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自信心”。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教学效果正如吕叔湘先生说的那样“少、慢、差、费”。作文教学的改革,应是使学生乐于写作文,轻松写作文。作文教学实践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李敏 《中学文科》2009,(16):77-77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自信心”。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教学效果正如吕叔湘先生说的那样“少、慢、差、费”。作文教学的改革,应是使学生乐于写作文,轻松写作文。作文教学实践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会“自主作文”,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从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出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在获得更多的写作经历和自主体验中逐步做到乐写、会写。通过交流展示等活动,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因此作文教学中除了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外,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真正实现“要我写”为“我要写”.激发写作热情,培养写作兴趣是学生作文教与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多积累、多习作,甚至多投稿将大大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把学生作为写作的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确立“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它摒弃作文教学的陈旧和繁难,反对作文教学的单一和封闭;它提倡说真话,强调抒真情,尊重学生个性,激励学生创新,希望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习惯和必需。一、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新课程的写作策略对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和自信心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仔细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不难发现,写作在这里出现了各种新的提法:在第一学段(1-2年级)叫…  相似文献   

6.
想要在写作教学中探出一条路,再次唤起学生写作的青春,必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把作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变成有内容可写,我要写。其次,作文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教材的典范作用,使学生感到“我会写”。第三,用相互肯定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形成“我乐写”的氛围。  相似文献   

7.
提高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作文。具体做法就是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同时“下水”做出样子。再就是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激起灵感的火——或者是让学生听故事后写出自己最感动的地方。另外,积极投稿也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最好的方法;第二,抓好生活和阅读的积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主要做法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素材;引导积累语言,提高表达力。另外,要让学生自主作文;还要加强作文修改,以培养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大幅降低了小学记实作文的难度。明确规定小学高年段学生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小学生记实作文“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9.
“仿写”不是简单的抄袭或模仿,它既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的“阶梯”,克服作文要“作”的心理障碍,教会学生如何写作,使学生乐于动笔,培植写作的自信心,同时激励学生奋力“攀登”,用个性化的语言表情达意,不断享受习作的快乐。以仿促写,推动学生向独立性作文过渡,不失为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捷径。仿写,就是仿照范文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写作技巧进行写作实践的一种训练方法,它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不愿写”“盲目写”的问题,对于初学写作及写作困难的学生来说,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架”,有效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小学作文的价值应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写作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1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文写作是学生的一个大难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关键。“课标”强调: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为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保护学生创作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有以下几个看法。  相似文献   

12.
黄伟 《教育学报》2004,(2):15-19
当代写作教学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清理和反思 :要正确认识写作教学的价值 ;要实现由“重文轻言”向“重言轻文”的重心转移 ;要关注儿童的言说方式和童年经验 ,让写作成为心灵成长的档案 ;要认真审视和高度重视作文与育人的关系 ;要更新作文的评价观 ;教师要学会享受学生作文并在学生作文中成长 ;教师写“下水作文”的价值功能需要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3.
林胜国 《教师》2013,(27):71-71
小学生常常对作文感到无从下手,他们怕作文,不爱写作文。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改变学生怕作文的现象,使其真正产生热爱习作的巨大动力呢?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笔者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路锐 《华章》2013,(28)
小学作文批改,要多表扬少批评,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要多创新少庸评,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得以提升;要相信学生,让学生在修改文章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5.
“回帖式”作文评改是借鉴网络回帖的形式,由师生一起对学生作文进行回帖式评议和修改的一种方式.这种评改方式有利于引领作文教学回归本真,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有利于增强写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新课程改革强调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愿意写作,喜爱写作.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文之难,归根结底,难在创新;作文之贵,也贵在创新.因此,作文中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就成为衡量学生作文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写作提出如下要求:重视鼓励自由表达,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与他人交流写作体会,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为此,我们应采取积极的训练步骤,拓展交流空间,为学生的自主作文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整个写作训练过程中始终积极参与,以鼓励其自主作文。因此,在近两年的作文教学中,本人做了积极有益的尝试,我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践“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自主作文的要求的。一、创设宽松环境,让学生自由写话,激发写作兴趣为了降低写作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学生写作时,不免产生畏难心理。为…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根据这一要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舞台,让学生在这舞台上,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和厌烦作文的情绪,自觉、主动地视作文为需要,视作文为乐趣。  相似文献   

19.
邹艳 《课外阅读》2010,(12):228-229
根据职校学生的特点,精选教法:以说促写,推动思维发展;“公开”作文,在展示中掌握写作方法;充分利用网络及多媒体的优势,把创新引入作文;选题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就地取材”;落实写作学习,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并且将作丈教学与育人结合在一起,在作文将评语与鼓励结合,重树学生的自信心;让优秀作文搭建学生心灵的桥梁,让学生书写真我与善我。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小学作文教学领域。流行着一种“一凑、二抄、三套、四背”的作文诀窍。干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写作模式.“开头至关重要.结尾马虎不得,中间胡编乱造.字体端正整洁”的应试对策。为了获取高分,教师想尽一切办法.只顾教给学生文字编织术,误导学生做文字游戏。这是极其有害的。要克服这种毛病。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让学生走出范文。走出指导,走出课堂,对学生实施“心灵环保”,引导学生撰写“绿色作文”,激发学生做到“三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