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学们学习角这部分知识时,在测量角的大小时要用到单位“度”,那么是不是就只有在测量角的大小时,用到单位“度”呢?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是否在其它地方也见到过单位“度”呢?要知道,度的含义可多了,不信看看它的全家福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2.
在“角的分类”一课教学中,当我引领学生们发现“锐角都是大于0度而小于90度”时,生。不由自主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最大的锐角是89度。”  相似文献   

3.
分光计读数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光计测量棱镜角的实验中, 测量时当某个游标经过0度刻度线后, 测量数据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而作出正确的修正.用自准直法测棱镜角, 放置三棱镜时锁紧载物台, 使之连动游标一起转动, 调节游标盘, 使两游标的中心连线与望远镜光轴正交;放置三棱镜后使三棱镜的顶角对准望远镜并使棱镜角的中垂线与望远镜光轴平行.这样两个游标在测量过程中都不会越过0刻度线, 不需要对读数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4.
我是教四年级数学的,几年来,我在教学《角》一节时,对角进行静态描述和教具演示后,在强调“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时,年年有学生提出:“老师,零度的角也叫锐角吗?”我知道零度的角不是锐角,但又不能说不是锐角,如果说零度的角不是锐角,学生一定会接着问“零度的角不是锐角是什么角?”我又回答不出。只好搪塞学生说:“因为零度的角同样小于  相似文献   

5.
一、设疑导入,激发思考  1.教师用投影出示下图的两个角,请学生观察这两个角哪一个大?是怎样比较的?  学生讲述比较的方法。可能有这些说法:由观察就可以说左边的角比右边的角大,用叠合的方法比较或用量角器量就可知道谁大谁小。教师演示叠合法。  2.教师在学生指出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的基础上,特意提出用度量的方法,请学生说说度量用什么单位说明角的大小。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说用“度”表示。这时,教师可要学生举一些用“度”表示角大小的例子,如直角是90度,三角板上有30度、60度、45度的角。由此,引入课题——角…  相似文献   

6.
度量是数学的本质,其关键是度量单位的建立,具体操作路径是度量单位的累加。“度”是角的单位,教学时要基于学生已有认知,引领学生经历单位多样化、统一化和合适化的全过程。通过摆、找、画、量、猜和赏等活动,促使学生对度量单位的认知由模糊变清晰、从特殊到一般,进而有序发展其量感和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要测量角的大小?学生感觉到量角的必要性了吗?角的大小如何描述?作为一种测量技能的教学,是否一定要按量角的步骤一步步地教?为什么要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量角的本质是什么?除掌握量角的基本技能外,我们还能让学生获得什么?每每在讲“角的度量”时,我总是这样追问自己。  相似文献   

8.
角度和线段一样也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和四则运算.由于角度单位间的进率为60,因此在进行有关运算时常有出错.现举例解析如下,供同学们参考:一、单位换算1°=60′,1′=60〃1.“度”化为“分”、“秒”:“度”化为“分”、“分”化为“秒”时都需要乘以60.例114.28°=度分秒解析:∵0.28°=0.28×60′=16.8′;0.8′=0.8×60〃=48〃,∴14.28°=14°16′48〃.2.“分”、“秒”化为“度”:“秒”化为“分”、“分”化为“度”时都需要除以60.例272°51′36〃=°.解析:36〃=0.6′,51.6′=0.86°,∴72°51′36〃=72.86°.二、角度的四则运算1.角度的…  相似文献   

9.
沪科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在第9页“正确使用刻度尺”一部分,介绍记录测量数据时有这样一句话:“记录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应注明测量单位。”教材为了便于学生读数,回避较麻烦的估读和有效数字,在安排测量范例时,图中被测物体的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另一端正好与刻度尺上的毫米刻度线对齐,按照仪器读数的一般规则“直线测量都应该估计读出仪器最小分度以下的一位数字”的要求,物体的长度应记作3.50cm,其中3.5cm是准确数,而“读数的最后一位应该是读数的偶然误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我们平常测量长度的大单位是公里,这在地面上测量已经够用,但在天空中测量星球之间的距离时就嫌太小了。于是,天文学家就改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最普遍的是“天文单位”和“光年”。天文单位:当测量太阳系里的距离时,把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当做一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角的度量”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度量角的度数时往往误差较大。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量角的误差呢?在调查中我看到,由于图形中角的两边往往画得较短,当学生把角的顶点和始边分别与量角器的中心和零刻度线重合后,由于  相似文献   

12.
一、在比较角的大小的基础上,产生"度"的概念师:同学们,哪一个角最大?为什么?(如图1)生:角3最大,因为角3的两条边叉开得大,所以它最大。师:现在哪个角最大?为什么?(如图2)生:周角最大,因为周角的两条边叉开得非常大,角的两条边已经重合在一起,所以周角最大。师:周角具体有多大呢?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计算面积要用面积单位,用什么单位来描述角的大小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角的度量"。师:周角有多大呢?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中 ,讲究激趣策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 ,试谈几例激趣策略 ,以期能抛砖引玉。一、巧设问 ,以讨论激趣教师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提问 ,不仅能启发学生思考 ,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灵感”。例如 ,在学习“角的性质”时 ,教师说 :“我在纸上画了一个 6 0°的角 ,在黑板上画了一个 6 0°的角 ,又在操场上画了一个 6 0°的角 ,哪个角大 ?”、“我把一个 30°的角放在 10倍放大镜下一看 ,你们猜 ,现在看见的角是多少度 ?”有的学生认为 :“操场上的角大” ,“放大镜下的角会变”……同…  相似文献   

14.
<正>案例一: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师: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请猜一猜,你手中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多少度?生1:180度。生2:360度。生3:180度。师:所有的猜想都要有事实依据。那么,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多少度呢?生4:量,拼。生5:可以量出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再相加。师:在量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时候,需要量几个角的度数?生6:两个角,因为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的度数我们已经知道是90度,不需要再量。师:大家已经知道了研究的技巧和方法,在操作时请注意以下三点:1.将每次测量的结果写在相应的角上;2.读数要准确;3.测量要仔细。(生独立测量)  相似文献   

15.
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三角函数中借助于单位圆,我们可以形象而直观地认识任意角、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同角三角关系、诱导公式等,因此,单位圆贯穿于三角函数全章.以形助数,借助其直观性,有助于培养我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就其在三角问题中的几点应用,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每到节日,不少机关、单位照例都要扯出横幅,或挂出灯笼,上书四个大字“欢度××”或是“欢渡××”,红底白字,赫然醒目。每见此景,心中的疑问便油然而生:“欢度”还是“欢渡”? “度”字,从造字角度看,是个形声字,从庶从手。古代多用手臂测量长度,所以“度”原本是记录“尺度”的。后来,只是由于读音相同,跟“尺度”意义毫不相干的“渡水”,也用“度”这个字符来表示。在语言交际中要使用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角的分类”这一内容前,学生对角的特性、角的测量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以下笔者将结合“角的分类”这一课的教学案例,分析空间观念在学生学习几何知识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肖莹 《山东教育》2010,(5):46-47
一、复习旧知 提问激趣 师:上学期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单元时,已经对各种四边形4个角的度数和进行了反复测量与计算,(出示图片)还记得下面每个四边形中4个角的度数和各是多少吗?  相似文献   

19.
恍然大悟     
黄少明 《师道》2009,(7):67-67
在《线与角》复习题中有这么一道题:“在一个10倍的放大镜下量一个10度的角,量到的角度是( )度。”通过作业反馈,我发觉.大部分学生会受到“放大镜”“10倍”这两个信息的干扰,填了100,甚至错填为1。  相似文献   

20.
一、单位换算 1.“分、秒”化为“度”由于“度”、“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因此,“秒”化为“分”、“分”化为“度”都应除以60.且在化的过程中,应从小单位化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