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活动为双复式,异科目、异教材、异要求) 情况分析我班有20名小年龄组幼儿和11名大年龄组幼儿。小年龄组幼儿在学习吹画和贴画的过程中,大多数能较正确地使用吹画工具,其中3名想象力丰富,能添画出不少物体,但多数吹出的画形态缺少变化,粘贴的动作不熟练。大年龄组幼儿对10以内数的组成、序数、相邻数等都能熟练掌握,但对数字算式还不太理解。  相似文献   

2.
提高幼儿的图画技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方法来进行。教剪贴画与画剪贴能把图画与剪贴结合起来,丰富和变化了幼儿的图画内容,是提高幼儿画画兴趣和技能的一种好方法。用剪刀造型可以使幼儿更明确物体或人物形状的大轮廓和比例,也可培养大胆造型的能力。用剪刀造型有多、快、好的特点。譬如幼儿画汽车的车窗总用线去画,这样看上去就太单薄,而用剪刀剪的车窗看起来就比较结实,用笔画出高楼上的许多窗门比较慢;用剪刀剪出多层楼房的窗门,只要将  相似文献   

3.
张军  施洪琴 《山东教育》2003,(18):33-33
计算机应用于幼儿美术教学,具有绘制迅捷、涂色方便、图像清晰、色彩鲜艳、图像处理灵活多变等优点,已被大家所认识和青睐。计算机应用于美术活动中,不仅能方便教学,还能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一、运用计算机提高幼儿的造型表现能力造型是幼儿绘画的基础,观察又是幼儿掌握和表现物体形象的前提。教师应当借助各种手段、媒体,引导幼儿从审美的角度去观察各种物体的艺术形象,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记忆表象。幼儿很喜欢观察小昆虫,画小昆虫。中班孩子在饶有兴致地观看了蚂蚁运粮、互相打招呼等情景后,就跃跃欲试,表示想画小蚂蚁。但到动笔时,对小…  相似文献   

4.
一、情况分析我班大多数小朋友已掌握了10以内物体的点数,并能准确地说出总数。几个数学能力较强的幼儿还能目测5以内数群,只有几个幼儿点数时速度较慢,有时还会说错总数。另外,大部分幼儿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已初步建构起一一对应的观念,学会了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集合元素的“多”、“少”、“一样多”。据此我在安排“是不是一样多”数的守恒教材时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大部分幼儿学习不受物体大小及排列形式的影响,比较8以内的两组物体(同类)是否一样多。 2.能力弱的幼儿至少学会不受物体的大小影响来比较5以内的两组物体(同类)是否一样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要求: 1.要求幼儿能运用学到的绘画技能画出自己想画的物体,培养幼儿合理构图的能力。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逻辑推理思维能力。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一节课: 1.启发幼儿编故事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教会幼儿用几何图形表现物体,表现自我,能促进幼儿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有利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我们在中班开展了此项教学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认识几何图形1、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几何图形的外形特征,认识边、角间的关系; 2、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听后画几何图形,使他们能画出图形的基本特征; 3、观察用几何图形拼成的形象。通过这一阶段活动,使幼儿对常见的几何图形有比较清晰的印象,初步激发孩子们拼、画几何图形的兴趣第二阶段:学习用几何图形组成单个物体  相似文献   

7.
内容和要求 1、要求幼儿看图形想象和添画出相似的物体,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观察能力。 2、能力强的幼儿能在老师鼓励下独立活动;能力一般的幼儿在老师启发诱导下达到活动的要求;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想象出物体的形状,通过具体指导达到活动任务。情况分析本班幼儿智力水平参差不齐,在20人参加的智力测试中,获7至10分的有5人,他们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都较丰富,绘画能力也强;4至6分的有9人,他们  相似文献   

8.
大班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李梅大班幼儿的绘画能力发展处于一种“布图”也即开始画“形象画”阶段,他们基本上能在图画中表现一个事件或表述一个故事。然而,幼儿对于图形大小和其所包括的细节的量的把握,受到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即他们对该物体的体验以及表现该物体对他...  相似文献   

9.
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特别喜欢画画,但一般都是临摹画和意愿画。临摹画能让幼儿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却不利于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发挥。意愿画能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但幼儿对画面的安排又常常不够合理,显得杂乱。因此,我设计了“给线条添画”美工活动,让幼儿在受一定画面约束的前提下,大胆想象、添画。  相似文献   

10.
情况分析幼儿已学习了运用目测比较物体的粗细、长短、高矮、宽窄等,大部分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对比较的结果进行正确的排序,但也有少数幼儿由于基础差和接受能力差,对这些概念容易混淆。另外,对粗细、长短、高矮、宽窄差别不太明显的物体,幼儿在用目测区别比较时,常常判断失误,因此,幼儿需要学会除目测以外的其它自然测量方法,以便对大小、长短、粗细、宽窄等不太明显的物体进行正确分类和排序。内容和要求1、幼儿学会正确使用两种以上简单的自然测量方法来测量物体。2、用自然测量的方法对3~5种物体进行比较排序3、发展幼儿的思维力。  相似文献   

11.
默画的作用     
教师先出示一张较大的范画,并在黑板上范画一次,让幼儿仔细观察;同时对他们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找出物体的基本特征。然后拿掉范画,擦去黑板上的画,要求幼儿把刚才看到过的画再画在自己的画纸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默画。默画最初只能限于画较简单的物体。  相似文献   

12.
幼儿临摹画是模仿范画作画,幼儿写生画是照着实物作画,即让幼儿面对特定物体或场景,通过观察,把看到的形状特征画下来。幼儿写生画的对象以数量少、形状特征明显为宜。写生画的教学过程,一般是引导幼儿观察写生对象,分析形状特征,示范重点写生对象的作画步骤和描绘方法,然后把示范画拿走,不让幼儿临摹,而要求看着实物作画,能画得“有点像”。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幼儿添加有关内容。例如写生“挂着的一串葡萄”,要求在画好一串葡萄基础上,添加藤、叶、葡萄以及蝴蝶、蜻蜓等。又如画“一个花坛和种着的花草”,要求画好花坛花草后添加树、房子、小动物、人等。因为幼儿写生,也还有着想像作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一、把握特点,科学指导幼儿发展想象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有自身显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幼儿初期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开始发展。二是幼儿前期以再造想象为主,幼儿末期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如,幼儿对游戏中的玩具往往具有直接影响性,在绘画时常常表现为一会儿画这个物体,一会儿又画那个物体。但到了幼儿末期时,幼儿想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狮子的故事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绘画能力,基本上都能用一些简单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狮子是幼儿喜欢的动物,如何让幼儿创造性地表现狮子的动态呢?我特意自编了一首儿歌,让幼儿尝试以趣味绘画的形式学画狮子,并想像、添画故事情节。目标:1.学习用简笔画的方式画狮子,并能创造性地表现狮子的不同动态。2.发挥想像创造,添画不同的情节和合适的背景。准备:1.用卡纸剪好的狮子头、脚、尾巴、椭圆形身体,《狮子和老鼠的故事》图片四幅。2.幼儿用纸、记号笔。过程:一、听一听,想一想老师带来一首儿歌,里面还藏着一只动物呢。请仔细听:妈妈有个买菜的篮,…  相似文献   

15.
读画     
在指导幼儿美术活动时,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评价幼儿的作品。这种评价必须及时准确。为了提高评价的质量,教师要学会读幼儿的画。幼儿美术作品在形式上包括线、形、色、构图这些要素,内容上包括物体形象、事件情节,它们代表着幼儿的经验、情感和想像。读画的时候,应由外到内层层感受、分析。一般来说,画中所表现的事物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而表现了什么情感并不是幼儿能清楚地意识到并能用语言表达的,这需要我们对画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狮子的故事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绘画能力,基本上都能用一些简单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狮子是幼儿喜欢的动物,如何让幼儿创造性地表现狮子的动态呢?我特意自编了一首儿歌,让幼儿尝试以趣味绘画的形式学画狮子,并想象、添画故事情节。目标:1.学习用简笔画的方式画狮子,并能创造性地表现狮子的不同动态。2.发挥想象创造,添画不同的情节和合适的背景。准备:1.用卡纸剪好的狮子头、脚、尾巴、椭圆形身体,《狮子和老鼠的故事》图片四幅。2.幼儿用纸、记号笔。过程:一、听一听,想一想老师带来一首儿歌,里面还藏着一只动物呢。请仔细听:妈妈有个买菜的篮,…  相似文献   

17.
小班幼儿手部的小肌肉发育还不够完善,不会正确握笔,手的动作很不稳定。因此培养幼儿手动作的稳定性,使幼儿有意识地画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是教幼儿学习画画的前提。游戏能激发幼儿巨大的热情,同时,幼儿有爱模仿的特点,因此可用游戏去吸引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使幼儿手的动作逐步得到发展。如教幼儿画圆,可先让幼儿玩串珠,在游戏中感知圆形物体的形象,再让幼儿模仿老师用右手食指在空中画圆圈,老师边画边讲,我们画一颗红的串珠,再画一颗绿的……然后让幼儿握笔在纸上画。这样,建立了手的动作和线条之  相似文献   

18.
目标 幼儿练习通过局部特征推断整个物体,锻炼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 材料 带小包装的月饼盒。 制作方法 用小月饼盒做成能推拉式的分体盒。外盒剪掉一半,在内盒上画上小动物或别  相似文献   

19.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2让幼儿用已学过的不同物体形象,自由地表现人物的五官及面部表情,画出有趣的脸谱。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活动准备1画好娃娃头的轮廓并发给每个幼儿一张。2范样两个、泡沫板、小黑板、剪子、小筐子、各种拼贴物体、粉笔。3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想象。组织幼儿随意坐在地毯上,围在老师的周围。1提问:“小朋友都转过身来,互相看看,仔细瞧瞧,你们的小伙伴长的什么样?脸上有什么?”2“小朋友看看、说说你…  相似文献   

20.
在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分类活动中,交集分类的难度最大,它要求幼儿将属于两个集合相交部分的物体归放在一起,因而比较抽象。如果幼儿已多次感知过有关集合的知识,已能熟练地按照某个特征标记将一组物体分成几个独立的集合,那么,只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就可以(在大班末期)让幼儿感知交集分类的含义,顺利完成交集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