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狗图腾崇拜是黎族重要的图腾崇拜,这一图腾崇拜大量地存留在黎族远古的神话和传说中。作为黎族先民的审美想象,黎族狗图腾崇拜有其自身的文化溯源和历史溯源。民族审美心理的稳定性决定了狗图腾崇拜在一些黎族区域尚有遗痕;而民族审美心理的变异性又决定了黎族狗图腾崇拜的衰落。这一衰落,除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外,"狗"这一词汇的被贬义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群经之首”,竹竿舞是海南黎族的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从《易经》的视角对竹竿舞节拍技术进行分析,发现竹竿舞的节拍与《易经》中的两仪、四象、八卦等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从而揭示出竹竿舞所蕴含的经典的文化内涵,这既有利于提高竹竿舞文化品味,又可促进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关于沂蒙精神研究的专著陆续面世,其中苑朋欣教授《沂蒙精神溯源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以下简称《溯源》)一书,探讨沂蒙精神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史实,总结和提炼沂蒙精神形成的背景原因及前提条件,是对沂蒙精神研究的拓展和深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的缺憾。《溯源》首先梳理了沂蒙文化演进的历史进程和不同阶段的文化特征,揭示沂蒙精神与沂蒙传统文化的关系。作者指出,"沂蒙人从古至今,勤劳、智慧,不折不挠,生生不  相似文献   

4.
黎族是一个世代居住在海南岛上的海岛民族,她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文化。本文以《清代黎族风俗图》这本画册为蓝本,介绍了清代黎族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风俗习惯以及那个时代黎族人民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等两方面的内容。从有限的角度来解读这本画册的文化信息密码,并指出只有经过深入实地的田野调查所获得的有关民族风俗现象的资料,才是最可靠和最值得欣赏解读的。  相似文献   

5.
《天道溯源》是丁韪良早期撰述的一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在宁波传教的思路,本文利用华东师大图书馆所藏清代刊本《天道溯源》,从儒家学说和佛教学说两方面考察丁韪良早期传教道路中(在宁波十年期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廖国一教授长期从事环北部湾少数民族经济和历史文化、饮食文化研究,对北部湾区域内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了充分挖掘和弘扬,成果斐然。主持完成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承担海南省社科联重大课题《黎族饮食文化研究》、柳州市课题《柳侯宴研究与设计》等,出版专译著10余种,发表《中国广西与日本冲绳饮食文化比较研究——以横县鱼生和冲绳刺身为例》《环北部湾地区壮族饮食文化的变迁》《当代黎族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试论近代藏族的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技术》等论文130余篇。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称号、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各一项。2016年9月,广西高校学报研究会在桂林举行,会议期间,学报编辑部专程去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拜访廖国一教授,并对廖国一教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7.
黎族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改革开放特别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黎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冲击下,黎族传统文化濒临失传。要保持海南文化的底蕴、维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关键在于如何将孱弱的黎族传统文化有效地挖掘整理和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8.
龙敏是黎族第一代作家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多年来,其创作成就始终是与人们对当代黎族文学发展的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其长篇小说《黎山魂》首开了黎族文学史上“宏大叙事”之先河,成为人们认识黎族生活和历史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文章主要对这部作品的成就和不足展开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9.
爱德华·拉瑟福德在2009年出版的历史小说《纽约》以梵.迪克和马斯特家族为线,时间跨度达400年。其错综复杂的姓氏谱系来源广泛,反映了各个时期、各个民族、各个人种等文化多元现象,特别是在小说中的一章《爱丽丝岛》里,蕴涵了《纽约》的宏大历史背景下的身份政治和多元文化特性,移民的阶级、性别和种族在纽约这座大都市里显示了个体的差异性和不平等境遇,但强调平等、无差别待遇和文化共存的多元文化主义最终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浅析环北部湾地区古代黎族饮食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食结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强有力的表达方式之一。它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饮食行为和饮食风尚。通过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视角考察环北部湾地区古代黎族的饮食结构,从中窥测古代黎族的生活环境及其折射出的文化内涵,进而找出当前黎族饮食文化市场开发的魅力基因,为未来的黎族饮食文化发展寻求更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一)黎族除了极少数人口迁离海南岛外,主要聚居于海南岛南部,这个共同生活的地域是黎族赖以形成、发展的根基,也是黎族社会文化和历史发展的舞台;同时,由于这一地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影响,促使黎族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这种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便是我们所指的民族意识。黎族的民族意识,是在民族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形成的基础上产生,而只有黎族的民族意识形成了,并且被人们所意识到了,这才意味着黎族的正式形  相似文献   

12.
《黎族传统织锦》一书,将其散落于世的艺术珍品集聚起来,形成新的篇章,它展示了600多张珍贵史料和五种方言族群的服锦特点,体现了对民族色彩文化的张扬以及美的创造和追求.  相似文献   

13.
正海南省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生活在海南的各少数民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作了很多以民歌来表达情感的音乐形式。这些民歌来源于人民的真实生活,是海南各族人民最真实的情感表达,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的加快,这些民歌已经成为了海南当前吸引游客的主要文化形式。一、海南民歌资源概况(一)黎族民歌"诗言志歌咏言",黎族民歌是黎族劳动人民的心声,是黎族人民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黎族民歌源远流长,黎族作为古越族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黎族舞蹈文化艺术价值的分析,进行了黎族舞蹈基本价值、文化传承等内容的阐述,核心目的是通过对黎族舞蹈价值内容的完善,展现黎族舞蹈文化的艺术特点,满足文化传承的基本需求,从而实现黎族舞蹈文化价值的有效展现。  相似文献   

15.
黎族作为海南省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创造了非常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如黎族文学、礼仪、歌舞、工艺等,这些都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价值。通过开发和实施基于黎族文化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有效地传承和发展黎族文化,实现教育和文化发展的双赢选择。  相似文献   

16.
周萍 《海南教育》2013,(12):41-41
<正>阅读教学究其实质是一种文化教育。形态多样、内容丰富的黎族民俗事象是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文化阅读教学的可贵资源,它们能唤起学生"根"的意识,培养民族信心。(一)以民间神话为教学契合点充实民族精神喜欢或崇拜某个英雄人物,进而在行为理念上进行模仿,是一种学习文化价值观念的方式。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开天辟地》、《大禹治水》、《哪吒闹海》等关于人类起源、人与自然抗争、英雄人物故事等内容的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1、学唱《跳柴歌》2、学跳黎族的"竹竿舞"教材分析:《跳柴歌》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青青竹海》中歌唱教学里的一首海南黎族民歌,歌词朗朗上口,歌曲节奏规整,旋律中出现了五度、四度的大跳音程,歌曲是民族  相似文献   

18.
《阿黑西尼摩》是流传在云南省元阳县的一部彝族创世史诗,它以天地起源、人类起源以及各种风俗起源为主要内容,为彝族历史文化溯源提供了重要史料,是彝族文化传承的有力载体。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自编的《琼南地区黎族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对新课程背景下琼南民族地区的1042名黎族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琼南民族地区黎族中学生学习动机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且在性别、年级、学校类型等方面存在自身的特点和差异。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的周人祭歌是研究我国文化渊源和流变最有价值的原始资料之一。从对后稷的溯源中可看到祭歌的文化底蕴;从祖灵信仰的社会功能及其在当时社会中的作用可看到祖先崇拜兴盛的文化基础。二者紧密相连,在相互纠缠和消长中显示出文化在诗歌中行走的历史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