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优秀女排运动员身高、体重与网上高度特征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参加27、28届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其身体形态和扣球高度、拦网高度等部分非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7、28届奥运会的女排队员身高、体重无显著差异,但两届奥运四强队员身高、体重占优,显示世界女排队伍继续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近两届奥运会女排队员年龄差距不大,而28届奥运主力队员和四强队员的年龄略高,达26岁,预示本届奥运后队员部分调整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网上高度与比赛名次密切相关,亚洲球队在扣球和拦网高度方面与世界优秀强队有差距,但在相对弹跳力发展方面取得进步,从而缩小了网上高度差,中国女排在身高、体重、网上高度指标上都显示出世界一流强队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参加2008年世界女排大奖赛的中国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身体形态、网上高度等非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现役中国队运动员年龄结构合理,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网上高度均达到了世界一流强队水准,但与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时中国队运动员比较,除身高外均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3.
中国女足与世界女足强队攻击力差距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获得第4届女足世界杯前4名球队和中国队相关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球队缺乏攻击力是本届世界杯中国队整体攻击性及单兵作战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从而使得球队的成绩落后于欧美强队。锋线队员射门技术粗糙,射门方式单调,防守中全队缺乏积极的抢断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的主要差距。  相似文献   

4.
2007年瑞士女子排球精英赛中国队运动员非技术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参加2007年瑞士女子排球精英赛的中国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其身体形态、网上高度等非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现役中国队运动员年龄结构不合理,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网上高度达到世界一流强队水平,但与2004年奥运会夺冠时的中国队运动员比较,除身高外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主、副攻和二传运动员除身高外,各非技术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与2004年奥运会夺冠时的运动员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二传运动员差距更大;接应位置后继无人,自由人肌力差.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第28、29届奥运会男排比赛前6名以及第17届男排世锦赛前6名的18支球队、226名运动员的6项非技术因素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主要结论:世界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网上高度等总体上没有大的变化,但运动员身材有大型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男排的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已达到世界一流强队的水平,但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等四项指标低于世界一流强队的水平.建议增加中国男排的大赛经验,重视对身材高大队员的挑选以及引进国外先进的身体功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女排在本届世锦赛上的失利,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与比较研究等方法对第15届女排世锦赛中国队与前4名强队的队员年龄、形态结构特征、得分途径、主要技、战术进行分析,皆在为我国女排进行针对性训练与备战08奥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200眸男排世锦赛优秀接应二传与我国接应二传在身体基衣特征以及发球、扣球、拦网、一传、二传和防守等各项技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的接应二传在身高、体重、年龄等身体基本特征以及主动进攻得分能力上均低于世界优秀接应二传队员;而在非得分技术能力方面与世界强队相比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第28届奥运会女篮比赛中的中国队、美国队、澳大利亚队等7支比赛队伍为研究对象。1 中国队与美国队、澳大利亚队身高、体重、年龄结构比较根据国际篮联官方网站提供的数据,分别将中国队队员同美国、澳大利亚队队员的身高、体重、年龄进行比较。在此届奥运会上,中国女篮队员的身高、体重与世界强队相比较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年龄上与世界前四强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了我国女篮的年龄结构更加合理。表1 中国队同美国、澳大利亚队员身高、体重、年龄对比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国男子沙滩排球队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与世界8强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年龄结构不合理,呈年轻化。队员"高高"配备优势凸出,体重和克托莱指数与世界强队有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10.
男篮小前锋进攻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篮球技术、战术全面提升,篮球比赛中对各位置球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以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意大利队、美国队、希腊队小前锋的基本情况和进攻能力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分析小前锋的基本情况和身体形态及进攻能力,找出中国队与世界强队小前锋的差距,以期为我国小前锋队员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冰壶运动中扫冰技术是对比赛过程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利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对2014男子冰壶世界锦标赛中国队与欧美强队扫冰技术能力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中国男子冰壶队与欧美强队在扫冰技术能力上的差别,提高中国男子冰壶队竞赛成绩。结果表明:扫冰技术在冰壶比赛中极为重要,对比赛的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队与欧美强队相比扫冰技术能力相对较弱;在队投壶技术的稳定性方面中国队比欧美强要好。建议中国队在扫冰技术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加强对冰壶运动轨迹产生影响因素的综合理解认识;增强扫冰技术团队配合能力;提高扫冰技术专项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08年奥运会前8名球队女排队员与中国俱乐部女排队员的年龄、身高、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等非技术性指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俱乐部女排队员的平均身高和扣球高度已达到世界强队的平均水平,拦网高度明显高于世界强队平均水平,队员比较年轻,结构合理,克托莱指数明显低于世界强队的平均水平。各俱乐部之间队员的非技术性指标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该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23年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的5场比赛以及2023年男篮世界杯四强的技术统计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找到中国男篮与世界篮球强队之间的差距。结果表明:(1)三分球命中率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的主要差距;(2)控制犯规的能力与世界强队差距较大;前场篮板、抢断仍然是中国队的不足之处;(3)外线队员投篮命中率与世界强队相比差距明显。这是中国队在2023年男篮世界杯上成绩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广州亚残运会男子轮椅篮球赛中国队与对手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的罚球命中率、投篮、助攻、前场篮板球和失误上与对手有一定的差距;应加强中国球员身体和技术的高强度攻守对抗训练;提高个人防守的攻击性、整体的协作性;注重外线球员的培养;提高攻守转换速度;加强与欧美强队的比赛交流,提高轮椅篮球联赛的比赛质量,为我国轮椅篮球运动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中国男篮与对手在比赛中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相比存在进攻效率低、身体对抗弱、体能差、个人能力不突出、攻防速度慢等问题,并提出学习国外先进的攻防理念、提高身体对抗能力和体能储备、加强队员比赛经验的积累、心理素质的培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排在第17届世锦赛上与世界强队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及与交手队的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运动员的基本情况:中国男排年龄相对较小,身高与世界强队差距不明显,但在力量素质上,与世界强队存在显著差异,而网上高度则位于世界男排队伍前列。(2)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与世界强队发球形式存在差异,中国队以飘球为主,发球攻击性和稳定性较差,世界强队以大力跳发球为主;中国男排一传到位率优于世界强队,但失误次数相对较多;中国男排的有效拦网没有展现优势;中国男排防守失误率较高;一攻中,后攻效果较理想,但前排强攻和快攻得分率弱于世界强队;反攻中,强攻是主要得分手段,但中国男排得分效果远落后于世界强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15届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6个对手全部比赛的篮球技术统计,找出中国队在大赛中遇强队时表现差的原因。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果:(1)中国队在比赛中篮板球、盖帽占优势;(2)中国队在比赛中罚球总数少于对手;(3)中国队在比赛中助攻少、抢断少、失误多。结论:中国队仍是世界强队之一;中国队以姚明为核心的战术贯彻不彻底;中国队自身“小、快、准、灵”的特点丧失;队员基本功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中国女子手球队员身体形态特点,对国家女子手球队和地方队队员的身高、体重、体脂百分比进行测定,同时对北京奥运会参赛队伍队员的基本形态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对中国队不同优势手球运动员上臂和大腿的围度、上臂和膝屈伸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比地方队身材高大,皮脂百分比低,与欧洲强队有相似的身高和体重特点,比世界强队韩国队身材高大。身高和体重应与手球运动员攻防竞技水平相适应,就某一个成年手球运动员而言,要提高专项移动对抗能力,应使瘦体重尽量高。2)边锋比内卫、底线、守门员身高低、体重轻,而内卫、底线和守门员身材相似,中国女子手球运动员位置身材特点与世界强队相似。不同位置手球运动员身材特点不一样,以适应各位置攻防特点需求。3)优势手上臂瘦体重高于非优势手,对侧下肢屈伸的最大力量比同侧大,推测长期的手球运动对不同优势手运动员肢体形态、机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女子篮球是世界公认的强队之一.中国女子篮球能否继续保持世界强队或有重大突破,主要看中国女子篮球后备力量.通过对参加2010年全国青年女子篮球联赛仪陇赛区的六支球队,30场比赛,79名青年女子篮球运动员身高、年龄、身体素质、主要技术、战术指标的测试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女子青年篮球队队员身高上基本具备国际强队身体高度,年龄较轻,速度素质普遍较好,极具培养潜质和优势.但缺少2米以上绝对高度队员,耐力素质差.投篮命中率较低,抢篮板球能力差,基础配合成功率低,个人防守能力不强,战术配合意识急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从近3次男子篮球世界性大赛各球队的比赛成绩、技术指标情况研究男子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的差距.结论:近3次男子篮球世界性大赛的攻防技术指标可以分为5类因子,根据关联分析可知有7项指标与得失分率、比赛名次关系最密切,运用因子分析法、关联分析法构建篮球技术指标的体系能够量化评价各球队的攻防技术能力.男子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注重了投篮得分的能力和效率,投篮技术、身体对抗和心理稳定性有机结合;加强了队员的进攻侵略性,力量与技术、高度与速度有机结合;提高了球队进攻的效益,战术配合简约易行;强化了防守的有效性,多种防守战术灵活多变的使用.中国队必须重点提高体能和身体对抗能力,提高投篮能力、进攻效益,从技术、体能、意志、战术方面提高防守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