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徐兖地域包括青徐兖三州,是位于黄河与淮河、睢水之间的三角地带.东汉末年,青徐兖地域因其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成为各派政治势力角逐的要地,他们在此相互残杀,又因利害关系结成短暂的同盟.在激烈而残酷的角逐中,曹操脱颖而出,他利用对青徐兖地域的控制,取得了白马之战的胜利,从而为官渡之战吹响了胜利的号角.曹操又逐步消灭其他割据势力,由兖州、徐州而青州,统治了整个青徐兖地域.青徐兖地域成为曹操统一北方的稳固的根据地.  相似文献   

2.
青徐兖地域包括青徐兖三州,地处界吴边境地区,在灭吴战略决策中占据重要地位。青徐兖地域距离孙吴的都城建业最近,驻守徐州下邳的军事统帅能够迅速率军威逼建业,因而青徐兖地域在晋灭吴的统一战争中有着明显的地理优势。晋武帝十分重视灭吴战争前夕青徐兖地域的人事安排,以宗室司马伷出镇徐州。灭吴战争中,司马伷率军数万镇守涂中,成功地配合了上游王溶顺流而下的攻势,有效地防止了灭蜀战争中将领因争功而自相残杀悲剧的重演。  相似文献   

3.
从曹操的几个政令视其用人观石军红曹操的一生,均处于战乱年代。乱世之秋群雄迭起,各拥兵自立妄图大业。曹操从镇压黄巾起义起家,始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他在割据势力相互争夺的战争中先后灭袁绍、挤刘备、攻孙策、终于统一北方,成为手握大权执掌重兵的一代雄。他的成...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末年,爆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当然,这次起义很快被镇压下去了,但汉朝的统治却从此被动摇了。一些新的政治人物以镇压黄巾起义为名,发展和壮大了自己的势力,从而登上了历史舞台。其中有董卓、袁绍、曹操、刘表等人。很快,天下被各路军阀所割据,今天我打你,明天你又打我,汉朝  相似文献   

5.
统帅二十万西凉大军的刺史董卓,乘朝野之乱进军洛阳,废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献帝,自封为相国。他欺主弄权,残暴凶狠;朝中正直的大臣们都想除掉他。校尉曹操,足智多谋并早有杀董卓之心。一日,曹操借王司徒宝刀一口,藏刀来到相府。他走到小阁,见董卓坐在床上,  相似文献   

6.
刘明明 《考试周刊》2014,(91):185-185
<正>曹操从公元174年考中孝廉起,踏上了为官之路,由宦官之后到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了吕布、董卓、袁绍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公元213年受封魏王,后晋升为魏王,种种事迹和他的慧眼识人、善于用人是分不开的。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解读曹操的成功密码。一、慧眼识人1.英雄不问出处。封建社会约束人的思想有很多制度,其中一个就是等级制度,等级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上流社  相似文献   

7.
州牧与州刺史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前期地方官制方面的典型代表经历了从萌芽到成形并日益完善的过程,为我国古代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两汉时期两职几经更名,而每一次都不同程度地使这一制度的性质发生变化。其中汉灵帝当政时期改州刺史为州牧,是这一制度性质发生变化的一个剧烈期。这次更名是东汉朝廷希望控制地方的最后一次努力,但结果适得其反,朝廷丧失了对郡一级的完全控制权,终于导致以州为单位的大割据集团的形成,使东汉在政治上分裂的趋势更加明显,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正是这一时期州刺史与州牧权力性质的变化,直接导致了东汉后期社会分裂割据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原文:必生,可店也。译文:贪生怕死可能被俘虏。战例:。一~俪淤事攫尊 t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各地封建割据势力争权夺利互相兼井。晓将吕布,原是并州刺史厂原的部卜,后来杀了f原投奔董卓;继又杀董卓、先后投奔袁术、张扬、袁绍,反复无常.只贪眼前之利,并无远图. 2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吕布与曹操争夺兜州(今山东郸城县西)失败后,逃到卜邱I今红苏环县南)依靠刘备。刘备盛估接纳J他‘井将他玄顿石沛城(今江苏省沛县).3不料,刘备在抵御袁术进攻时,吕布却在袁术的怂恿厂噢髯髯取了刘备的下环.自称徐州牧、反将刘务赶到沛城. 或吕布与…  相似文献   

9.
袁绍轻视皇权,拒迎献帝,荀彧旋即弃袁投曹,曹操得到"吾之子房";曹操因为挟天子而赢得了政治上、人才上以及在割据势力分化组合等方面的主动,进而在最后搏弈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1928年末开始的禁烟运动,在中原大战开始前获得了初期成果。但由于各地军阀割据和外国势力干预,禁烟运动逐渐流于表面化,反复倾向明显。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由于南京政权和地方割据势力间的对抗而导致的财税失序的背景下,鸦片成为新军阀筹集军费的重要财源,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强征鸦片税,保护鸦片运销和吸食以充军饷。即便是处于南京政权控制下的苏浙皖等省,也不能截断鸦片原料供给和无法阻止租界走私。禁烟运动反复导致长江沿岸各大城市烟毒泛滥成灾,鸦片和毒品的巨大利益也成为各种政治势力争夺的对象,成为社会动荡和战乱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1.
两晋之际中国古代社会与历史经历了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其中涉及西晋灭吴实现统一与司马睿南渡建立东晋。就地域而言,这两件大事皆与江东地域社会有关。灭吴后如何消除地方反抗势力以稳定江东局势?西晋崩溃过程中,如何打消江东地方社会的割据念头,从而为此后中土士庶南迁避难提供前提条件?这都关乎中国历史的走向。关键时刻,因地缘关系而与江东地域社会颇多联系的广陵华谭参预其事。华谭入洛后受到晋武帝的亲自策问,建议进用江东贤能才俊以缓和地方对抗,巩固统一;西晋末华谭又受命劝诫与警告江东地方分离势力,促使其放弃割据幻想,从而为此后北人南迁、重建东晋奠定了基础。华谭身处历史转折的关头,参预创建历史新格局,值得称说。  相似文献   

12.
清中叶是清代的转型期,官方势力与地方势力争夺豫北地区公共领域控制主导权的斗争随着荒政的发生而不断深入,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官方对主导权的掌控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肯定;地方对主导权的争夺表现为视死如归的追求。乡绅阶层有所崛起,却在官方建立的合法性统治秩序下难以有所作为,"绅权大张"成为一种情结。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把曹魏与世族的关系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考察:即曹操时期和曹操后时期。认为世族的支持是曹操得以起家和形成割据势力的重要因素。世族与曹操的合作,并非迫于压力或是为了借曹操以兴复汉室,而是一种自愿的合作。这种合作的形成一方面源于曹操始终如一表现出的亲和世族的倾向,一方面源于党锢之祸后世族政治态度的变化。曹操对世族采取了依靠利用与适当打击相结合的政策,较为成功。而自曹丕起,曹魏渐次放弃了对世族的打击政策,反予世族以较多的优惠,使世族势力在曹魏后期迅速膨胀。司马氏代魏不是世族与宦官地主对立斗争的结果,而是世族地主势力膨胀的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14.
论三国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自古以来人们多有评价,但都因时代的、历史的局限性而未能把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阐述明白。下面我就以现代人的眼光来阐明我自己的观点。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再加上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各方诸侯也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势力不断强大,形成割据纷争的局面。当时诸侯当中,以曹操和袁绍势力最大。曹操采用袁绍谋士许攸的建议,打败了袁绍,统一了北方,又“挟天子令诸侯”,为后来魏国的强大奠定了基础。但魏之灭亡也是源于曹操的:①曹操不能以民为贵。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  相似文献   

15.
北京历史博物馆的“中国通史”陈列,除“原始社会”、“夏商周”和“秦汉”三段,早已展出继续开放外,“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两阶段,也于一九五五年一月间试展。这个展出,扼要地用文物、图表、布景箱与模型叙述了我国中古时代,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的历史发展。在魏晋南北朝的陈列室内,分成四大重点:(一)魏、蜀、吴三国的割据.(二)匈奴、羯、鲜卑、氐、羌的进入中原和中原人民南徙开发江南.(三)拓跋氏统一北方,建立北魏。(四)南北朝时期劳动人民和科学家、艺术家,在手工业和文化上的成就。首先通过图表,照片和出土文物,表现魏、蜀、吴三国分立的局面。从“曹操兼并地方割据势力地图”中,可看到曹操如何兼并了袁绍、袁术、张绣  相似文献   

16.
东汉末年的三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魏、蜀、吴三家,为争夺天下,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搏斗。从一定意义上说,三国的纵横捭阖,军事较量,是一场争夺人才的大战。曹操知人善任,宽宏大度,讲求民主,在革新吏制中选贤任能,为后来取得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曹操之所以能在东汉末年诸侯割据中削平群雄、统一北方,与他对人才求贤若渴的态度和唯才是举的政策分不开的。但是由于当时社会混乱、鱼龙混杂,加之他本人胸狭好妒、过分否定传统道德等原因,也错杀了一些人才,对他本人和他的事业都造成了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文武并施,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曹操的诗歌充满着尊法反儒思想,风格清峻通脱,开创了“建安文学”的一代诗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东汉末年,豪强大地主与儒家学派结成反动的神圣同盟,各据一方,称王称霸,造成汉末割据分裂的混战局面。曹操在豪强地主势力被黄巾起义军削弱之后,登上政治舞台,他的历史功绩,主要在于结束了我国北方的分裂局面,坚持了统一进步的法家路线。因此,在他的诗歌里,无论是记  相似文献   

18.
十六国北朝时期是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最尖锐最复杂的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自司马氏南迁,我国北方便陷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北方的匈奴、氐、羯、鲜卑等少数民族统治者逐鹿中原,彼此之间进行了残酷的厮杀,都力争在中原建立政权,取得统治地位。这一时期,在河北境内建立政权的,十六国时期有羯族建立的后赵,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和后燕,氐族符坚建立的前秦。北朝时期有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鲜卑化汉人高欢及其子建立的东魏和北齐。五胡十六国的长期纷争,除了后赵和前秦两次暂短地统一北方之外,河北一直是割据势力相互争夺的地方,因此,使河北  相似文献   

19.
《河西学院学报》2019,(1):87-94
唐初在再造与重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时,并非简单地直接承袭隋朝的成果。隋末经历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大起义,同时隋朝旧官僚集团或各地豪强集团等割据势力四起,在混战中终于由李唐政权完成了统一。虽然这一历史进程为时短暂,但各割据势力在其势力范围内,为了巩固地盘和与其他割据势力作军事斗争,大量析置州郡县。这一现象在关陇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第七册教学参考书关于《火烧赤壁》的时代背景介绍中写道:“东汉末年,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的割据局面。魏国的曹操统一黄河流域以后,率领大军南下。企图消灭吴国的孙权和蜀国的刘备这两股势力”。赤壁之战发生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此时,中国大地上并没有魏、蜀、吴三国这样的政权形式。陈寿在“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中是这样写的:十三年“秋七月,公(指曹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