在东京电气通信大学拿了一个硕士学位。他又去了美国,在卡耐基·梅隆大学花了几年时间拿到博士学位。为了远离学术界。他进了波士顿顾问(香港)公司。没想到,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居然又回到了学术的象牙塔。当年博士毕业时并不知道物流为何物,今天竟成了物流管理学的教授。科研、教学、企业咨询之余。也格外关注社会,因此有时又会因与凤凰台沾了些边而窃喜。真有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时耶?命耶?又何妨随遇而安,顺势而为。"这是在真理越辩越晕《北方文艺出版社》里的一段自白,乍一看,我有些疑惑,这样的幽默与调侃,真的是来自一位教授吗?对于他,我真的是充满了崇敬与好奇。他就是香港理工大学物流系教授——阎洪。  相似文献   

11.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120-121
奥地利-美国物理学家赫斯(Hess,Victor Francis,1883—1964)(邮票H20a)1883年6月24日出生在奥地利东南部德斯坦区的一个书香之家,父母姐妹全是很有素养的音乐家,他的姐姐曾因弹得一手好钢琴而被选人皇宫。赫斯1906年在格拉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曾在维也纳科学院工作多年,1920年才接受聘请到格拉茨大学任教授。但是很快他又暂时离开那里,去美国果了两年。  相似文献   

12.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30-32
英国生物化学家克里克(Crick,Francis Harry Compton,1916—2004)(邮票C25a)曾在伦敦的大学学习,并继而于1953年在剑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二次大战期间,他作为一位物理学家在战地工作,当时他从事雷达和地雷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极少有几本书能像“物种原始”那样掀起了辩论的暴风雨的。在那本书里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方法是“自然选择”,这学说震慑了当时的教徒,惊动了一般的人民。而多数科学家经过审思与熟虑以后,却竭力拥护这惊人的学说。直到现在,虽然学说的一部份需要修改,科学家还是接受这学说的要义的,达尔文的姓名将垂于永久不杇,他伟大的思想赐给人类关于创世的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1970年4月24日20时。我国第一座航天城。巍然耸立的塔架紧紧地拥抱着一枚三级运载火箭,就象一位母亲拥抱着她那即将远航的儿子。 儿子是母亲的希望。这位中国当代科学的骄子,即将离开他的母亲,去完成一项震撼世界的使命。他知道,在那些艰难的年头中,母亲怎样用干瘪的乳房喂养着他,给他以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体魄;在那些穷困的日子里,母亲如何用新式的戎装打扮着他,使他今天站在现代科学前列,显得如此的威武而豪雄。如今,他肩负母亲的厚望,即将拨地而起,腾空而去,飞进神秘而迷人的星  相似文献   

15.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112-113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Heisenberg,Werner Karl,1901—1976)(邮票Hga和邮票Hgb)1901年12月5日出生于德国维尔茨堡,他的父亲是史学教授,专门研究东罗马帝国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海森堡正值少年,但他跟一般循规蹈矩的小学究们大不一样,曾在慕尼黑街上与其他少年多次殴斗。以后,他又热衷于滑雪和登山运动,喜爱大自然的广阔天地。尽管如此,他最强烈的兴趣还是在科学方面。  相似文献   

16.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215-216
荷兰物理学家范德瓦尔斯(van der Waals,Johannes Diederik,1837—1923)(邮票V3a和V3b)1837年11月23日生于莱顿,他虽于1862年进入莱顿大学,但他主要还是靠自学成才。1873年他的论文《论液态和气态的连续性》首次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并因此获得了博士学位,为他一生的研究定下了基调。1877年,他被任命为阿姆斯特丹大学物理学教授,在那里干了30年才退休。  相似文献   

17.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193-196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Planck,Max Karl Ernst Ludwig,1858—1947)(邮票P16a),出生于基尔。1867年,其父(民法学教授)应慕尼黑大学的聘请任教,从而举家迁往慕尼黑。普朗克幼年在那里接受初等教育。这时他的数学才能就已显示出来,为此他以感激的心情回忆他的老师缪勒尔。普朗克早在童年时期就表现了出众的音乐才能,他是一名优秀的钢琴和风琴演奏者。古典哲学,由于它语法严密、寓意深刻,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普朗克大体上准备攻读数学或音乐,甚至古典哲学。关于自己到底攻读什么最好,  相似文献   

18.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183-188
1没有家产的求婚信 1849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Pasteur,Louis,1822-1895)(邮票P6a)到斯特拉斯堡大学就任化学教授时只有27岁。这位年轻教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也在思考着自己的婚姻大事。他看中了大学校长洛郎的女儿玛丽小姐。他不知道玛丽小姐是否能接受他,但他爱玛丽小姐却是真诚的。于是,他鼓足勇气,首先写了一封信给他未来的丈人,这封信是别具~格的:  相似文献   

19.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191-192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Pavlov,Ivan Petrovich,1849—1936)(邮票P9a)出生于一个乡村牧师的家庭,曾学过神学,他起初所受的教育是要他很好地继承这种家庭传统。然而,在神学院上学时,他读到了达尔文跳的《物种起源》,觉得他应该献身的是自然科学而非宗教事业。于是在1870年离开神学院进入圣彼得堡大学物理一数学系,在门捷列夫^M14和布特列洛夫踮。指导下学习自然科学,重点是生理学。1875年毕业后进人外科医学院(后来的军事医学院),立志从事理论医学研究,并在那里的鲍特金研究室工作。1883年他在圣彼得堡军事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884年到1886年去德国和法国进修,  相似文献   

20.
这时一个念头蓦然在船长脑子里产生,于是他快步去找赛鲁斯。他发现这位生物学家的举止十分奇异:正站在墙壁旁用手掌抚摸。“赛鲁斯先生,请允许我提一个问题,是谁准许您把放射性的物质带进飞船的?”“您说什么?”赛鲁斯露出了绝非做作的惊奇,“我从来没有携带过这种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