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版课标新增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但是,教材并未及时跟进,不少教师依然“止步观望”。如何提升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呢?我觉得关键是教师要对此保持敏感。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阅读连续性文本时提取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好,而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提取信息的能力却不理想。究其根由,主要在于教学内容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教师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意识空白,未将非连续性文本纳入教学内容范畴,或者对非连续性文本关注甚少,导致非连续性文本几乎成了教学盲区;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并未涉及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单元或知识点,可用素材并不多(严格意义来讲,没有出现过一篇真正的非连续性文本)。我认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一定要基于教材现成的、大量的非连续性文本。作为教师,更应有意识地结合当下的小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3.
<正>一、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文本的一种特殊类型。“非连续性文本”相较于连续性文本而言,它的构成往往由逻辑、语感不连续的各种段落层次组成,其主要载体有各种片段性文字、图表、漫画等。[1]“非连续性文本”有形象简洁、直观醒目、提炼性强等特点,对于深化连续性文本的主题、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涵养学生历史素养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散落着非常丰富的“非连续性文本”。  相似文献   

4.
非连续性文本是指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可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非连续性文本”,所以我们要开动脑筋,拓宽思路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素材。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主要是训练学生通过对图文、表格类资料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归纳等,“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我们在教材中善于挖掘,也有不少潜在的资源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首次提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概念,对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与阅读实践,有了实质性的推动。本文在分析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非连续性文本”有效教学策略:解决从何教起——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解决教些什么——吃透教材,挖掘资源;解决如何拓展——渗透整合,多元培养;解决如何运用——回归生活,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6.
非连续性文本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从这些文本中可以获取生活、工作、学习的各种重要信息。提升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是为学生适应当下和未来生活储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然而现实教学中,由于在认识层面、教材编写、策略措施等方面的种种缺失,使得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严重缺位。对此,我们要深刻领悟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实践价值,注重结合生活和教材,开掘非连续性文本资源,渗透学法,加强指导,不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运用能力,以此实现对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救赎。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直观、实用的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文本类型。教学非连续性文本,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挖掘和运用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其次要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目标,并针对不同的阅读目标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8.
王婉静 《英语教师》2024,(4):174-177+181
阐述非连续性文本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和优势。结合实例,探究非连续性文本的作业设计策略,即纵向开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横向探究,开发跨学科非连续性文本作业;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核心素养。认为在“双减”背景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教材资源,结合生活实际,引入并合理设计非连续性文本作业,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其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对小学生来说,由于非连续性文本呈现信息的方式多样,信息“碎片化”,读起来比连续性文本要难,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努力提高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是新时代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能力。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本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非连续性文本在教学实际中运用较少,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也有所欠缺,因此需要通过素材筛选、非连续性文本设计和综合运用三个策略合理运用非连续性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版课标明确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一线教师既然意识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重要性,便开始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有的提出要自主开发教材引进非连续性文本,有的提出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综合性学习,还有的认为可以通过相关试题、练习的设计提高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这些做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要思考,在现有的教材条件下,把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完全割裂开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增加了这样一项目标:"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而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大部分是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稀少。如何挖掘教材资源,在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过程中渗透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任务,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尝试,对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解读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数学非连续性文本是指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的数学阅读材料,是聋校数学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重视数学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有助于开发听障学生的优势潜能。聋校数学教师可立足教材,培养听障学生良好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习惯,使其掌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并能在生活中迁移运用,从而提高学生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非连续性文本具有鲜明的实用性特征。作为现代公民,应该掌握相应的阅读技能,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日常生活信息。第三学段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非连续性文本,从漫画、图表、说明书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入手,探索不同形式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策略,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具生活性,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应该能“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在的语文教科书中,除了基本的文字形式以外,还有许多图片、表格、解说、注释、漫画等形式的非连续性文本。因此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不仅仅需要学生能够懂得文章的中心意思,更要求学生能够从非连续性文本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一、插图助文本理解,让教学更有趣味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常常以“图  相似文献   

16.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种以图表、图画等形式出现的间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现行统编教材当中体现不多,因此在落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时候有必要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隐性资源的开发。实践中可以通过挖掘教材、学科整合、课外拓展等途径进一步开发非连续性文本隐性资源,并采用图文对照、比较阅读、情境架构等方式实施教学,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同时促进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一、在课堂教学中提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结合日常教学进行有机渗透,在实践中不断归纳总结,形成目录、图文结合、说明书、作家卡片等不同类别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18.
非连续性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阅读教学中引入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符合教学发展的趋势,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在课堂上,教师要立足教材,并通过改进教法、传授学法和链接生活等途径,使学生掌握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顺利进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情境中,形成阅读认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邵玲 《教学随笔》2022,(2):67-69
非连续性文本指图表、清单、问卷等由非句群或者非完整、非连续句群组成的文本,具有跳跃性、非连续性等特点,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非连续性文本篇目较少,且五年级下册课本中才开始学习,针对目前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中存在的工具性的缺失、教学方法的弱化以及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20.
肖莉 《小学语文》2013,(12):44-47
非连续性文本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一个新的教学内容——“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笔者认为,对于这个教学内容,除了要依靠教材,更多地还需要教师作好课外选择和自行设计。而在选择阅读内容和设计题目时,应尽量考虑阅读内容的实用性、可读性,体现“学以致用”。毕竟非连续性文本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